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承诺将来,只承诺此刻(一) - 告别心口的蝴蝶结 - 游游2013
周二,城市笼罩在绵绵的烟雨里面。
今年的春天来得晚,也来得缠绵,天气时好时坏,乍暖还寒。
周二是一周里画廊生意最清淡的一天。上一个周末刚刚过去,下一个周末还遥遥无期,上班上学的人们都打不起精神来欣赏什么画作。
上午九点是灵犀画廊开始营业的时间。李泽森提前十分钟开了店门,扬起一把鸡毛掸子,轻轻为每一面画扫去浮尘。
在店里打工兼学徒的小马一个多月前辞了职,打算回沿海老家,李泽森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来顶上,因此,打理这些琐事,都靠自己一个人。
画家好像不应该理睬任何琐事。画家就应该有画家的做派。
他们应该古怪,孤独,不修边幅,少谙世事,最好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丧失掉,为了心里认定的一个理想,而不问任何代价,成天做些令人发笑的傻事。他们应该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凌晨才睡,下午才起,不切实际,浪掷金钱,应该半生穷困潦倒,也许到死后才能出名,但总有个把天真而美丽的女人甘愿为他献身。
二十岁的时候,李泽森的确有过混乱、狂热而自恋的几年。那时的他不可一世,觉得自己是这时代伟大的天才。
而现在的他,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生活规律的人。他每天早晨七点起床,九点营业,晚上九点打烊,每月固定次数和画商来往交涉,以及有计划地腾出几个晚上和从前圈子里的朋友聚会――这个圈子里的人,或者经由这圈子介绍过来的朋友,往往是很优质的客人。这样的客人对绘画一知半解,凭直觉行事;对于你开出的价格,只要是他们感觉还算中肯,便不会为了讨几个便宜,拉下脸来同你还价。
优质的客人带来稳定的经济。他现在很依赖这种稳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和收入让他觉得有所依凭,一旦形成了习惯,就无需再费多余的力气。
这种改变是痛苦的,也是必然的。
在一次次的挣扎中,他才慢慢开始承认,也许自己并不是那么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