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一百三十七 - 一个女人的坎坷不平路 - 张梁
一百四十八
主持和尚听了说:"女施主此话差矣,我佛向来是以善为本,慈悲为怀,普度众僧和信民多行善积德,多救助苍生,是点灯不伤扑火蛾,走路躲开蝼蚁窝,随着时日的推移,定能普出一个清平世界来。"
张瑞英听了说:"高僧的愿望是好的,精神也很可嘉,可人的本性就是不断的追逐名利,追逐名利本也无可厚非,无非是想吃的好点,穿的舒服漂亮些,住的明亮宽敞些,可有些人为了追逐名利,就烧杀抢夺,坑蒙拐骗,强拿硬夺,不择手段的谋财害命,谋得了几辈子也用不完的钱财,死了还要带进棺材里,不知把钱带进棺材还有什么用。更有甚者,不惜发动战争,屠杀异国的老百姓来发横财,这些贪得无厌的人会听你高僧的普度吗?
主持和尚听了,就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又无可奈何的说:"天有定数,佛能奈何。"
张瑞英听了说:"对付这些贪得无厌的人,就得以暴治暴,把他们治服了,打怕了,打的他们不敢四处伸手,到处敛财了,再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规则,,用规则来制衡他们,对不守规则的人,就按规则严厉的惩罚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公平的社会来。"
主持和尚听了张瑞英这番话,就深有感触的说:"女施主言出此理极对,可惜老僧我年事已高,无力再为创建清平世界奔走呼号,愿女施主早日实现宏愿,早日创建起你们的公平社会,啊弥陀佛。"
主持和尚说完,就告别张瑞英等人,回禅房去休息。
他一边往禅房走,一边自言自语的说:"此施主意向宏远,老僧我不及她也。"
主持和尚走了后,张瑞英也忙让大家赶紧回去休息,当夜无话。
转过天来,喜莲她们吃完早饭,就坐上马车一路西去。
她们走山路过高梁,穿沟壑走弯路,渡急流过险滩。
这天傍晚,就走进了一个叫马冢坳的小山村。
小山村有百十户人家,百十户人家浠浠拉拉的散落在这个像骏马形的山坳里,因此得名叫马家坳。
走进马家坳,即看不到东西长街,也看不南北短巷,只能看到像马脑袋,马脖子,马肚子,马腿马蹄子也似的长短不齐的街道。
要是站在高处眺望它,就像一匹还在奔驰的骏马。
传说是关公被孙权斩杀后,他骑的骏马追随着主人的魂魄来到了这里,因劳累过度,就病死在此地,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化成了这个马形的小山坳,后来有人见这里地形奇特,就在这里住了下来,随着岁月的流动,来这里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就形成了这个小山村。
学员们刚一进村,就招来了一大帮孩子围着她们看,还不时的用手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
张瑞英一看天色晚了,就决定在这小山村里住一晚上,第二天再接着赶路。
她于是就跳下马车,问一个围着看热闹的男孩子说:"小朋友,这村里有没有大车店?"
男孩子听了她的问话,先本能的往后退了一步,又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张瑞英一看他没有听懂自己的意思,就转过脸去问旁边的一个女孩。
女孩子一看她转过脸来问自己,就一转身往远处跑去。
她一跑,其他的孩子就"呼啦"一声,全转身跑了。
张瑞英见了又气又急,就要追上去抓住一个再接着问。
车把式大老李看了,就忙跳下车拦住她说:"你别追了,你就是追上他们,他们也听不懂你说的那小朋友是什么意思,还是我去问吧。"
大老李说完,就走到一个站在不远处的男孩子跟前,问他说:"男娃儿,这村里有没有大车店?"
男孩子听了,果然对大老李说道:"再往前走不远,就有一家大车店。"
大老李听了,就抱起拳来向男孩拱了拱手说:"小先生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