第一百三十一章 鹬蚌相争(下)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奕顿了顿,接着说道:“撒丁虽然今年来风头正健,但是忙于国内的统一战争,没有称霸欧洲、恢复罗马帝国荣光的意愿。此外,撒丁毕竟还只是个小国,国力与英、法、普、俄相比也还有很大的差距,很难指望得上。至于美国,一方面并不是欧陆国家,与俄国素无争端。此外,美国一直恪守‘孤立主义’政策,向来不介入欧陆的争端内战。另一方面,美国内战刚刚结束,虽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毕竟国力空虚,短期内也难以成为俄国的现实威胁。这么看来,世界强国竟然悉数不能为我所用,这个方案的可操作性就值得推敲了。”
听奕发表完这番宏论,张继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的微笑,他浅浅地啜了一口茶,鼓掌道:“精辟……精辟,王爷您对这几个世界强国的现实国力和外交政策的分析绝对称得上是精辟,特别是对它们现实国情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的分析尤为到位。但是,您却忘了一件事情,我并没有预设要拉拢一个世界强国作为俄国的对手这个条件啊。”
听张继这么说,奕脸上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定定地凝视着张继,说道:“你的意思是……”
张继点点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我们扶植一个弱国,诱导它产生与俄国抗衡的意愿,帮助它获得与俄国抗衡的实力,最终使它成为俄国的现实威胁,使俄国无暇南顾。”
奕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
半晌,奕才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国家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俄国的邻国,最好边境线还比较长,否则所能起到的牵制作用就极其有限了。第二,两国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争端,至少也要有产生争端的潜在因素,比如存在争议的领土、对资源的争夺或者民族和宗教的矛盾,争端的历史和产生争端的潜在因素是产生仇恨的根源之一,而没有仇恨,就没有敌对。第三,它目前必须足够弱小,最好还和我们相邻。这样才能保证它基本上是在我们的扶植下强大起来,也才能保证我们对它的控制,以免除后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扶植的是盟友,而不是潜在的敌人。”
听到这里,曾国藩笑道:“恭亲王爷,您这条件开的也着实苛刻了,符合这些条件的国家真是少之又少。第一条和第二条还好说,波兰、保加利亚等国近年来都饱受俄国蹂躏,又都与俄国相邻,算是符合条件的。但是想要满足第三条可就真是太难了,与我们和俄国都相邻的弱国也就只剩下朝鲜和日本了。总不能指望扶植它们来牵制俄国吧”,说着,曾国藩向张继投去询问的目光。
与此同时,奕也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张继。
张继笑道:“中堂大人,您说得对,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弱国就只有朝鲜和日本而已,而我的计划就是扶植日本来牵制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