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鞋少年 - JB江湖 - 酸不溜秋
1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导陈城: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简单说就是习惯成自然。这一点,陈城有切身体会。
陈城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经常有一个卖糖果的老头。老头大概六十多岁,有时眼角的眼屎比卖的糖果小不了多少,所以他的眼睛好像不怎么利索,那老头的糖果有两三分钱的,有五分钱的。陈城有钱,所以是那老头的老主顾。
每次陈城买糖的时候,要么买两分钱的,就拿个五分钱的糖果,要么给买一颗糖果的钱,便左手拿一颗,右手再拿一颗。每次得逞后,兴奋莫名,隐隐有一种成就感。久而久之。居然成了一种习惯,因此陋习,不久之后给陈城上了深刻的一课,此是后话。
顺便介绍另一重要人物,陈富贵,此人是陈城三爸的儿子,比陈城大几个月,从小一起长大,关系要好。
富贵从小聪明,伶牙俐齿。喜好吹牛,后被江湖送一美名,陈日白。日白就是撒谎吹牛的意思。这一美名富贵当之无愧,他的日白经常触景生情,天马行空,真真假假。久而久之,信任他的朋友逐渐少了!
本来人在江湖,哪有没撒过谎的人。不过从他身上,陈城总结出两点撒谎的经验,一是不需要撒谎时一定不要撒谎,二是容易穿帮的谎一定不要撒!
在此特别介绍他老兄,主要想说明的是,不要认为是撒谎是小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那样你会失去很多信任你的朋友!狼来了的故事也同样可以在现实中发生。
另外,富贵哥在下个故事中即将登场。
2
小时候,村里到乌镇称为下街。大概五公里的样子。每次下街,都要经过一个叫母猪口的山崖。
现在,富贵登场了,缘于他约陈城一起下街。天刚麻麻亮,二人便从家里出发了。走到母猪口,俯看乌镇,毕竟是县城,房屋鳞次栉比,人来人往,感觉繁华喧嚣之极。
陈城暗想,老子以后也做城里人!接着对富贵说:“城里这么多房子,晓得狗子好多哟?”
富贵自小便有日百的特长,煞有介事地对陈城说:“肯定狗子多嘛,上次我下街,差点被狗子咬死了!”
陈城自幼怕狗,被富贵一句话吓得够呛!
下山到了乌镇,正是城里早餐的时间。倒没想象中的那么多狗子。
两人走到乌镇大桥,只见桥头当街支一口大锅,两个中年妇女正在炸油饼。
陈城问富贵:“你饿没?”
富贵咽了口唾沫:“早就饿了”。
陈城又问:“你有钱没?”
富贵说:“我只五分钱。”
当时卖的那种油饼份量比较足,卖两毛钱一个。
陈城灵机一动,想起平时买糠果的方法,于是对富贵说:“五分钱借我,待会儿你走我前面,买油饼时你拿一个先走,我给钱了自己就再拿一个。”
富贵焕然大悟:“哦,等于一个的钱买两个油饼”。
及至油饼摊前,一妇女炸油饼,一妇女收钱。陈城把钱紧紧地攥在手里,装着一个急于给钱的样子。瞅准时机,拧了富贵的屁股一下。
此时富贵目若无人,在案板上拿了个炸好的油饼转身就走,估计是做贼心虚,竟突然小跑起来。引起了收钱女人的注意。
陈城不慌不忙的给钱,若无其事的地拿了一个油饼就走。正走两步,只听得后面一声大喝:”拿饼子的那个娃儿回来。”
陈城故作镇定,继续前行。前面一中年男人对陈城说:“炸油饼的叫你。”逃跑己不可能,只好转身重回摊前,怯怯地站在那里。
只听那收钱的女人破口大骂:“,他妈的两个小强盗,给两角钱拿老子两个油饼。”
陈城还在辩解:“我不知道他已经拿了。”
那女人声音再髙八度:“放你妈的屁,你俩明是一伙的。在老子面前玩这套,是你妈夜蚊子咬菩萨————认错了人!”
这时,旁边那个炸油饼的女人举起那双炸油饼的筷子,那筷子大约两尺来长,一头细一头粗,她拿着细的那头用粗的那端狠狠地敲在陈城的额头,并顺手抢去陈城手里的那个油饼,扔到路边阴沟里。说道:“老子宁可喂狗,也不便宜你这个小强盗”。接着再怒喝一声:“滚”。
陈城如获大赦,生怕被熟人看见,撒腿向富贵跑的方向追去!
陈城气喘吁吁的跑了大约一里路,方才追上富贵。此时富贵已把那个油饼消灭得一干二净,看见陈城赶来,大惊小怪的叫嚷道:“幸亏我跑得快,差点把我吓死了!”
陈城头上被筷子打的地方己隆起一个大包,再看着富贵空空如也的双手,喑恨自己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时陈城又听到一句肺都会气炸的话。
富贵擦着油腻腻的嘴巴,说:“还好没吃大亏,你借我的那五分钱就算了!”
真jb大方啊!
庆幸的是,自从有了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陈城有如下领悟:并立下诺言,永不偷盗!虽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与偷盗的人或许有交易,比如买赃,但是自己永远不去偷盗。
另外,从富贵的态度上,领悟到关于合伙的事情,大家都在参与,可你的生死与得失与他人无关。很容易吃力不讨好。这就要求你做好预判,也就是策划,或者事先有协议,否则,极易去当冤大头!更可能成为某些人利用的工具,也就是炮灰。
自豪的告诉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陈城做到了不贪便宜,永不偷盗的当年诺言。但是在自以为是的日子里,并没少当冤大头。
3
一九八三年,是中国混混界记忆犹新,谈虎色变的一年。
自新中国成立,毛zx逝世,小平同志复出。社会稳定成了当务之急。
由此,中国第一次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原则上是杀一批,关一批,从重不从轻。其目的应是杀一儆百,敲山震虎。多年以后,类似行动又加上了扫黄打非,俗称严打。
当年陈城十多岁,倒热衷于参加各类公判大会。对有些犯罪份子的某些犯罪行为感到好奇或好玩,甚至有些许崇拜。但又对判决结果感到恐惧和不值。
也许就象日下媒体,报纸,电视大肆报道的房哥房姐,官员贪腐,干爹干妈的各种新闻,好多人不是痛恨,而是羡慕。
陈城虽小,当时他就觉得一定别和法律作对抗,一定别和政府开玩笑!
此时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重大变革,那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的各家各户由大锅饭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各自为政的独唱舞台,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陈城家乡也一样。
本来陈城的家在村里还算环境较好的家庭。因为爸爸的复职,毕竟家里有一个吃轻松饭,端铁饭碗的国家工作人员。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魚跃。
敢想敢干,头脑灵活的三爸因为煮酒和养猪成了村里的首富。富贵和弟弟来财成了最早的富二代!陈城当年的偶像一一好吃懒做的村书记张典清,自然而然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爸因成为红光大队致富能手,取代张典清而荣升为村支书。现在富贵又从富二代转变为官二代。后来富贵经常吹嘘自已是干部子女,因他爸是村支书!
就在这一年,陈城又让父亲失了面子。小升初考试,陈城仅只考取建阳公社普通中学。
所谓环境改变人,初中时光,因为一些人物的出现,一些事件的发生。陈城的人生观基本确立。
风靡全国的电影巜少林寺》公演,武艺高强成了陈城的追求之一。
此后,陈城自制了沙包沙袋,沙包练拳,沙袋绑在小腿上跑步练轻功。后来陈城才明白,所谓轻功纯属开他妈的国际玩笑!
八十年代中期,陈城不幸在姐姐的书包里认识了琼瑶阿姨,又在租书店认识了金庸伯伯和古龙大哥。
琼瑶阿姨描述的爱情断气回肠,刻骨铭心,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让陈城无比期盼和向往。当然陈城成年后才明白,被琼瑶阿姨忽悠了一把,现实生活中哪有王子碰到灰姑娘,哪里会发生那么多要死要活的爱情,哪里有忠贞不二和海枯石烂。
金庸伯伯则指导陈城如何做人,人凭好心,不问前程。刻苦勤奋,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嫉恶如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