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一百一十四 - 一个女人的坎坷不平路 - 张梁
一百二十五
学员们听了,车把式大老李讲的传说故事,都一口同声的说:"这故事讲的太好了,太感动人了。等抗战胜利后,我们也像大工匠李春那样,给老百姓修很多.很多的桥,方便老百姓出行-------。
学员们说着,马车就走上了赵州桥。
喜莲一看,桥面上果然有一道,独轮车压出来的车辙,和铁拐李走过的两行脚印。
大家伙看了,心里面又是一阵惊喜,同口异声的说道:"真是太神奇了,这桥能经的住两座大山的重压,可见是多么的结实,能用上几千年吧,真是一座无言的丰碑。"
这时,车把式大老李又接着对学员们说:"我刚才给大家讲的是一段传说故事,到了宋朝,有一个叫杜德源的大诗人,还真给赵州桥写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诗,下面我就念给大家伙听。"说着,他就清了清嗓子,吐了一口痰,亮开嗓门高声的朗诵道:"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驿马驰-----。
车把式大老李念到后边咔嗑了,急得他连拍脑袋带掐大腿,折腾了半天,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就在大老李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时,从车后面传来一个女同胞的声音。她阴阳顿挫的念道:"驿马驰驭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潮东。"
众人听了回头一看,接续宋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队长张瑞英,就纷纷称赞张瑞英怀揣锦绣,妙语连珠,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奇女子。
张瑞英听了,就忙打住大家伙的话,谦虚的说:"不是我妙语连珠,是人家诗人华章异彩,妙语连珠。"
车把式大老李听了,就忙接过话茬说:"对.对,这首诗写的真是精彩绝轮,诗中的上品,比如他写的"架石飞梁,雨添春水,都是传神之笔。"
张瑞英听了大老李的话,就在心里面合计到:"这大老李虽然长的相貌平常,讲故事谈古诗到是一套,一套的,还颇有深意,真是人不能只看貌象,海水不能拿斗来量,云云众生中,大有藏龙卧虎之人,他就是一个,通今博古,怀揣锦绣的卧虎人。"
张瑞英合计到这,就和大老李攀谈起古诗词来。他们先谈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梁甫吟,又谈了杜甫的兵车行和春宫曲,接着又谈了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豪放,和陆游的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悲壮情怀------。
喜莲听了他们的攀谈,心里面就羡慕的不得了。便在心里翻江倒海的想到:"他们才是有文化的人,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全是又好听又顺嘴的词,让人听了就感觉到特别的舒服上耳,不用听别的,光听他们说话,就让人开眼界长见识。我跟他们一比,他们在山上,我在地上,他们在谈古论今,我连古人的门都摸不着,就无从谈古论今了。跟他们一比,自己也就是认识了几个字而已,如此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差距在那里了,有了差距并不可怕,追上去也就是了,可怕的是,有了差距还自以为是,浑浑噩噩的自以大,那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喜莲想到这,脑袋里突然闪出一句话"叫做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记不起来了,但她固执的认为,于她同行的人中必有她的老师,谁又是自己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