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荒原对决(上)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 澹宁居士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抬起头,艰难地对手下将领们说道:“先生们,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两个月前,一支中**队选择乌拉尔山脉一线作为突破口,兵临我们的腹心之地东欧平原、伏尔加河平原、顿河平原一带。就在不久前,他们歼灭了大卫・杜夫元帅、瓦伦丁・迪米特里元帅和察罕・帖木儿元帅率领的四十五万大军。这四十五万大军已经是我们所能抽调出来的、最后的机动兵力,是我们在这场豪赌中最后的筹码和希望。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组织起像样的反攻。整个俄国腹心之地已经完全敞开胸膛,暴露在中**队的刀剑之下了。我刚刚收到尤里・弗洛斯基枢密使下达的枢密院令,要求我们即刻赶回俄国,剿灭这支中**队。先生们,我们是俄国的军人,我们与国家之前有着神圣的契约关系,我们彼此都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在这之前,国家一直承担着养活我们的义务,现在轮到我们尽义务的时候了。传令下去,今天午夜我们就动身,返回俄国。”
……
马斯顿荒原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伏尔加河平原以东,是一块由山地向平原过度的台地。伏尔加河的支流扬思卡河流经这里,冲积出一条狭长的谷地,使得地势整体上东高西低,而中间最低,呈不规则的漏斗状。
马斯顿荒原地区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扬斯卡河河谷遍布着松树和桦树,两面的台地上稀稀疏疏地长着野草和灌木,看上去一片荒芜。
彼得大帝年间,扬斯卡河河谷发现了金矿,各地的淘金者蜂拥而至,几百年来,淘金者们和随之而来的商人们居住在这里,逐渐在河谷东、西两面的台地上分别形成了伊凡和卓雅两个镇子。
……
半个月后,马斯顿荒原。
张继站在伊凡镇教堂的塔楼上,这里是马斯顿荒原东面台地的制高点。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张继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根据他截获的消息,俄国枢密院枢密使尤里・弗洛斯基已经下令召回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来围剿自己。不出意外的话,五天后,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就将取道乌拉尔山口返回俄国,而马斯顿荒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十天前,张继率领托斯卡纳会战后剩余的八万“卫**”来到了马斯顿荒原。他知道这里是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返回俄国的必经之路,他计划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战,即便不能损伤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和他麾下的十万重装骑兵的元气,至少也可以挫一挫他们的锋芒。
但是,近几天仔细观察周边地形后,张继发现,想在这里设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斯顿荒原的地势整体上东高西低,而中间最低。如果在西面台地设伏,只要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元帅在东面台地进行观察就可以轻易地识破。如果在东面台地设伏,自己又面临着背水一战的困境,一旦“卫**”士兵抵挡不住那十万重装骑兵的猛烈攻势,出现溃逃的话,一定会涌入扬斯卡河,即便不被那十万重装骑兵杀死,也得被河水淹死。而如果选择在扬斯卡河河谷的松树林和桦树林中设伏,又很难抵抗依靠巨大势能冲下山坡的那十万重装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