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师从卢植 - 莽士 - 吃货爱香蕉
()
颜逸凡,哦不,阎义。三个月后的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角sè。在洛阳的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另外让他意外的是自己竟然生的一副好皮囊。前世的颜逸凡人如其名,长相相当平凡。想不到穿越之后竟然变成了小正太。这真的是太出乎意料了!阎氏在洛阳也算是个小士族,虽说比不得东城的王氏,西城的张氏,南城的范氏,北城的何氏。可是在洛阳还是小有田产的。而且在洛阳,除了明面上的几个士族外。洛阳的民间势力主要就是鹰帮,鹰帮的团头叫殷戈,本是北方来洛阳讨生活的,在洛阳城闯荡了十余年,拉帮结伙!手下聚集了几百号人,明面上是正经的生意人,而暗地里都是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因帮主姓殷,故取谐音“鹰”,寓意自然显而易见。而且秦团则是而府认可的非正规编制。秦团之所以称之为秦团,那是在朝廷的授意认可它的存在。而秦团,更是在洛阳人人耳熟能详的组织。因为它的作用,是用来防止民间组织壮大的团体,其实朝廷的意思就是民间组织的事情,都由秦团来管。zhèng fǔ的正规军队不会参与到小小的民事纠纷上。而秦团,则类似于jǐng察、城管的作用。
自从来到洛阳之后,阎义才开始真正的接触东汉的生活。洛阳阎氏虽说只是洛阳中的一个小士族,可是在洛阳也有不少的家产。而阎奎在西凉漂泊了十余年之后,在家中获得的认可度自然也不会很高。可是家族之内还是给他几亩良田,还有洛阳西市的一家酒楼。酒楼名曰“望江楼”而阎奎则是望江楼名义上的当家掌柜。而阎义,则是被族中安排到名师卢植手下学习。
说起这位名师,大家绝不会陌生。可是他的官场之路,也并非畅通无阻。卢植的文韬武略就连其授业恩师马融对其也赞不绝口,可也就是刚毅的xìng格,前有在党锢之争中也收到了牵连。后又九江太守生逢重病。也因此,九江太守卸任之后卢植便返回故里教授子弟。幽州涿郡,那便是影响阎义一生最重要的地方。
卢植授课与他人不同。若是天资聪颖、刻苦努力者,哪怕你家境贫寒他也会倾囊授之,若是天资愚笨、懒惰者,就算是你是豪门大户,那他也会赶出学门。礼、乐、shè、御、书、数君子六艺卢植都有涉猎。而阎义第一天上卢植的课的时候,便惊呆了。卢植身坐高堂,施绛纱帐,而绛纱帐前面则是众多听课的学生,后面则“多列女倡歌舞”,楼下的众学子皆咋舌,这种教学方式,哪怕是放到后世,也会遭受到道德的谴责,这就是东汉,这就是名师的个xìng。待到卢植来到阎义面前看着他的时候,他的呼吸都已经屏紧了。“为什么不看那些女jì?”卢植目光炯炯的看向他。“先生授课,学生仔细听讲,不敢环顾。”阎义低声的说道。“哈哈哈,好,你跟我当年一样,你叫什么名字?”此时的卢植脸上堆满了笑容。“洛阳阎义见过老师。”阎义不敢怠慢,连忙对卢植行礼。或许经过了党锢之争的卢植内心的yīn霾无可避免,可是正如他说的,看到了阎义就如同看到了年轻的自己。看到卢植对自己满意的状态,他也十分高兴,毕竟此时的阎义来自后世,他比任何人都懂卢植对于东汉末年的意义。卢植本就是个帅才。若是能够从他身上学的一身本领,那在这乱世之中,自然也有一番立锥之地。
卢植的学生少说也有千余人。只是能在内室的,也不过三十余人。阎义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进入内室,完全就是因为自己专心,不会轻易的受外界的影响。而这,也是卢植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只有执着的人才能成功。
卢植闲暇之时会带着学生外出游历,也唯有那些内室的弟子才有资格陪在他的左右。公元178年,卢植在辽西碰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东汉末诸侯之一的公孙瓒。说起与公孙瓒的碰面有些好笑,其实也仅仅是3个强盗与一个热血青年的故事。而青年的胜利则让卢植大为宽慰。口口赞道:“大丈夫理当如斯。”而公孙瓒得知赞赏他的人是卢植便兴奋的要投其门下。卢植自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