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深蓝大海(中)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也正因为如此,伏尔铿造船厂远非英国和法国的那些依靠自身资本原始积累缓慢发展起来的造船企业可比。它的起点很高,其设备都是整套进口自英国德雷克造船厂,再加上普鲁士自身的技术积累,不过十几年时间,伏尔铿造船厂已经隐隐然成为堪与英国德雷克造船厂相比肩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维修企业。只是,由于普鲁士近年来的战略重点仍然放在陆地上,意图通过普奥战争、普丹战争和未来的普法战争甚至欧陆战争获得欧陆霸权,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普鲁士尽可能避免与英国的直接冲突,因此,普鲁士海军崭露头角的机会少之又少,而普鲁士海军的主要供应商伏尔铿造船厂的名气也就远没有英国德雷克造船厂大了。
近年来,伏尔铿造船厂的产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由于预算不足的原因,普鲁士海军的消化能力却有限。为了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普鲁士和伏尔铿造船厂一直以来都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推广伏尔铿造船厂的产品,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国际订单,但是收效甚微。
考虑到中国曾经购买了“腓特烈二世号”的生产权,并在此基础上仿制了购买了“无畏号”战列舰、“精诚号”战列舰、“忠勇号”战列舰和“御敌号”战列舰,伏尔铿造船厂对联合使团的此次参观极为重视,已经79岁高龄的创始人斐迪南・利奥波德亲自参与接待,斐迪南・利奥波德的儿子、伏尔铿造船厂现任董事长埃尔温・利奥波德则全程陪同。
……
张继所在的塔台位于伏尔铿造船厂的中心位置,站立其上可以俯视整个厂区。
伏尔铿造船厂的规模超乎张继的想象,厂区占地面积近两万亩,拥有工人近五万,有大大小小的船坞共计二十一座,配套的各类车间更是不计其数。
埃尔温・利奥波德指着正前方的一座船坞说道:“张先生,‘威廉一世号’战列舰就是在那座一号船坞建造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坞,长300米,宽50米,深25米,还配备了载重为30吨和15吨的高架吊车各一台。且不说‘威廉一世号’战列舰这种‘前无古人’的巨型战列舰,单单是建造这座船坞都令我们大费脑筋。不仅由于工程量过于巨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空间跨度过大,载重要求又极高。传统的建造工艺完全无法胜任,我们只得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最后通过薄壳建筑原理和滚轴施工才得以建造成功。此外,由于‘威廉一世号’战列舰是‘前无古人’的巨型战列舰,以往的战列舰零部件无法通用,我们又为之配备了专门的生产线,就在位于我们左前方的车间里。”
张继点点头,说道:“埃尔温・利奥波德先生,这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贵厂能够在无现成技术借鉴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建造成功,足见贵厂技术力量的强大。”
埃尔温・利奥波德笑着说道:“张先生,并非我们自夸,普鲁士人严谨细致,都是天生的工程师。过去,由于政治上的分裂,我们没有和平的外部环境,也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技术积累进展缓慢,聪明才智难以发挥。现在,我们实现了国家的有限统一,统一的国内市场初步形成。经过普奥战争和普丹战争,我们不仅获得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还获得了繁荣富庶的西里西亚。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我相信,不出十年,普鲁士一定能够成为与英国比肩的世界强国。”
张继点点头,说道:“埃尔温・利奥波德先生,现在的普鲁士拥有肥沃而适宜耕种的土地,拥有丰富而易于开发的矿产,拥有勤劳而智慧的民众,拥有高效而开明的政府,拥有英勇而善战的军队,我也相信,不出十年,普鲁士一定能够成为与英国比肩的世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