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怀孕两三事 (11) - 我经历的青春你没有 - 余小养
无论是哪个时代,在家庭之外的社会上,人都有一个身份象征。似乎在外界的地位和人们的眼中,都由这个身份象征来决定跟衡量。身份有差别,在社会的待遇和地位就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身份象征所带来的链接效应。
譬如,富人吃的是山珍海味,穿戴金银光鲜亮丽,搂着胭脂红唇美女穿梭于各大娱乐城,这是家财万贯,多金;当官儿的可以摸着白腿打着白条,唱着红歌收着红包,这是鸡毛令箭,有权;而穷人,每天都在为白米饭披星戴月地劳作,娶的老婆很可能是身体上有部位缺陷或者是人贩子从很远的偏僻山里买来的,帮着富人盖房子做工厂流水线,陪着官儿们演“新闻”,这就是家徒四壁,无钱无权。这些个生活状态,全由一个身份象征决策着。书上说的尊重和享受,在现社会中,也只有前两者才能完全占有。为了这个状态,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很努力地往前爬着,只有少数人可以不动趴着。而滑稽的,有很大的几率最后的结果是,趴着的成了万年王八蛋,而爬着的都成了穷光蛋。
显然,胡建国是不能再跟老师们再在一个办公室里头工作了。这是身份有差别,胡建国在这所学校里,身份不再平民化,是一个小官儿了。所以,再跟“平民”们整天混在一起,有**份,掉价。在宣布任职的第二天,学校就通知胡建国搬去办公楼办公。
“胡老师,哦,应该叫胡主任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可要照顾下小弟啊。”
“是啊是啊,胡主任,你可是从我们这个办公室出去的,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的,一家人也就不说两家话的了。”
“你们说什么啊,胡主任是个重情义的人,这些还用得着说吗?你说是不?胡主任。”
“胡主任,我们会想你的。”
就像是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即将踏上开离家的火车那一刻,同胡建国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们如父母般殷勤道别,一副依依不舍感动催人泪下的别离场景。当然,这只是像。我像百万富翁,我像市长,你爸爸像我。所以,像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就是不是的意思。
这群人平时横眉冷对,一副自己就是决策者的姿态。这个时候像太监对待皇帝的时候哈腰躬背的,让胡建国感到世态炎凉,官僚主义一直存在,从未真正消灭掉。当然,胡建国没有打算把这些告诉党,因为党是伟大而神圣的,党是不会允许这种不正确的阶级产业生存的,他相信党,在自己面对党旗宣誓的时候,他就坚信不移。所以,胡建国对此没有半点感动。他只是想给这群人一些吐槽的时间,吐到嘴里胃里都干净的时候,胡建国就跟他们再没有过多的关系。
“胡主任,我的兄弟啊,你可不能忘了我啊。”张长走过来一把拉住胡建国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胡建国急忙用双手顶着张长的肚子,尽量让张长的身体不过份紧紧地贴着自己。可顾着了下面却没顾着上面,胡建国早上出宿舍前刮得光滑的脸感觉到了张长下巴的胡子刮着自己的脸。张长一讲话地气息就呼到了胡建国的耳根子,让胡建国全身一阵阵得发麻。
恶心,只有恶心。胡建国用力推开张长,张长一脸痛苦,眼睛里似乎还有泪水在打转圈。胡建国有些吓到了,你不去考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实属浪费人才。这是胡建国的心里话,可他还是走过去拍了拍张长的肩膀。
“好了好了,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办公,大家还是在一个学校里。你们平日里对我的好,我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都去工作吧,那个,我就先搬东西了。”胡建国觉得自己再只一个劲地傻笑,这场送别大戏可非得无限期上演了,连忙客套出着结束语。
众人听完就都笑着散开,备案的备案,聊天的聊天,如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明显已经有了上下级的隔阂,这种不是一个世界的感觉已经在胡建国心里如刚扔的石头入水,波纹迅速一圈圈运动起来。
胡建国把东西搬完的时候,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已经响起,胡建国没有清理东西就匆匆忙忙地往教室里赶。胡建国任教多年来很清楚一个现象,就是每一节课的开始,倘若老师还未到教室,学生们就会闹哄哄地,聊完上课前还未说完的话题,看完上课前没看完的小说,然后老师到来,会先用个几分或十来分钟去训导或诱导学生们该上课了。胡建国最不愿意做这种事,因为每每这样都会让他觉得是自己无能,在学生们心中没有半点地位跟份量,这是一个做老师最失败的一件事情。即使他明白,这是学生们的天性。记得自己上学那会儿,也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