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 - 黄帝内经 - 佚名

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 - 黄帝内经 - 佚名

【本章要点】

一、指出人体在生理情况下,六经气血各有多少,此为临证针刺补泄的依据之一。

二、说明形志苦乐所造成的疾病各有不同,其治疗方法亦宜区别。

三、指出了五脏腧穴在背部的部位,并说明取穴的计算方法。

【原文】

夫人之常数①,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②,伺③之所欲,然后泄有余,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柱,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为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

形乐志苦④,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⑤。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⑥。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注释】

①常数:指定数的意思。

②苦:病苦,即疾病。

③伺:这里是诊察的意思。

④形乐志苦:形,指形体;乐,这里身体安逸;志,指精神;苦,这里指精神苦闷。形乐志苦,指形体安逸而情志郁苦的人。

⑤熨引:古代治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温熨法。

⑥百药:指各种药物。

【译文】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