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嘴炮 - 换心攻略 - 瑞者
所以越地的事情,凌寒就放心的暂时撂开了手,继续关注楚国和秦国的动向。
凤仪台这段时间盯死了楚国,对楚国的动向一天里能往回送十七八趟情报,光是传信的鸽子,就累死了一堆堆,谁都没见过这信鸽还有累死的时候。
楚国民间早已经是怨声载道,但楚皇根本就不管,只管着征兵,征粮,征劳役,很明显是要干一场大的,谢谨言那道要饷要兵甲要支援的折子,绝对不是趁机要揩西楚的油。
凌寒觉得自己都不用去考虑反攻楚国的事情,只要在两楚边境把楚军拖入消耗战,就能生生把楚国耗死。然而这只是个美好的想像,虽然有了越地二十车金子解了燃眉之急,但西楚的形势依然不算乐观,消耗战,楚国打不起,西楚也一样打不起。
所以凌寒召集了几位重臣商议了几日,就把谢谨言要的粮草装备没打丁点儿折扣的批了下去。
新兵征集和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
然后凌寒又下令命越地组织船队,分两批,一批往海外购买铁矿石,运回来打制兵甲武器,一批往吴国,想法子购粮。
这也是他没有立时就发作越国夫人的原因之一,既然越国夫人连金矿都能挖出来,铁矿自然更不在话,他不管越国夫人用什么办法,总之,他只看结果。
至于粮草,吴国形势不好,败象已显,吴国内肯定也有明眼人看出形势来,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恐怕都在开始想退路了,否则,一旦秦军入境横扫,接不接受他们的投诚还在两说,家财什么不算,能保住性命都得看运气。
这种时候西楚去购粮,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一百个乐意,他们要逃亡,带粮食能带多少,全都换成金子,到哪儿不能重建家族。所以眼下这时机,正是购粮的最佳时机,粮多,还价贱。
事实上,凌寒毫不怀疑,其实越国夫人已经私下里和吴国的世家大族搭上线了,因为越国贫瘠,土地不适合耕种,一向缺粮,全靠西楚补贴才能把日子过下去,这也是西楚捏住越地的一个把柄,越国夫人那么有野心的一个女人,岂能容忍越地的弱点被凌寒死死的捏住。以前没办法就算了,现在有了船,能从吴国运粮了,又怎么可能不伸手。
明打明的让越国夫人去做这两件事,凌寒用意也是极深的,一是警告越国夫人,她私下的盘算,他都看在眼里,最好安分点;二是变相的征用的越地倾力打造出来的大船,让越国夫人没有工夫利用船只去干她自己的私事。
这道诏令送达越地后,越国夫人很快就给了回复,愿为吾皇肝脑涂地,当然,做为一个有手腕的女人,还是极其美丽、极其懂得魅惑人心的女人,越国夫人的遣词用语当然不可能这么的糙,不过核心意思就是这么一句没错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她那点小动作,既然没能瞒得住,那就只争取立功表现,希望西楚皇宽大为怀了。毕竟,儿子还捏在人家手里呢,越国夫人再多的小动作,也绝对不敢闹到明面上来。
所以她乖乖的接了诏令,然后倾力以赴,以此来平息凌寒对她的不满,否则,难保西楚缓过眼前这口气之后,会不会对她秋后算帐。
所以接到诏令的第二天,越地就开始调运粮草往西京送。之所以这么迅速,是因为谢谨言,那是她亲弟弟,就镇守在美人关,一旦西楚缺粮,最先克扣的,多半就是谢谨言那里了,毕竟不是西楚嫡系人马,拿来当炮灰正好,怎么可能会优先供应粮草装备。
好吧,越国夫人这样想其实有点小心眼了,凌寒还不至于会亏待为他镇守边关的谢谨言,不过形势若真到了那个地步,西楚朝臣们恐怕就没有凌寒这么宽广包容的心思了。
于是越地又一次让西京上下都惊讶了一把。先拿出了二十车金子,现在又送来这么多的粮食,越地哪里还是他们印象中那个穷得时不时要到西楚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一夜暴富啊,富得让人眼红啊。
当初凌寒挟着收越之功登上大位,群臣虽然在心里挺服这位年轻的新皇,但私底下也不是没有议论,毕竟越地那底子摆在那里,收回来以后,除了能稳定西楚后方局势之外,就没有别的好处,反而坏处一堆。但到了眼下,却是再没有人敢说什么坏处了,但也有了新的纷争,这么一块富得流油的宝地,交给两个女人看着,合适吗?这两个女人还都不是西楚人。
这种时候还想着内斗摘桃子的,凌寒把他们通通记了黑名单,然后扔给范九斤去查他们的老底,没什么把柄的就放他一马,有把柄的,直接移交大理寺,落到苏怜的手上,不死也脱层皮。
很快,那些动了小心思的朝臣们就安如鸡了,然后齐心合力,一致对外。
首先对付楚国,打战又不是直接兵刀肉搏,有些交手不在沙场上,而在嘴上,先搞一轮舆论战,这个西楚也在行,眼下楚国民间怨声载道的,正好再鼓吹鼓吹两楚本一家的事实,提一提两楚归一的事儿,然后再把自家皇帝这一年多来的功绩往死里吹,竖立一个极其英明神武、宽和仁厚的帝王形象,刺激一下楚国民间,最好是催生出一茬茬儿的暴民出来,搞不好楚国还没打过来,楚皇就被暴民给推翻了呢。
好吧,最后一句有点儿异想天开,楚皇要是这么容易被推翻,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不过顾凤寻给凌寒提了一个建议,可以派人潜入楚国煽动叛乱,哪怕推不翻楚皇,也能让楚国元气大伤。
凌寒迟疑了好几日,没有采纳顾凤寻的建议。这是他第一次驳回顾凤寻的谏言,心里头总有些不得劲儿,所以也是一连几日都没敢面对顾凤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