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和战之辩(下)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张继顿了顿,接着说道:“威廉一世陛下,您想想看,如果一个国家随意撕毁自己签署的国际条约,随意背弃自己的盟友,它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的么?它还是一个值得作为盟友的国家的么?威廉一世陛下,如您所知,在三年前的中英战争中,法国拒绝了英国开出的诱人条件,严守中立,给予了中国宝贵的支持。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三年后的今天,中国又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地支持法国呢?虽然考虑到空间距离和国力差距,这种支持可能仅仅是道义上的。但是,这种道义上的支持是真挚的,是完全出于一片赤诚的。威廉一世陛下,中国视普鲁士为朋友,重视发展中普双边关系、深化中普双边合作,更加无意与普鲁士为敌。但是,中国不能不回报法国当年的支持,中国不能不履行自己承诺的盟友义务,希望您能够理解。”
威廉一世微微一愣,终于也还是释然地笑道:“张大人,贵国和您对于‘信义’价值理念的坚守令我深感敬佩,我尊重贵国和您的选择。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无论未来的普法战争甚至欧陆战争是否会爆发,中普双边关系都不会受影响,中普双边合作更不会被削弱。”
张继点点头,郑重地说道:“威廉一世陛下,对您的理解,我深表敬意。我也向您郑重承诺,无论未来的普法战争甚至欧陆战争是否会爆发,中国都不会采取任何直接针对普鲁士的敌对行动。”
……
当威廉一世、奥托・俾斯麦、赫尔穆特・毛奇、莱因哈特・施道芬堡、奥古斯特・瓦列和张继终于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静思室”,已经是天光微亮之时了。一直守候在“静思室”外的秦谋和容闳快步迎了上来,将一件披风披在了张继的肩膀上。他们原本以为,像这种礼节性的会晤最多一、两个小时就能结束,却没想到,它居然进行了整整一夜。
细心的秦谋注意到,威廉一世的脸色有些苍白,从侍从手中接过一把白色的小药丸就和着水吞了下去,随即在侍从的搀扶下向卧室走去。而奥托・俾斯麦和奥古斯特・瓦列连稍事休息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必须马上赶回柏林处理公务。奥托・俾斯麦的脚步有些踉跄,远远地望过去,背影显得有些苍老。
张继的脸色也不大好看,由于熬夜疲倦的缘故,显得有些发暗,眼眶也微微肿起,不过,眉宇间倒满是飞扬的神采。
张继边向客房走去,边对秦谋和容闳说道:“凤鸣兄,达萌兄,没想到你们在这里守候了一夜,真是辛苦你们了”,说着,四下张望了一番,似乎是在观察是否有人跟监,在确定四下无人之后,张继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凤鸣兄,达萌兄,我这里有一件要紧的差事交给你们去办。今天上午是自由活动时间,联合使团的同仁们大多会去柏林市区观光,你们正好动身。下午我们就要返回汉堡了,你们也不必再赶回来,差事办完之后,你们直接经由陆路赶往阿姆斯特丹,在那里乘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回国。联合使团这面,我会安排妥当的,就说你们水土不服,感染了风寒,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就留你们在柏林治病,病愈之后自行回国。”
听到张继如此周密的安排,秦谋和容闳意识到,这件差事一定非同小可,于是正色道:“张大人,有什么差事,您尽快吩咐,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张继点点头,说道:“我要你们先前往斯图加特,寻找一位叫做卡尔・本茨的年轻人。再前往慕尼黑,寻找一位叫做维尔纳・西门子的中年人。向他们表示你们愿意成为他们的赞助人并邀请他们前往中国继续他们的研究。必要的时候,可以亮明身份。如果他们不愿意,也可以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切记,这两个人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能否实现‘殖产兴业’和‘整军经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新政’大业的成败,因此,一路上都要寸步不离。回国之后,也不要让他们见任何人,要立刻送到恭亲王爷府上,请恭亲王爷和中堂大人将他们保护起来。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慢慢安排他们到‘同文馆’去进行他们的研究。不过有一条,就是要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不能让他们落到任何人的手中。实在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杀掉他们,还要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一并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