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二十六(四) - 明史 - 张廷玉
京师都城隍之神者,旧在顺天府西南,以五月十一日为神诞辰,故是日及节令皆遣官祀。
夫城隍之神,非人鬼也,安有诞辰?况南郊秋祀俱已合祭,则诞辰及节令之祀非宜,凡此俱当罢免。
议上,乃命修建斋醮,遣官祭告,并东岳、真武、城隍庙、灵济宫祭祀,俱仍旧。
二徐真君及其父母妻革去帝号,仍旧封,冠袍等物换回焚毁,余如所议行之。
按祀典,太祖时,应天祀陈乔、杨邦乂、姚兴、王鉷,成都祀李冰、文翁、张咏,均州祀黄霸,密县祀卓茂,松江祀陆逊、陆抗、陆凯,龙州祀李龙迁,建宁祀谢夷甫,彭泽祀狄仁杰,九江祀李黼,安庆祀余阙、韩建之、李宗可。
宣宗时,高邮祀耿遇德。英宗时,豫章祀韦丹、许逊,无锡祀张巡。宪宗时,崖山祀张世杰、陆秀夫。
孝宗时,新会祀宋慈元杨后,延平祀罗从彦、李侗,建宁祀刘子翚,乌撒祀潭渊,庐陵祀文天祥,婺源祀硃熹,都昌祀陈澔,饶州祀江万里,福州祀陈文龙,兴化祀陈瓚,湖广祀李芾,广西祀马慨。
武宗时,真定祀颜杲卿、真卿,韶州附祀张九龄子拯,沂州祀诸葛亮,萧山祀游酢、罗从彦。
皆历代名臣,事迹显著。守臣题请,礼官议覆,事载实录,年月可稽。
至若有明一代之臣抗美前史者,或以功勋,或以学行,或以直节,或以死事,胪于志乘,刻于碑版,匪一而足。
其大者,鄱阳湖忠臣祠祀丁普郎等三十五人,南昌忠臣祠祀赵德胜等十四人,太平忠臣庙祀花云、王鼎、许瑗,金华忠臣祠祀胡大海,皆太祖自定其典。
其后,通州祀常遇春,山海关祀徐达,苏州祀夏原吉、周忱,淮安祀陈瑄,海州卫祀卫青、徐安生,甘州祀毛忠,榆林祀余子俊,杭州祀于谦,萧山祀魏骥,汀州祀王得仁,广州祀杨信民、毛吉,云南祀沐英、沐晟,贵州祀顾成,庐陵祀刘球、李时勉,广信祀邓颙,宝庆祀贺兴隆,上杭祀伍骥、丁泉,庆远祀叶祯,云南祀王祎、吴云,青田祀刘基,平阳祀薛瑄,杭州祀邹济、徐善述,金华祀章懋,皆众著耳目,炳然可考。
其他郡县山川龙神忠烈之士,及祈祷有应而祀者,《会典》所载,尤详悉云。
○厉坛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
“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