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六 游三清智辨教中人 - 大宋2013 - 白鲁愚

六 游三清智辨教中人 - 大宋2013 - 白鲁愚

()

上回说到端王略微踱了几步,开口吟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乃是我朝太祖武皇帝在征南途中所做,想那太武皇帝文韬武略旷世罕匹,此诗虽韵律不及苏轼词,其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王霸之气,却足以秒杀任何古人了。王星星心知以苏轼之才无人比肩,只好搬出此诗以求在气势上压他一下。果然,众人听罢无不震撼,苏辙赞到:“殿下好诗,真是皇家气象。”就连一直没说话的秦观也连声叫好,说:“我不懂诗,听着可是怪好听的。”苏轼说:“久闻端王才华过人,今rì一见名不虚传,此诗气魄宏大,雄浑豪放,便是我那首水调歌头,与之相比,不过小文人自娱耳。”王星星见他如此谦逊,心中不忍,乃曰:“哪里哪里,你那首赤壁怀古才是千古奇文,豪放派的代表作呢。”苏轼疑惑道:“赤壁怀古?是我写的吗?”又问左右:“我写过这首诗吗?”左右都说不知,星星也记不清了,忙把话题岔开。

端王曰:“苏学士平时写了诗词,怎么保存和流传?”苏辙代答道:“我哥的词在大宋甚为流行,一般都是借歌女谱曲传唱,刚才那首水调歌头,我已命人唱将出去,只怕到天明时就已天下尽知了。”苏轼道:“我也会不定期地抽空把以前的作品整理一下,刻录刊印。只是有的时间太久,便记不真切,有些佳作未及流行,便已轶失,甚为可惜。如殿下刚才所说那首赤壁怀古,是我前年在黄州工作期间醉后所作,因未曾考证那里是否确是三国时火烧赤壁之处,恐误人子弟,故从不示人,若非殿下提起,几乎忘记。只是不知,殿下却是从何处得知拙作的?”王星星一看怎么又绕回来了,便再岔开话题道:“天太冷,我们还是回屋吧。”众人回到客室,秦观命从人把火炉烧旺,星星暗想:“这苏轼府上和我那王府一样冰冷,看来确实有必要制造一套暖气设备,一定大受欢迎。”

端王曰:“为了促进我朝诗歌创作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孤yù创办一个刊物,专门登载文人佳作,每月一刊,发行天下,苏学士以为如何?”苏轼眼睛一亮,原来这苏轼绝顶聪明之人,早就有此想法,只是缺少资金耳,今见端王提起,忙附和道:“殿下如此,社稷之幸也,老夫必鼎力相助。只是每月一刊,若无佳作问世,却如何?不如向天下士人征稿,择优录用,稿费从优,如此便不愁稿源矣。”端王大喜,曰:“创刊初始,应联络多位当今名士,一则约稿,二则将来可为审稿编辑之用。以苏学士在当今文坛的地位,一呼百应,不知学士可否代为奔走联络,共襄此文坛盛举?”苏轼应诺。

是rì,王星星与苏轼兄弟饮酒,通宵达旦。第二天一早,才与童贯、高俅等人回府,将昨rì之事备说与王妃,王妃也自欢喜。今rì高俅便留在宫中宿食。

次rì,端王对王妃说:“孤昨夜偶得一梦,梦见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坐车不以马力却rì行千里,夜晚不举火烛却亮如白昼,隆冬季节室内却温暖如chūn,炎炎酷暑屋里却凉爽宜人。我正在迟疑,忽遇一仙人,教我冬天于宫中取暖之法,那法我却记得真切:铸铁为炉,烧水至沸,以铁管疏导至各屋,屋内又以铁片散热,曰暖气片也。我正待问他这是什么所在,忽闻鼓擂四通,钟鸣六响,遂于梦中惊醒。夫人可知此梦何意?”王妃答道:“天道玄远,常人怎解其意。我听说那郊外天宁观中有一道士,法术高明,看相测字无不灵验,人都叫他天外飞仙。王爷何不求他来解此梦?”端王曰:“我亦听说此人灵验,你可与我同去那观中拜访。”原来王星星在中科院时,院长林之风便是一个道士,故此星星对道教有好感,后来赵佶皈依道门,称道君皇帝,颇亦由此。

闲话少说,端王夫妇二人整顿车马,同向天宁观中来。临上车时,端王密唤高俅至前,说:“须如此如此。”教他寻坊中铁匠,按梦中仙人之法,打造锅炉、铁管、暖气片等物。那高俅是何等伶俐之人,立时领悟,领命而去。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