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哑炮 - 江山易手 - 木昆仑
第四件。
腊月十四。
邵鸣谦带人将一半军粮运至钟蛰营中,钟蛰亲自接待谢过,与盖摩天和众将军一同设宴款待。
腊月十五。
邵鸣谦离开军营,与魏先生押送另外一半军粮发往京城,其时皇帝早已得报,钟蛰恐其有失,加派千人护送。
自腊月十五军中出事后,直至腊月二十邵鸣谦一行杳无音讯,腊月二十一,消息终于传回,派去接应邵鸣谦的一队‘金衣卫’全军覆没,而这些与钟蛰有推脱不掉的关系,皇帝疑其二心,气急败坏之下再次呕血,遂怒而下旨缉拿钟蛰。
腊月十九。
邵鸣谦、魏先生一行进入‘危州’境内,前方一座‘青石古镇’在望,‘危州’官府势力虽大,叛军也常常突袭抢掠,这一招最为擅长的是‘托塔天王’,此前他专门派手下截获官银数次,虽说现在五王联手围困钟蛰,并且被破去三方,但毕竟李顶天还有许多手下,这些人打进京城做不到,沿途抢掠粮草的实力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一次运送粮食不少可解‘北川’燃眉之急,皇帝更是重视,此前已派一队‘金衣卫’在‘青石镇’接应,以防叛军途中劫粮。
‘青石镇’,因其地多产青石而得名,镇中房舍多是就地取材以石头砌成,厚实稳重,风格迥异而别有味道,灾荒之前来‘青石镇’游玩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这亦引得不少商家来此开店卖货,‘青石小酒梅花园’更是‘青石镇’大户人家庄园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上‘青石镇’虽只是镇子却极为繁华,灾荒发生后,一切皆变了,‘青石镇’游人渐少,商家纷纷撤离,外地雇工亦随之而去,‘青石镇’这个以外地人为主的镇子一下子清净了许多,这两年尤其如是。
“邵盟主,我们是在这里等还是先进镇子?”行至‘青石镇’镇口前随行护送的参将刘达走过来问道,这次护送的军兵有一千来人,职位最高的便是这参将刘达,随行协助的是刘参将的两位副手,一个姓李,一个姓赵。
邵鸣谦道:“刘将军曾常年督催粮运自是行家,邵某一介外行百姓怎敢做主?”
刘达道:“邵盟主身受皇封皇上亲赐‘辅国将军’论品衔还在小将之上,况且小将以前负责押送都是走的漕运水道,这陆上的事小将就不太在行了,况且侯爷吩咐的明白小将是给邵盟主打下手的,岂敢专擅?”
邵鸣谦笑了笑道:“将军客气。依草民浅见谨慎无大错,不如派两人先进镇子里探一探若一切正常我等再进去不迟,要是正好遇到‘金衣卫’千户王大人也省得我们赶着车进镇来回跑这一趟。”
刘达点了点头随即呼唤过来两名手下道:“邵盟主的话你们都听到了么?”
“听到了。”两人齐声道。
“好,若一切正常,以信炮为号。”刘达道。
“是。”两人领命正要进镇,魏先生忽道:“将军且慢,若镇子里有埋伏敌人也可假冒我们的人发信炮。”
“先生的意思是?”刘达有些不快道。
魏先生道:“‘大隅天城’与敌交战前每次都有不同的暗号传讯,烟花,颜色,炮声,鸟鸣,风筝等都不相同,每次战前这些讯息所代表的意思都不相同,这样可以避免敌人渗透泄露消息。”
刘达道:“依你的意思我们还得现造烟花风筝?”
魏先生知道这将军有些不服,当即也不以为忤,一笑道:“那倒不用,两位官爷可各带几枚信炮进镇,一声危,四声安,其余炮响皆无意义,这样即使遇袭敌人夺走信炮也是无用,换句话说,敌人若是乱放信炮,只要声响不是四声他们计划都难以成功,其他声响数我们便知两位官爷落入敌手,到时候自可提前准备设法营救。”
刘达微一错愕,道:“好,依先生就是。”
两名军官当即带了信炮一阵小跑进了镇子,邵鸣谦令同行车马停下暂歇,‘扬刀盟’的兄弟取出水和干粮分给众人,押送军粮的人中有两位染了风寒,随行蔡郎中趁这个空档赶紧去给两人瞧了一瞧。
两名军官进镇半个时辰没有传出音讯。
‘青石镇’不算小,也不算太大,像军中精锐每个军兵负重几十斤一口气跑几十里路不在话下,像如今这年景,整个‘天芒朝’能达到这种精锐的军兵连同‘金衣卫’里的高手算上也只有几千人,这几千人基本都在‘北川’驻防,钟蛰虽然厉害,他的兵号称精锐实际上却只能算是合格原因很简单——粮饷和战争。
第二个原因战争太太太频繁,好理解,一年大小仗打几十场,天天打,招募来的兵没几天就死,训不训练差距不大,也没时间去好好练兵,多数是守城能干苦力扔石头打仗能打落水狗的水平,十万大军云云吓唬人的居多真正能打的不足万人,就像此前‘扬刀盟’八千八百多帮众,至少半数人练过三拳两脚,但能守分舵御敌的也就两千来人,而真正决定生死之战的则九成要依赖三百‘玄衣卫’,这三百人在交战中的作用远大于其他八千五百多人,这也是当初三帮联手攻山时的情况。
而第一个原因看起来不易理解,实际简单也更为重要,练兵需要装备,粮饷,时间,‘天芒朝’缺银子,自建朝以来一直不停打了二百多年,中间几次重大失误损失惨重有些传承到现在都未能补回来,于是后期军屯成为一大支柱,而今正常军饷都发不了,军屯也种不出东西来,参军的人不少,吃饱的不多,吃不饱怎样训练?
皇帝无比愿意将大炮,火器配备到每人一支,甚至将更具威力的火器配备下去,然而银子从哪来?
配一万套铠甲,火器,战马需要皇帝勒紧腰带过好几年,一战指挥失误一万套全部报销,有的成了敌人的东西,如此前功尽弃,于是军队十万‘弱兵’易募,一千精兵难求,好比‘扬刀盟’邵鸣谦也想练三千‘玄衣卫’,那时候莫说一个‘不死邪尊’,三个五个也不惧与他,可若是训练三千‘玄衣卫’则需要近十万帮众去做买卖赚钱,‘扬刀盟’的买卖也要扩大十倍不止,故而,三千精锐对于朝廷来说也是极为不易的事,当初武经国反叛,那抢入皇宫的五百‘金衣卫’是朝廷多年来的心血,甚至可以说拥有整个‘金衣卫’九成九的实力,当初若非被酆无常唬住,光是硬碰硬恐怕尚需再垫一个‘扬刀盟’进去才有成功的希望。
一个时辰,本该传出信炮的两人也没有任何消息,日头已然偏西,再过一个多时辰天色便该黑了,若是天黑下来则更为麻烦,魏先生心下有几分担忧,不露痕迹的踱步到邵鸣谦身边低声道:“邵盟主,兹事体大我看为了稳妥一些还是我去看看。”
邵鸣谦低声道:“劳烦先生了。”
“客气。”魏先生转身向刘达要了四枚信炮进了镇子,刘达本不情愿,他既然都派了人,这穷酸书生又跑去干什么?不相信自己的人么?
魏先生一进‘青石镇’便万分警惕起来,他身法飞快,眼光也是极准,一座座院落看去,哪座院子是空的哪座院子里有人有多少人立刻便能看出个大概。
“皇上命‘金衣卫’王千户带人在‘青石镇’接应,按理说他应当在镇口迎接,就算怕走漏消息被叛军发现也当派人乔装改扮在镇口打探,现在一个‘金衣卫’不曾露面,看来人或未至。‘青石镇’地形复杂易于埋伏,固然易守难攻也易被人围困,前两次劫夺官银的事就是发生在‘青石镇’这一代的路段,这也是皇帝派人来此接应的原因,倘若接应之人未来与其冒风险拖在‘青石镇’等候不如再赶三十多里路到前方雷家庄安顿,毕竟我们人手不足雷家庄住户较少地形简单,是否有埋伏更易察觉就算有人乔装也远比‘青石镇’易于监视分辨,何况陆运成本极高多拖几日人吃马嚼这点粮草也所剩无几了......”
魏先生心中想着足下加快,只要‘青石镇’中没有‘金衣卫’的人,他便会亲自去和邵鸣谦说明自己的想法,不会发炮邀邵鸣谦等进来,若有大队‘金衣卫’驻扎,那么在‘青石镇’过一夜第二天再行出发才相对稳妥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