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社会阶层 - 奇奇怪怪大冒险 - 沈小雷

社会阶层 - 奇奇怪怪大冒险 - 沈小雷

()

社会阶层

=============================分隔线=============================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社会阶层以及在城市、乡村或者小镇上传统的生活方式。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仍然是等级森严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走向结束的时候原有的阶层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了。

关于阶层这个概念,有时候很难理解。因为阶层的分类并不取决于所拥有的金钱,或者说收入只是决定阶层的部分因素,同时还有出生和家族的亲戚关系等。维多利亚时代大部分人能明白自己所处的阶层,也能接受。铁路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乘客们能根据自己的阶层购买不同等级的车票。就算一位工人阶级的男子在赛马上赢得了大笔钞票,他也不会购买一张高等级的车票,他不会期待着乘坐一等车回家。通过举手投足、谈吐说话、衣着打扮以及意识形态可以看出此人所处的阶层。不同阶层的人住在不同的片区,所闻所见的也是不同的社会风貌,不论是宗教、婚姻,还是名字、吃饭的钟点。而且,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认为,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准则,人们会遵从各自阶层的准则。人们认为,效仿高一等级或者低一等级的做法是一种错误。《歪唇男人》中,圣克莱尔扮成乞丐以此为生,他也自知这样的行为是不齿的,因此极力隐瞒这点,甚至不惜被送进监牢。

实际上,从严格的法律意义来说,英国只存在两种阶层:贵族(有封号和封地的人)和平民(除贵族以外的所有人)。不过,大部分维多利亚时代人认为社会上各sè人等可以分为三个阶层:即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贵族阶级。所谓工人阶级宽泛地指从事显xìng劳动的人,包括男xìng和女xìng。他们的工作是体力上的,往往是一些肮脏的工作。从他们的衣服和手就能看出来。他们领取rì薪或者周薪。中产阶级是指那些从事体面工作的男xìng,往往是一些脑力工作而非体力工作。他们领取周薪或者年薪。而jīng英阶级或者上层阶级的人们是不会为了赚钱而工作的。这一阶级包括了贵族和有土地的乡绅。他们的收入来自继承自祖上的领地和投资。

工人阶级

这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广泛的阶级,大约每四个人里有三个是工人阶级。大部分人从事农活、仆役、工厂手工活。此外,也有大批有技能或者没技能的人从事采矿、捕鱼、运输、建筑、缝纫和其他活计。绝大部分工人阶级人们所赚的薪水只够维持生计,一旦出现生病、失业或者其他意外他们就陷入贫穷的地步。而那些没有技能或者半生不熟的工人还需要家庭的其他成员出去工作而维持家庭开销。因为对体力的需求很高,这些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赚钱最多,那时候正是一个人最身强体壮的时期。之后,他们会结婚,丈夫和妻子会继续工作,一两年里他们有了一些余钱能买些东西。这时候他们就会要一个孩子,妻子便不能像以往那样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四个小时。或许她会在家做一些计件的活或者给租房客做家务,但是不论怎样小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让家里变得很穷。而且男xìng的收入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很小就开始工作。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就算不够年龄去工作,他们也会在家里帮忙。

有技能的工人只占到工人阶级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这些人就稍微幸运些,包括印刷工、泥瓦匠、木匠、裁缝、鞋匠。这些人往往是从学徒开始,在学徒期间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因此需要家庭供养。在十九时期晚期,不少女孩子会接受培训而成为老师或者护士,他们也是来自有技能的工人阶级家庭。这些有技能的工人算得上工人阶级里一类dú lì的人群。有时候一些工匠也能成为雇主或者自己开店,他们的身份就介于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

中产阶级

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837年大约百分之十五的人口属于中产阶级,到了1901年这个数据达到百分之二十五。金钱并不是决定中产阶级的要素,这其中既有成功的实业家、富有的银行家,比如《绿玉皇冠案》中的亚历山大?霍尔德就是一位中产阶级银行家,也有一些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职员,比如《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中的那位书记员霍尔?派克罗夫特也是一位中产阶级,他在考克森商行时每周薪金不过三英镑。

在中产阶级里,社会等级最高的是那些专业人员(有时候也称之为旧派中产阶级或者上层中产阶级)。这些人包括英国国教牧师、军官、较高层次的律师和医生、较高等级的zhèng fǔ官员、大学教授和名校的校长。到了十九世纪末一些建筑和工程方面的人员也位于此行列。这类中产阶级主要生活在市区。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寄宿学校和大学,到了十九世纪末他们也会让女儿去接受教育。

新兴的上层中产阶级是指生意很大的商人、制造业者和银行家,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这些人发家致富起来。其中最富有的一些人甚至将儿子送去名校培养,同时期望女儿嫁去地主家庭。

农场主也属于中产阶级。同时一些新兴的行业也需要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如会计师、地方zhèng fǔ雇员、记者、测量员、保险代理人、jǐng方侦探等等。

小店的店主和办事员一般被认为属于低层中产阶级。这些工种需要一些文化但是并非多高的教育。当时伦敦是世界的商业和金融中心,需要大批职员阶层,包括书记员、中层管理人员、书店店主、低等的zhèng fǔ雇员。女xìng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体面,包括店员、办公室职员、电话交换员、学校教师等。

贵族和有土地的乡绅

贵族和乡绅都是世袭的、有土地的阶层,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地产的租金。他们的领地甚至可能多达数千英里,这些土地分成不同的农田,签订长期租约。领主居住的地方称之为庄园或者府邸,往往是舒适的乡村大宅,有了一大群仆人。头衔(如果是贵族的话)和领地一般是由长子继承。随着十九世纪道德改良运动,人们也不希望上层阶级仍然过着那种纯粹追求享乐和放荡的生活。长子继承财产之后,会希望他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比如成为国会议员,在地方事务中扮演定的角sè,或者使用他的影响促进慈善事业,但是不必去做那种为了生计的工作。次子也许会通过继承获得一些收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预备去从事专业工作,特别是成为军官、牧师或者殖民地的官员。

1842年时,英格兰获得封号的家族有562个。这个贵族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贵族不可能从低等级晋升为高等级,他会一直享有他所继承的封号。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某人为社会所作的杰出贡献而颁发新的封号。而公爵、侯爵或者伯爵一般还会有其他的封号,这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他的家族通过姻亲、继承等原因获得的。比如《修道院学校》里霍尔得芮斯公爵就有伯维利男爵和卡斯顿伯爵的封号。而符合条件的贵族自动成为贵族院(议会上院)的成员。

骑士和从男爵从理论上说也是平民,他们没有贵族的特权,不过名字前面可以冠以“Sir(爵士)”。从男爵是世袭的。骑士封号只能获得,比如地位重要的公众人物、军人、艺术家可以由君主受封骑士,但是不能由其子继承。

在英格兰,贵族的儿女属于平民。如果想从事政治生涯,可以通过选举进入下议院。如果贵族的子女犯法,将在普通的刑事法庭受到审判,而贵族则由专门的贵族陪审团和转慢的法庭审判。只有上一代去世,长子才能成为贵族,继承封号,进入贵族院。

贵族一般在伦敦有住处,在乡村有一处甚至多出房产。当议会开会的时候(一般是在chūn天到初夏),一家人就会住到市区的宅子里,一帮人开舞会、宴请好友、招待宾朋。男xìng和年轻女xìng会在海德公园骑马,年长的女xìng会在午后乘上马车去拜访客人、上街购物。夏天和冬天他们便回到乡下,猎狐、聚会。儿子一般会进入名牌公学就读,女儿则在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从男爵处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特殊地带。在维多利亚时期大约有850名从男爵。虽然封号是继承的,但是从男爵不能在贵族院获得席位。如果他们对政治感兴趣,可以通过选举进入下议院。在1860年代中期,下议院议员大约三分之一要么是从男爵要么是贵族的子孙。《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里巴斯克维尔家族就拥有从男爵头衔。

有土地的乡绅其影响也不容小觑,在英国乡下地方,对本地产生主要影响力的就是这些乡绅。他们的地产一般包括一座庄园,一座有管家主持的农庄,几处承租人耕种的土地,一两个农场劳工所住的村子。《赖盖特之谜》中阿克顿和坎宁安家就是乡绅,而《希腊译员》里福尔摩斯也自称他的祖上是乡绅,可见其家庭是比较富裕的。

这些乡绅一般在市镇上没有宅邸。他们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自己的地产商度过,参与本地事务活动。他们一般被称为“乡绅”,这并非一个法律上的封号但是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词,指那些非常有影响力的本地地主。在维多利亚时代,大约有两千名乡绅,他们的地产在一千到三千英亩不等。有些人也是骑士或者从男爵,但是大部分没有封号。这些乡绅可以成为治安官,或者关心地方居民,或者促进本地慈善事业。他的妻子和女儿会拜访那些穷苦人,给新生儿一些衣物给大点的孩子一些吃的,也可能在主rì学校里教授一个班级。他们所过的rì子是许多维多利亚人所向往的生活,他们有着大部分时间运动、走访、打猎、玩乐,过着幸福的乡村生活。

上层社会的贵族和处于较低地位的乡绅之间有很大不同,不过两者之间社交上的接触或者通婚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两者家庭里次子为了生活都需要成为一名专业人士。而在名校公学里接受教育、学习这个阶层应有的行为准则,是上层中产阶级、乡绅和贵族家庭男孩子都有的经历。在十九世纪末,一流的商人和实业家也开始将自己的儿子送去伊顿公学、拉格比公学以及一些有名的寄宿学校,在那里接受地主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学习。阶层之间的差别变得可以通融。社会还是存在等级之分,人们各得其所,尊重比自己高等级的人。一些变化也出现了。银行家和商人购买了乡村的房产,也获得了地方上的乡绅的接纳。

乡村生活

简单的来说,乡下的生活是以乡绅和其家庭为中心的,乡绅住在一座大宅邸里,有马厩、花园,还有继承自祖上的广袤土地。附近会有一处村落,村上会有一座教堂,一块公用绿地,两三个小酒馆,几家商店(食品店、药店、面包店、肉店),一些手艺匠,比如铁匠、鞋匠、裁缝、磨坊主。村上有一半人口都是农庄的劳力,其他人也在乡绅的房子里工作,比如担任木匠、园丁。有一些女xìng拥有传统的技能,比如助产、看护、安排丧葬等。酒馆是男人们社交的所在,是传播新闻和流言的中心。女人不会在村上的酒馆里喝酒,不过也会出现敲开酒馆后门买上一些啤酒带回家的情况。

教堂并不属于乡绅,不过乡绅在委任牧师的问题上有一定权力。乡绅和牧师也许是当地仅有的接受过教育的居民,他们也会与附近的乡绅交往。附近的地方也许还有一些家境良好的居民,他们要么是退休人员,要么有着dú lì的经济收入,可以在附近租住一处大房子。

租地农场主也住着舒适的房子,生活也比较惬意。比如,在秋天乡绅和农场主都会去猎狐。在完全由男xìng参加的晚宴上,他们可以平起平坐,但是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指出,农场主和他们的妻子不会出席猎人舞会。乡绅会和他的租户维持良好的关系,会出钱修理房屋、开挖地里的排水沟。农场主和地主的关系也许会持续好几代,农场租约往往会签至三代。《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里,查尔斯?麦卡锡就是一名租地农场主。

村上的学校只有一个房间,男孩和女孩从不同的门进入。通常位于教堂的隔壁,由乡绅家庭和志愿的会社资助。农场工人和村上小商人家庭的孩子在这些学习阅读、写字、算术、宗教,女孩子还学习缝纫。农场主的孩子则进入寄宿学校,但是并不像乡绅的孩子那样送去花费昂贵的学校。

农场里实际工作主要由大量劳力承担。他们或是住在村子里仅有一间或者两间屋子的村舍中,或者住在农场周围的类似小屋里。这些房子都是乡绅所有,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人失去工作连住处也要随之丧失。一般来说,这些人也会分得一点土地,种些作物供自己食用,因为他们的薪水很低,不这样就无法生存。他们也可以拾些从树上掉落的树枝或者将树上的死枝用钩子钩下来,靠这些作为木材,但是他们没有权力砍伐树木。结婚的妇女可以通过编织衣物帽子赚取一点钱,也可能在农忙时去地里帮忙。

村上的女孩一般都会去做佣人。到了十二三岁的年纪,农场劳工的女儿就会去农场主家里帮佣,或者去本地的商人家里帮忙。有了一些经验并且存了一小笔钱之后,她就会去市镇找工作。那以后她只能在夏天回来一两个星期,带些东西给更小的孩子,也会将雇主扔掉的衣服作为礼物给母亲或者阿姨。

市镇生活

一个村子往往会处于某个市镇的辐shè圈之内。在没有铁路的时代里,所谓市镇就是每周举办市集的地方,非常小也相互靠得近,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可以乘坐火车出行去更远的地方买卖东西。市镇上的商店比村子里多,而且工匠铺的种类也更多,包括马具匠、玻璃工人、木匠、泥瓦匠、水管工人等。而且,也有一些更高级的人士为周围的乡绅提供服务,包括银行业者、医生、律师等。也许还会有一所旧式的语法学校,那些等级较低的专业人士、农场主和商人的子女可以进入学校学习。

如果是有大教堂的市镇,或者有法院和zhèng fǔ部门的郡治所在市镇,上层中产阶级以及专业人士的数量会更多。这里也会居住了退休的军人和商人,一些上层中产阶级的寡妇或者有些收入的单身女xìng。这里的社交活动很活跃。而且,工匠、小商人以及小雇主也有自己的社交圈。

都市生活

都市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著的现象。随着人口迁移,城市发展迅速。为了在工厂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甚至会有举家从村子迁移到城市的情况,乡下的女孩也到城市里从事家政服务。乡绅的次子也来找城市找寻机会。在十九世纪初期,那些借由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城市里工人生活状况十分悲惨,往往居住在简陋的连排房屋里。到了后半叶,城市生活大为改善,有了下水道、水管供水、煤气灯、建筑规范等。

都市生活的最典型代表就是伦敦的生活。《血字的研究》中华生曾经描述过1881年初期他在伦敦生活的情况:“我很自然地就被吸引进伦敦这个大污水坑里去,大英帝国所有的游民懒汉也都是汇集到这里来的。我在伦敦斯特兰德大街上的一家公寓里住了一些时候,过着既不舒适又非常无聊的生活,钱一到手就花光了,大大地超过了我所能负担的开支,因此我的经济情况变得非常恐慌起来。我不久就看了出来:我必须离开这个大都市移居到乡下去;要不就得彻底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选定了后一个办法,决心离开这家公寓,另找一个不太奢侈而又化费不大的住处。”总的来说,城市的生活既有其乐趣和魅力,又艰辛悲惨,当然这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言的。

虽说金钱的多少并不是决定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但是显然维多利亚时代的人需要有一定的收入维持他应有的生活方式。一个中产阶级的男xìng,如果想要结婚生子,并且过着一般中产阶级的生活,一年至少需要有300英镑的收入。而对于一个单身女xìng来说,福尔摩斯在《身份案》中说:“一位独身的女士大约有六十英镑的收入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这里所说的“生活得很好”指的是根据她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应该享有的生活。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人维持应有的生活而需要的花费差异非常巨大,即便是处于同一阶层的人群。

维多利亚时代的货币体系是便士、先令、英镑作为单位。便士是一种铜币,符号为d。先令是银币,等于12便士,符号为s。英镑等于20先令或240便士,符号为£。英镑也有硬币,用金子铸造,成为沙弗林。此外,硬币还有:

法新(四分之一便士)

半便士

两便士

三便士

格罗特(四便士)

六便士

弗洛林(两先令)

半克朗(两先令六便士)

双弗洛林(四先令)

克朗(五先令)

半沙弗林(十先令或半英镑)

此外还有一种硬币――畿尼,等于21先令,从1813年之后便不再铸造,当时仍然流通。这个单位主要是用来为一个昂贵的物品标价。腰缠万贯的客户可能并不关心一个标价20畿尼的物品实际上比20英镑要贵,应该是20英镑又20先令,差不多等于要支付21英镑。

这些货币都是以硬币形式流通。zhèng fǔ并不发行纸币。各家银行发行自己的纸钞。如果银行倒闭那么它发行的纸币就等于废纸了,只是这样的情况很罕见。五英镑纸币是发行的最小面额纸钞。实际上有些行事小心的人就算购买价值很大的物品也使用金币。支票当时还并没有获得普遍接受。商人使用其他比较麻烦的方式转账大数目的金钱。根据物价指数统计,当时的1英镑约相当于现在的80英镑。

下面是一份当时商品的价目表,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花销:

标准的四磅面包的价格在1840年代8又1/2先令,1875年7先令,1887年6先令,1895年5先令。

十九世纪中叶一双棉质长袜的价格根据不同质量从4先令1/2便士到4先令11又1/2便士不等。到了十九世纪末,一双丝袜的价格为5先令,一件现成的女xìng套装为1英镑。女xìng骑马装至少需要10畿尼甚至更多。

一双工人的靴子价格为11先令。工人的衬衫为1先令6便士,短袜为9便士,也许会买一件二手外套,花费为4先令。

伦敦出租马车的费用一般是在查令十字街为中心的4英里的范围内2英里以下收费1先令,之后每英里收费6便士。

在1880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为4到5英镑。到1890年代末,报纸上的广告显示一辆在工厂里翻新过的二手自行车价格不过1英镑。

书籍的价格昂贵。一本新的jīng装三卷本小说售价31先令6便士(这个价格比一件女装或者二手自行车还要贵),人们可以申请加入私人的图书馆,每年的费用是1畿尼。那些平装发行的每月连载小说每期的价格不过1先令,一般连载两年总计价格大约1英镑。

工人阶级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一般是每个孩子每周花费1至4先令,而到了1890年代可以免费上学了。而中产阶级家庭的男孩在一所中等寄宿学校每年的费用为100至150英镑。十九世纪末剑桥或者牛津供女子就读的学院每年的费用是105英镑。而大学里男生的花销远比女生多,甚至是后者的两三倍。

早期rì报的售价是7便士,之后因为取消了知识税出现了许多廉价报纸,售价不过1便士,有的甚至只要半便士。《每rì快报》就是一份便士报。

chéng rén葬礼的费用以最小的花费计算为4至5英镑。

一般来说,一个单身女xìng年收入达到100英镑或者年收入150到200英镑的夫妻可以雇佣起一名年轻的杂役女仆。年收入300英镑的家庭可以雇佣一名杂役女仆和一名育婴女仆照看小孩,不过家里的女主人还要做不少rì常家务,包括烧饭做菜。

如果年收入500英镑,可以雇请三个仆人:厨子、家政女仆和育婴女仆(如果没有小孩那么可以雇请兼役女仆所替代,她的工作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厨子和家政女仆帮忙,或者雇请一个听差,可以擦靴子跑跑腿,做一些搬运、户外工作等)。如果年收入750英镑,可以雇请四个仆人:厨子、家政女仆、育婴女仆和听差,这类收入的家庭女主人不需要做家务只需要管理仆人。

年收入1000英镑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这样的家庭可以雇请四个女仆(一个厨子、两个家政女仆、一个育婴奴仆)加上一个马车夫和一个马夫,同时他们有一两匹马和一辆马车。年收入5000英镑的家庭甚至会雇佣多大24名仆人,包括女管家、厨子、贴身女仆、护士、两个家政女仆、洗衣女仆、食品室女仆、育婴女仆、厨房女仆、洗碗女仆;男管家、贴身男仆、侍应、马车夫、两个马夫、助理马夫、两个脚夫、三个园丁、壮工。

下面是维多利亚时代各阶层的年收入统计表:

最富有的贵族30,000英镑

-----------------

其他贵族

富商、银行家、实业家10,000英镑

---------------

有土地的小乡绅

某些牧师、医生、律师和商人1000-2000英镑

---------------

大部分中产阶级:医生、律师、公务员、

高级办事员300-800英镑

---------------

较低等的中产阶级:办事员、校长、记者、

店主

高技能的手艺工匠150-300英镑

--------------

有技能的工人,包括家具匠、排字工人、

木匠、火车司机、高级裁缝75-100英镑

--------------

一般xìng的半熟练工和在工厂、商店工作的

熟练女工50-75英镑

--------------

海员、码头工人、某些仆人45英镑

-------------

农场工人、军人、打字员25英镑

------------

最低等的店员、仆人、刺绣工人12-20英镑

------------

维多利亚时代,250个最富有的贵族年收入超过30000英镑。这些人不仅在多个郡有土地,而且在伦敦的上流地区拥有宅邸,比如皮卡迪里、格罗夫纳广场等地。年收入10000英镑对于贵族来说是比较低的限度了。当时,大约有750个家庭年收入在10000-30000英镑。这些人也不完全是贵族。他们在乡村和伦敦的宅邸花费巨大,一年仅马匹费用就会高达600英镑以上。他们的收入往往来自地产。一般来说每英亩土地每年能带来1英镑收益。而那些没有地产的上层人士则依靠继承所得的金钱获得收益。既可以获得固定收益又保险的投资是购买债券(zhèng fǔ债券可以年收益5%)或者统一公债(这也是一种zhèng fǔ债券,更为稳定、安全,但是年收益只有3%)。还有一种称之为“fortune”,由继承得来,不能动用本金,只能使用其收益。比如《身分案》中,玛丽?萨瑟兰的伯父遗留给她一笔新西兰股票,利率是四分五厘,股票金额是二千五百英镑,但是她只能动用利息。这就是所谓的“forune”,她去世之后仍然将遗留给其亲属。

对于有土地的乡绅来说,1000英镑的年收入应该是至少的了,只有这样才能过上乡绅的生活。而年收入1000英镑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则相当不错了。这个家庭可以拥有一幢有十间房的屋子,还有一个花园,可以聘请一名家庭女教师教授女儿,也可以养上一匹马。

1860年代,根据《泰晤士报》上的说法,一个中产阶级男子如果想成家至少年收入300英镑。只有这样,全家人才能住在一幢半dú lì或者连排房屋里,雇上一名普通仆人和一名年轻的育婴女仆。不过衣服经过专业裁缝剪裁之后还是要由女主人自己缝制。如果家中孩子很多,他们也许会为学校费用而担忧。对于下层中产阶级男xìng而言,年收入150英镑已经可以结婚了。

到了十九世纪末,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单身女xìng也能每年收入75至125英镑。她可以舒舒服服地住在专门提供给女xìng的公寓里,公寓有两个房间,还有一间小厨房。公寓还提供清扫服务,在大楼里也有餐馆,因此女xìng可以只顾工作不必自己做饭或雇请仆人。他们的收入可以买一些需要的物品,去听音乐会,和朋友去欧洲大陆度假。

1870年代末的《卡塞尔家政指南》就针对不同收入的中产阶级安排了一家人每年的具体花费,其组成是这样的:

年收入100英镑者每年的花费

房租、税费、水费17英镑

家务开支55英镑

衣服12英镑10先令

附带开销,包括旅行花费、医药、

子女教育、家具修理、教堂座位费、

慈善捐款15英镑10先令

-------------------------------------------------

总计100英镑

即每周1英镑18先令5便士,或每rì5先令5又3/4便士。

年收入300英镑者每年的花费

房租、税费、水费46英镑

家务开支,包括洗烫衣物、煤、

蜡烛、煤气、红酒、烈酒、啤酒150英镑

工资,包括一个仆人,年薪16英镑,

还有仆人的额外费用(茶、糖等)19英镑

衣服,包括裁缝的账单、女帽、

缝衣费用45英镑

附带开销,同上40英镑

------------------------------------------------

总计300英镑

即每周5英镑15先令5便士,或每rì16先令5又1/4便士。

年收入500英镑者每年的花费

房租、税费、水费62英镑10先令

家务开支,包括洗烫费用,煤、蜡烛

、煤气、红酒、烈酒、啤酒250英镑

衣服,包括裁缝的账单、女帽、

缝衣费用62英镑10先令

工资,三个仆人:厨子、家政女仆

、一般仆人或者厨子、家政女仆、

看护62英镑10先令

附带开销62英镑10先令

-------------------------------------------------

总计500英镑

即每周9英镑12先令3又1/2便士,或每rì1英镑7先令4又3/4便士。

在工人阶级中也存在着差异。造船和钢铁行业的高技能的手艺工匠可以每年赚到100至200英镑。他们的收入堪比身处下层中产阶级的办事员,不过二者生活并不相同,而且这些工人主要集中在英格兰中部或者北部,那里是工业聚集地。其实,工人阶级每年收入50英镑就可以过上比较舒适的工作了,当然家庭成员不能多,要么有不止一个工作。当时大约百分之六十成年男xìng工人工资低于每周25先令。在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这一薪资水平几乎维持不变,但是rì常花费到了十九世纪末已经明显降低。那是因为来自澳洲和北美的廉价食品、得益于工业化生产的便宜衣服和鞋以及运输方式改良而能获取到的便宜煤炭。因此,维多利亚晚期的工人可以将更多的钱用于住房,也能多供孩子上学。

根据社会学家查尔斯?布斯的统计,十九世纪末贫困线是年收入45英镑。这是一般的海员、渔民、巡jǐng、采石场工人、码头工人等工人的平均薪水。随着食品价格降低,一个成员不多的家庭刚够可以维持温饱。在贫困线下的工人包括农场工人、一般xìng的工人,他们每周的薪水在10先令到14先令不等,也就是年收入25至35英镑。这样的薪水还不能维持一个家庭。不过农场工人一般可以种点菜,自给自足。那些没有技能的工人要么是单身男xìng,要么妻子还要外出做全职。

犯罪与犯罪率

1800年,英国法律规定有两百条死罪。经过一系列犯罪法改革,到1861年,只有四条死罪,即:谋杀、海盗、叛国、在兵工厂或造船厂放火(这等同恐怖行动)。一般认为,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的犯罪率比之前要低。大约百分之九十进入审判的案件都是和财产有关的。暴动、恶xìng抢劫、谋杀这样的罪行很少见。1890年代伦敦虽然有五百万人口,但是每年的杀人犯不过20人。福尔摩斯大约在1877年开始作为咨询侦探,早年经手的案件数量并不多,而到了1889年,他自称侦办了五百桩“重要案件”(《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由华生公布于众。仅仅两年之后,即1891年,他宣称自己办了一千桩案件(《最后一案》)。这两个数目相对当时的犯罪现状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

犯罪率的下降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贫困减少、晚间灯光照明改善、专业jǐng察队伍完善、禁酒运动、对于酒类销售的限制等等。一般xìng的犯罪主要是偷窃、入室盗窃等。有钱的人一般会不让家里没人。甚至在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也会留下一两个仆人看家。在乡村,偷猎是一项普遍的犯罪。根据法律,只有地主才能猎杀土地上的鸟类和野生动物。贵族和乡绅会雇请猎场看守,他们会照看猎场,保护土地。

审判和刑罚

英国所使用的法律体系是所谓的普通法(判例法),根据之前的案例结果做出裁决。在亨利二世时期,由于国王的法官力求在全国范围施行较统一的司法尺度,于是开始重视对于过往案件的参考,英国的案件报告系统逐渐形成,也成为后来法律系统的重要基础。这种法系英国社会内部自生自发的产物、是经验主义的结果,因此显得十分复杂而不曾体系,要想详细了解英国的法律也相当困难。普通法覆盖了所有的刑事案件和大部分民事案件。在伦敦有三个主要的法庭,即王座法庭,审理刑事案件;普通诉讼法庭,审理有关合同、土地所有权、伤害等案件;税务法庭,审理与王室岁入有关的案件。此外还有**官法庭审理其他的民事案件。伦敦法庭的法官还会定期去市镇主持巡回法庭。

犯罪主要可以分成两类:重罪和轻罪。重罪需要由陪审团裁决,包括谋杀、武装抢劫、入室行窃、盗窃、欺诈、强jiān和其他危害公共秩序的重大暴力犯罪。轻罪包括小偷小摸、偷猎、流浪行乞、酒醉滋事、故意破坏和其他较轻的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并不违法,但是jì女常常因为滋扰行人或者酒醉闹事而受到起诉。

轻罪由地方治安官或者城市里的jǐng务法官审判。他会接受起诉、询问犯人和证人,做出裁决。这样的审判没有陪审团,也一般没有律师。所谓的治安官基本上没有受过法律方面的培训,由本地的乡绅、牧师或者其他有威望的人担任。治安官可以宣判犯人有罪,送去本地的监狱关押数星期或者数月,或者送去干活,比如修路。如果男孩犯了故意破坏或者小偷小摸的罪,或者成年男xìng袭击妇女儿童,常常会受到鞭打的惩罚。维多利亚时代,女xìng犯人不会受到鞭打。

如果是重罪,治安官会让被告受压等到每季度的审判时期进行审判,这时候来自全郡的治安官会聚集到一起讨论案件。大部分重案都会提交给巡回法庭,这类法庭每年在各郡的大市镇举行一到两次审判。巡回法庭的法官来自伦敦,而且案件会有陪审团。那时候的审判也许并不太公正。直到1898年,被告才允许为自己辩护。如果请不起律师也不会有指定的公派律师,而且,有时候被告甚至不被允许同律师商量。

长期关押以惩罚罪犯的做法始于维多利亚时代。如果犯下轻罪一般会在本地的监狱关押三十天到三个月。拘留所里关押的人是准备接受审判的人。最著名的拘留所就是新门监狱,这里关押的犯人都是将要在伦敦zhōng yāng刑事法庭审判的人。在新门监狱,囚犯没有单独的牢房,只能挤在大房间里,睡在地板上。

行刑一般是在判决下达之后两到三天。到1868年为止,囚犯都是公开绞死。人们会争相观看行刑的场面。1868年之后,行刑都是在监狱里。行刑之后会升起一面黑sè的旗,告诉外面等待的人群犯人已死。如果不想死刑也可以选择流放,一般要流放7年或14年。1788年起,刑事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而之前都是流放到美洲殖民地。一开始,这些犯人修路、清理土地、修建港口。女xìng囚犯则为其他犯人以及看守、公务员烧饭、清扫、洗衣等。受过教育的囚犯担任牧师工作或者其他次要的zhèng fǔ工作。澳大利亚开始吸引移民之后,囚犯被指派给那些zì yóu的移民者,签订合同为其劳动。儿童也和成年人一样会被判流放。在1857年废止流放刑罚之前,大约有140000名囚犯被送去澳大利亚。他们的刑期过后可以回到英国,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呆在澳大利亚。《“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中老特雷佛就因为挪用公款而判处流刑。他被定了重罪和其他三十七名罪犯一起被锁在“格洛里亚斯科特”号帆船的甲板上,流放到澳大利亚去。

与此同时,1850年代起,对重罪犯的服苦役刑罚替代了流放,这才开始建造真正的监狱。《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里提到的王子镇监狱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监狱,不过在王子镇确实有一处监狱,名为达特穆尔监狱。这座监狱早年关押法国战俘。1850年时重新修建作为关押囚犯的监狱。这座监狱在维多利亚时代以犯人劳作艰苦著称,到今天仍然在关押犯人。

jǐng察

十九世纪社会安定的一部分原因是jǐng察体系的发展。在工业时代之前,所有城市都有执勤的jǐng察,他们预防犯罪,维持秩序,将罪犯送上法庭。这样的体系只有在人与人都认识的地方才会生效。到了十八世纪,大部分市镇都会给巡jǐng支付报酬,但是并没有法律约束他们。这样的系统便缺乏效力,往往贪污**。一旦发生暴动或者其他严重事件,便会派军队维持秩序。

1829年《都市jǐng察法》颁布,在伦敦出现了全职领薪的jǐng察队伍。伦敦分成17个管区。每个管区由一名jǐng监管辖,下面有4名jǐng长和16名巡官。每个巡官下面还有9名巡jǐng,其中8个负责巡逻,1个驻守jǐng察所。位于苏格兰场的jǐng察管区还有jǐng务处长、办事员和其他人员。jǐng察的首要任务是维持社会秩序。他们的工作是预防暴动、阻止斗殴和路边醉酒、约束乞讨和制止街头犯罪。

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之后,伦敦jǐng察队伍已经很有效力了。法律也鼓励其他市镇建立专业的jǐng察队伍。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已经有了完善的jǐng察队伍,但是其他地方还没有正规的jǐng察。1856年议会通过治安法,要求每个郡都建立jǐng察队伍,至此jǐng察制度全面建立。

在1850年代,要想成为伦敦大都会jǐng察厅的巡jǐng需要身高5英尺8英寸(1.73米)。当时人的身高普遍比现在矮,因此巡jǐng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巡jǐng之前都是军人或者海员。他们将有两周的培训时间。单身的巡jǐng吃住在兵营里。他们的报酬不高,但是可以合法地获得一些额外收入,比如被雇请去剧院外维持秩序或者在早晨为没有钟表的人提供叫钟服务。

乡村的jǐng察大部分工作都在村里担任巡jǐng,而这样的jǐng察每个村子仅有一名。各郡和都市的jǐng察总部、jǐng察所之间可以使用电报通讯。

大都会jǐng察厅侦缉部于1842年8月设立,当时只有两位jǐng长和四名巡官。其总部位于苏格兰场。1878年,它成为了刑事调查部(CID)。从一开始,侦探不仅调查犯罪案件,还有其他任务,比如伪装打扮之后在人群里抓扒手。福尔摩斯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苏格兰场的侦探。雷斯垂德、葛莱森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结婚

1836年以前的英格兰只承认由英国国教牧师主持的婚姻为合法婚姻,不过新教徒、罗马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则认为根据自身宗教形式结合的婚姻是合法的。1836年,婚姻法案认可由zhèng fǔ签发的婚约为合法婚姻。罗马天主教徒和非国教徒的婚姻也随之合法化。而且,人们可以获得结婚证,由登记员主持婚姻,而不是由牧师主持。不过,大部分夫妇还是根据英国国教的习惯结婚。1844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20000对新人以英国国教的方式结婚,此外2280对新人以罗马天主教的方式结婚,6515对新人以其他宗教的方式结婚,只有3446对新人举行公证结婚。

如果以英国国教的方式举行婚礼,新人要去教区牧师那里,由牧师在连续三周的定期主rì仪式上宣布他们结婚。这就是所谓的“结婚预告”。如果有人想在别的教区结婚,或者不太想公开这一消息,可以去申请一张特别许可,但是这样的花费很高,而且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公证结婚也会发布公告。英格兰的教堂和注册结构都会为任何人服务,不过前提是他们的婚姻是自愿的。

凡是21岁以下的男女青年结婚需要获得父亲或者监护人的许可。英国国教允许堂/表兄妹结婚,但是寡妇或者鳏夫不可与去世配偶的兄弟姐妹结婚。也有一些人在国外举办了教堂婚礼,又住在英国,这种情况下法律并不接受其结合为合法。

在苏格兰,只需要新人公开宣称他们是夫妻就完成了结婚过程。他们可以在证人面前发表誓言,或者只需要在旅馆登记簿上签上某某先生携太太这样的名字就可以了。有些私奔男女会越过英格兰和苏拉蓝边境,在那里他们可以迅速地结为夫妻。1856年之后,法律出现了变化,男女中至少有一个人需要居住在苏格兰达到三个星期。之后去苏格兰私奔的现象就不那么普遍了。

当女xìng结婚之后,她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一旦结婚之后,女xìng便丧失了dú lì的法律地位。她所拥有的、继承的、赚来的都成为了丈夫的财产,她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支配她的收入。妻子不得不依靠丈夫生活。她也不能签署合同或者撰写遗嘱。她在法**都没有席位,因为在法律的眼中,她并非dú lì的存在。同时,妻子也没有权利管教或抚养自己的子女,父亲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和教育子女。而且父亲抚养子女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就算他同意让妻子抚养,这也是不合法的。如果丈夫在孩子成年之前去世,那么丈夫在遗嘱里要指定一名监护人,或者由法庭指定监护人。他也可以制定孩子的母亲作为监护人,但是并非必须这么做。如果没有将妻子指定为子女的监护人,那么母亲就要失去孩子。

从1839年到十九世纪末,妻子们也争取到一些法律上的地位,不过未婚女xìng仍然较之已婚女xìng有更多的权利。1870年,已婚女xìng争取到权利可以支配自己赚取的收入。1882年的《已婚妇女财产法》保护了女xìng拥有的或者继承的财产。但是法律并没有为女xìng提供足够的保护,一旦丈夫想要动用妻子的金钱而施加压力,女xìng会处于劣势。因此,《孤身骑车人》里,坏人伍德利为了霸占维奥莱特?史密斯小姐所继承的大笔遗产,不惜以强迫的手段逼其结婚。

在《已婚妇女财产法》颁布之前和之后,家境富裕的女方家庭往往通过签订婚姻协议保护女方的利益。这种协议是新郎在婚前签署的,宣布放弃女方的金钱。这样的协议能确保结婚之后女xìng有dú lì的经济收入。这不仅能保护女方财产不受男方恶意侵占,而且在男方去世或者破产之后还是维持生计。协议也使得妻子可以自己制定遗嘱,这样次子可以继承母亲婚前的财产。

新娘的嫁妆并不等于婚姻协议规定的数目。嫁妆不仅有金钱还有物品,如果嫁妆数量巨大,女方的父亲或者监护人会要求签订协议加以保护。在富人中,嫁妆是很普遍的。金钱的数目往往是新娘应得的继承数目,他们往往是一结婚就获得这笔钱,而不用等到父母去世之后。

在贵族阶层,嫁妆10000到30000英镑是很普遍的。十九世纪末,八卦小报报道,收入并不丰厚的贵族男子娶一个美国的女继承人可以带来100000英镑甚至500000英镑的嫁妆。《贵族单身汉案》中,也引用《晨邮报》证实了这一现象,报道写道:“大不列颠名门望族大权旁落,一个接一个地为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女表亲所掌握。上周这些妩媚的入侵者在她们夺走的胜利品名单中,又添上了一位重要人物。圣西蒙勋爵二十多年来从未堕入情网,现在却明确地宣布即将与加利福尼亚百万富翁的令人一见倾心的女儿哈蒂?多兰小姐结婚。多兰小姐是一位独生女。她优雅的体态和惊人的美貌在韦斯特伯里宫的庆典欢宴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最近传说,她的嫁妆将大大超过六位数字,预期将来还会有其它增益。”相反,工人阶级女xìng只会带一点东西作为嫁妆,因此也不存在协议一说。

离婚

在1857年之前,离婚不仅苦难,而且花费大,十分罕见。英国国教只有在通jiān、极端暴力或者遗弃的情况下才准予分居离婚。这实际上是一种法律上的分居,但是两人不允许再婚。还有一种叫断绝婚姻,或者叫婚姻无效,这种情况下允许再婚。婚姻无效的情况通常是因为未到法定年龄、无民事能力、已经结过婚或者其他情况。要想离婚并且获得再婚权利非常困难,只有国会能通过特殊的法案才能对婚姻作出裁定。

1857年,《婚姻诉讼法》颁发,在伦敦成立一家民事离婚法庭,可以裁决分居和离婚。离婚的情况根据男女有所不同。如果妻子通jiān丈夫可以申请离婚。如果妻子提出通jiān的诉讼,丈夫的通jiān情况必须随之以暴力或者其他极端情况。此时,离婚的花费仍然昂贵,费用要40至50英镑,每年大约150桩离婚案获得批准。分居的原因有通jiān、暴力或者遗弃。虽然不允许再婚,但是分居之后女xìng可以支配自己的财产,丈夫不可剥夺她的收入或者占用其使用的家具。

离婚是不体面的,因为离婚的理由只有那么几种。女人通jiān和男人暴力的证据都会提供给法庭。离婚案件会定期在报纸上通报。虽然也有离婚之后的中产阶级女xìng没有名声扫地,有些名人还娶离婚女子为妻,但是被曝和离婚有关的政治人物往往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维多利亚时代对于离婚的种种限制和弊端让一些人为此受苦终身。《格兰其庄园》中,布莱肯斯特尔夫人控诉道:“优斯塔斯爵士(她的丈夫)已经嗜酒成癖,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哪怕是一小时,也会使人感到烦恼。把一个活泼伶俐的妇女整rì整夜地拴在他身边,你能想象出这是多么无法忍受的事吗?谁要是认为这样的婚姻不能解除那简直就是犯罪,是亵渎神圣,是败坏道德。你们荒谬的法律会给英国带来一场灾难,天堂是不会允许一切不义行为的。”《魔鬼之足》中,斯特戴尔博士就对福尔摩斯说:“我不能娶她,因为我有妻子。我妻子离开了我多年,可是根据这令人悲叹的英格兰法律,我不能同我妻子离婚。”柯南?道尔本人也是离婚改革运动的鼓吹者。

遗嘱和遗产

大部分超过21岁的男xìng和单身女xìng都会立遗嘱。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财产法案颁发之前,已婚妇女的遗嘱只能包含她在婚姻协议中写明的财产。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者也不能立遗嘱,聋哑人也不能立遗嘱,除非能证明他们明白遗嘱上所写的内容。犯有重罪的人也不可立遗嘱。流放犯人的妻子可以立遗嘱。

对于贵族和乡绅来说,遗嘱和限定继承权使得地方和大部分其他财产都会交由长子继承。所谓限定继承权是因为很多土地都附带着封建义务,虽然到了十九世纪其他的封建义务都逐渐可以使用现金来代替,可是被规定了出服役人的地产就无法用金钱替代,尽管实际上这种服役早已废除。比如地产被限定承担出一个服役男子的义务,因此只能由男子来继承。遗嘱也通常会要求资助女儿或者为女儿设定婚姻协议,还会留下一些钱给长期为家庭服务的仆人。贵族的遗孀通常会搬到所谓的寡妇房屋,这是根据遗嘱或者婚姻协议规定分配给她使用的住宅,继承了封号的儿子则会接手庄园和伦敦的宅邸。

中产阶级倾向于将财产平分给儿子们。家境最好的儿子会给寡居的母亲或者未婚的姐妹安排一处房屋。只有地产是受到限定继承权的限制,因此中产阶级家庭会出现让女xìng继承买卖的情况。因此,维多利亚时代有女xìng继承钢铁厂、酿酒厂、银行的例子。

《斑点带子案》中记录了福尔摩斯去民法律师协会查验了海伦?斯托纳的母亲留下的遗嘱。1511年,为推动民法教育和民法研究的发展和维护民法律师的利益,民法专家理查德?鲍德威尔在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的支持下组建了“民法律师协会”,总部设在圣保罗大教堂附近的一座庭院。1767年,议会授予协会以法人资格,于是,协会便买下了这座庭院,协会名称改为“民法律师同盟”。协会提供地方给会员居住或者办公,同时还有大型图书馆。同时民法相关的法庭审理也在此处举行。其中大主教遗嘱检验法院负责大主教管辖的遗嘱检验事务,并且实际上国内绝大多数的遗嘱检验事务都被吸引到该法院处理。本法院有时由教务总长主持,有时则由特别委任的特使负责。根据《1857年遗嘱认证法院法令》,教会法院关于遗嘱事务的管辖权被完全取消,新设遗嘱检验法院,该法院对于遗产管理和剩余财产的分配没有管辖权。遗嘱检验法院由一名法官主持,享有高等法院普通法官的级别,并且根据规定必须与海事法院法官为同一人。该法院享有以前教会法院所享有的批准遗嘱检验和遗产管理的管辖权。对该法院判决的上诉提交上议院。从1874年开始,遗嘱办公室被转去萨默塞特大厦的遗嘱登记处。

zhōng yāngzhèng fǔ

大不列颠(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组合的联合体)从理论上说是君主统治,不过由议会向君主提供建议。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即贵族院,十九世纪几乎全部席位都是世袭的。下议院的议员是选举成为的。英国zhèng fǔ没有dú lì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首相和内阁是议会的议员,而贵族院行使英国的最高的司法权,它是英国本土各级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

英国没有成文的宪法。在十九世纪初,zhōng yāngzhèng fǔ的职责局限在外交、国防和司法。维多利亚时代zhōng yāngzhèng fǔ的权利得到了非常大的延展,它可以主持国内事务,保证公民的健康和安全。

到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的时候,虽然名义上由女王挑选首相,但是实际上她的任命是由议会的政治领袖们所决定的。她只是了解zhèng fǔ事务,但是并不对zhèng fǔ施加影响。

首相通常是下议院多数派政党的领导人,也是zhèng fǔ的执行主导。他可以是上议院或者下议院任何一个的议员,不过多数情况下倾向于下议院议员。作为议员他也有自己的选区。

内阁成员为首相提供各种问题的建议,保证其在议会的领导地位,同时承担zhèng fǔ主要部门的首脑。内阁成员的数目并不固定,但通常是14名,包括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殖民事务大臣,战争事务大臣。内阁成员也是从上下议院挑选的,一般来说外交大臣都是来自上议院。内阁成员是一个集体,公开情况下都是意见一致,私下辩论的时候也会各执己见,但是一旦做出决定,所有人都口风一致。在内阁会议上甚至首相也不能一言堂。他会忠实地履行内阁会议作出的决定。

英格兰贵族在继承封号并且年满21岁之后便自动成为上议院议员。上议院还有苏格兰和爱尔兰的贵族、教会贵族等。上议院的人数也不固定,维多利亚时代其席位在421到577席之间。许多贵族只是在偶尔出席,一般xìng事务由一小群对政治非常有兴趣的贵族主导。

下议院的席位在1885为670席。其议员称为MP。他们是由选区选出的,但是并不要住在该选区。理论上,凡是对政治感兴趣的男xìng都可以向当地的地主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人宣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些人可以让他获得席位。在实际中,候选人都是各个政党所支持的。在1858年以前,要想成为下议院议员需要有一定的财产。直到1880年代之前,下议院议员还是没有薪水的。

在1911年以前,选举的周期至少七年,但是随时可以宣布选举。如果首相和内阁在某次议会重要投票中失利,那么他们便会辞职。虽然说这代表了zhèng fǔ下台,但是并不会引起很大问题。这只是表明首相所在的政党没有获得足够的选票通过法案。之后会举行新的选举。维多利亚时代选举比较混乱。到1872年还没有秘密投票形式。选民只是来到选票点,对办事员说出他所选的人。这样一来,他只好给自己的地主或者雇主支持的候选人投票。

福尔摩斯时代(1852-1922)英国首相名单

名单入职去职所属党派

34.阿伯丁伯爵1852年12月19rì~1855年2月6rì皮尔派保守党/联合内阁

35.帕尔姆斯顿子爵(第1次)1855年2月6rì~1858年2月20rì辉格党

36.德比伯爵(第2次)1858年2月20rì~1859年6月12rì保守党

37.帕尔姆斯顿子爵(第2次)1859年6月12rì~1865年10月18rìzì yóu党

38.约翰?罗素伯爵(第2次)1865年10月29rì~1866年6月28rìzì yóu党

39.德比伯爵(第3次)1866年6月28rì~1868年2月27rì保守党

40.本杰明?迪斯雷利(第1次)1868年2月27rì~1868年12月3rì保守党

41.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第1次)1868年12月3rì~1874年2月20rìzì yóu党

42.本杰明?迪斯雷利(第2次)1874年2月20rì~1880年4月23rì保守党

43.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第2次)1880年4月23rì~1885年6月23rìzì yóu党

44.索尔兹伯里侯爵(第1次)1885年6月23rì~1886年2月1rì保守党

45.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第3次)1886年2月1rì~1886年7月25rìzì yóu党

46.索尔兹伯里侯爵(第2次)1886年8月3rì~1892年8月15rì保守党

47.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第4次)1892年8月15rì~1894年3月5rìzì yóu党

48.罗斯贝利伯爵1894年3月5rì~1895年6月25rìzì yóu党

49.索尔兹伯里侯爵(第3次)1895年6月25rì~1902年7月12rì保守党

50.亚瑟?贝尔福1902年7月12rì~1905年12月5rì保守党

51.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1905年12月5rì~1908年4月7rìzì yóu党

52.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1908年4月7rì~1916年12月7rì英国zì yóu党/后联合内阁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