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止戈为武(上)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的日子并不好过,自从一个多月前,率领不到一万残军逃回滩头阵地以来,虽然陆续收拢了一些残兵,收集了一些辎重,但是战场形势却一天天地恶化了。
他千方百计地打探消息,得到的却都是一些没有价值的消息和坏消息。比如说,他了解到清军已经下达了“总攻令”,号召全体官兵抱定“玉石俱焚”的牺牲精神,随时准备发起总攻。又比如说,他费尽心思弄到一份英国出版的《泰晤士报》,却发现里面充斥着英军战败的消息和对他个人的谴责,报纸的头版头条还特别用加粗的黑色字体清晰地标注了他的名字,称他是“导致13万英国子弟兵魂留他乡的罪魁祸首”。
此外,滩头阵地内瘟疫流行,缺医少药,许多受伤的士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要是再这么下去,就连食物和淡水都会成为问题。
更要命的是,清军在他的滩头阵地外围构筑了炮兵阵地,每天定时炮击他的滩头阵地,每次都会给英军造成一定的伤亡。这次,清军炮兵装备的克虏伯大炮,它的射程超过威廉大炮,英军拿它毫无办法,只能每日接受定时的“炮火洗礼”。
总而言之,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认定自己的队伍距离崩溃已经不远了。
站在滩头阵地的瞭望台上,望着远处还在冒烟的克虏伯大炮的炮口,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想,普鲁士的军事工业果然了得,中国倒还罢了,这普鲁士将来一定会成为英国的劲敌。
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像曾祖父查尔斯·康瓦里斯伯爵。后者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曾经被乔治·华盛顿将军率领的大陆军包围在约克镇,不得不率七千名士兵投降。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心底蓦地生出一股凄凉。他也已经给女王和国会写了信,阐明了无法继续作战的理由,恳请女王和议会批准自己率部投降的申请,只是由于通信中断,不知结果如何。
看着远处缓缓下坠的夕阳,温斯顿·康瓦里斯勋爵触景生情,想到,大英帝国素来号称“日不落帝国”,希望这不要是大英帝国的“落日”
……
再说曾国藩这头,他受命全权处理对英事宜,朝会的第二天就率领五万护**开赴塘沽。
望着昔日固若金汤、今天却在自己的炮火下摇摇欲坠的滩头阵地,曾国藩同样感慨万千。拥有这样的火力,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放在十年前,不,五年前,不,甚至是两年前,他都不会相信,大清能够在与英国的战争中成为赢家。他知道,在这场战争中,张继居功至伟,“新政”居功至伟。
秦谋老远就望见了站在瞭望台上的曾国藩,他跳下马,跑步来到曾国藩面前。
一个月前,秦谋率领手下的“红巾军”赶到了塘沽,凭借张继的推荐信,他获得了曾国藩的信任和礼遇。曾国藩任命他为新任“囚牛营”管带,负责重建在“老爷庙之战”中全军覆没的“囚牛营”。一个月来,经过几次交谈和战斗,秦谋质朴、稳重的性格和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获得了曾国藩的认可,让他负责指挥对英军滩头阵地的炮击。
秦谋上前两步,拱手道:“中堂大人,今天的炮击已经结束了,您看您还有什么指示?”
曾国藩回头看到来人是秦谋,微笑道:“没什么了,凤鸣,你也辛苦一天了,回营房好好休息吧。”
秦谋拱手道:“嗻”,人却并不离开。
曾国藩回过头,好奇地看了秦谋一眼,笑道:“凤鸣,你是有什么话想说吧?不必这么拘束,尽管开口就好了。你是松涛推荐的人,我把你当心腹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