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天罗地网(上)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平野信智看到那名亲兵还在死死地抓着那把佩刀,双手都不住地流出鲜血来,那些部将们也个个眼含热泪,凝视着自己,心中一阵不忍,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
平野信智缓缓站起身来,对着龟缩在北侧高地一隅的幕府军士兵们说道:“将士们,几天来,我们连逢巨变,迭遭惨败,大家嘴上不说,我也知道,这一切责任在我。大家有怨气,尽可在我身上发泄。但是,此时,德川庆康将军的三万大军已经赶到天罗高地,而敌军的主力也已经撤出东西两侧高地,前去设伏。德川庆康将军的三万大军是围剿西南四藩‘倒幕’乱党的中流砥柱,他们一旦有何不测,西南四藩‘倒幕’乱党就会趁势坐大,假以时日,一定会登陆本州岛,甚至攻陷江户城。那里是我们的故乡,有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绝不能置他们于那样危险的境地。因此,我恳求大家,无论如何拼死力战,以求突出重围,至少将消息传递出去。这样一来,我们即便全体阵亡于此,也对得起德川庆喜大将军的知遇之恩,对得起自己的家人、朋友了。拜托大家了”,说着,平野信智向幕府军士兵们深深鞠了一躬。
……
平心而论,平野信智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幕府军士兵们也深受感染,对自己的苟且偷生深感愧疚。但是,这毕竟是战争,而战争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此时的这一万余名幕府军士兵们,饥渴难耐,筋疲力尽,士气低落,畏战不前,早已失去了突出重围的能力。
与此相反,东西两侧高地上的那四五千名倒幕义军士兵因为近日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士气正盛,又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战斗力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加上占据着绝对有利的地形,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他们,取得这场不对等战争的胜利,仅仅只是时间问题了。
……
平野信智接过那名亲兵递过来的佩刀,高高举起,大声喊道:“进攻……进攻”
……
与此同时,备中藩,天罗高地。
经过一个时辰的艰难跋涉,德川庆康终于率领着麾下的三万大军穿过北部盆地东侧,来到了距离北侧高地十余里的地方。
刚刚走过的这段路程并不算远,但是地势崎岖,道路狭窄,难以展开队形,倘若敌军在此设伏,自己的损失一定不会小。因此,这一路走来,德川庆康对此也颇为担忧。好在自己选对了路,一路上有惊无险,也算是万幸了。
北侧高地就在前方,大约再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赶到,只要能解了北侧高地之围,与平野信智合兵一处,自己就能从容不迫地围剿这支倒幕义军了。
想到这里,德川庆康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心上悬着的一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这么想着,不由得催动坐骑,加快了行进了速度。
突然,德川庆康发现,原本快速行进的队伍居然停了下来,士兵们议论纷纷,显然是前方出了什么事情。
德川庆康大感诧异,拍马上前,准备找担任前锋的羽田多让问个究竟。
正在此时,羽田多让纵马赶了过来,对德川庆康说道:“将军,前方的道路分叉,如何选择,请您定夺。”
德川庆康点点头,跟着羽田多让向前赶去。……
走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不小的空地,羽田多让率领的那一万担任前锋的幕府军士兵们正坐在那片空地上休息。空地的前方,整块的山体被割裂开来,两条小路在山体之间若隐若现。…,
德川庆康抬头四下观察起来,原来,这片空地也算得上是一块盆地,四面都是类似于高原的高地,但是那些高地也并不完整,被纵横的沟壑分割得支离破碎,大约是多年的风化和冲刷造成的。这片空地就像是一个十字路口,原本崎岖狭窄的小路在这里结束,新的岔路又在这里延伸开来。
此时的德川庆康分外谨慎,唯恐一个不慎,进入敌军的埋伏圈,重蹈平野信智的覆辙。前方的这两条小路在山体之间若隐若现,不知通往何处,而地图上的记载也并不详尽。因此,一时之间,德川庆康竟难以做出决断究竟要选择走哪条小路,只得低声说道:“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北侧高地不过十余里,再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赶到,因此不必急于赶路,一定要先将情况摸清楚再说,免得中了敌军的诡计,那样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说着,继续研究起地图来。
羽田多让看德川庆康双眉紧锁,也不敢多问,于是转头对身边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派十名斥候分别前往那两条小路探个究竟,一定要弄清楚敌军是否设伏。”
那名亲兵低声道:“遵命”,说着,拍马向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