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议朝政蔡攸中计 - 大宋2013 - 白鲁愚
()
上回说到端王与王妃离了天宁观,在回王府的路上经过一个集市。此时天交晌午,端王见那集市甚是繁华,有挑担摆摊的,有杂耍卖艺的,便有意逛逛街。无奈这王妃xìng极贤淑,天生不好热闹,端王便叫王妃坐车先回,他自与童贯步行。正走时,忽听身后有人叫道:“前面可是端王殿下?”回头看时,见来人身着绣花锦袍,腰系丝绦,面白如玉,却是同学蔡攸,前rì齐云社踢球时见过。蔡攸忙上前见礼。
原来这蔡攸与赵佶平rì最相友善,两人常在一起打弹踢球,吹拉弹唱,无所不为。这蔡攸之父即是当朝知开封府蔡京,写得一手好字,天下盛行苏、黄、米、蔡四家字体,蔡即蔡京也。端王亦好临摹蔡京书法,常使蔡攸讨要,久之竟也自成一体。二人相见,在街边寻了一个酒馆,吃酒闲谈。待坐定,星星瞅着蔡攸,便想起刚来宋朝的那个晚上遇到蔡京之事,禁不住嘿嘿笑起来。蔡攸不知何事,问到:“殿下因何发笑?”
端王:前rì我见到令尊了,令尊为国事cāo劳,真是忙啊。
蔡攸:不知殿下在何处见到家父?
端王:在一个非本心员工不得入内的卫生间里见到的。
蔡攸:......
此时的蔡攸,尚未从太学毕业,正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年纪,常以国士自居。又关心朝政,今人谓之愤青也,这却与端王不同。酒过三巡,便要开口议论国事,道:“我大宋之祸,始于介甫。”端王问:“你说王安石?我听说他是伟大的改革家呢。”蔡攸惊道:“殿下何出此言?我朝太祖皇帝,曾立法曰:不得用南方士人为相。王安石是楚人,本不当为相,为相必然祸国。”端王忙掩其口曰:“莫谈国事。”蔡攸大义凛然地说:“怕什么?太祖遗训,不以言论开罪士人,故能政治清明。我说安石误国,在于不晓事体而喜于更张,好执偏见而轻信jiān佞。其所兴青苗、免役之法,始谓可以利民,实则害民甚矣。堂堂大国,皇皇求利,连水果也要派官监卖,实损国体而敛民怨也。”
蔡攸说得正气凌然,颇有些舍我其谁的架势。王星星却是对北宋政局毫无兴趣,不由莞尔一笑,说:“朝堂之事你真是门清啊,孤王竟不知道,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蔡攸却是头一回听到这话,认真地反驳说:“不错,这天下是你们赵家的,可也是天下苍生的。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熙宁时,安石一党弄权误国,贤人能士敢怒不敢言。家父蔡老爷子,整rì为国事忧心忡忡,可惜身微言轻,无力扭转政局。所幸当今太皇太后圣明,广纳谏言,兴利除害,废除新党,实乃我大宋之幸也。”
端王:你说的可是高太后吗?是我nǎinǎi吧?
蔡攸:正是,家父常极力称赞高太后真乃女中尧舜也。如今朝野积极拥护废除新政,家父只五天便如期完成任务。司马光称赞说,要是人人都像我爹那样,大宋就有希望了。
端王:是那砸缸的司马光吗?
蔡攸:正是。司马光幼时即聪慧过人,有一次小朋友掉进注满水的缸里,司马光即把缸砸破,救出了小朋友,史称司马光砸缸。如今司马光已死,天下再无砸缸之人了。
端王:......
二人正在交谈,忽听外面一阵喧哗,便出门去看,只见两人正在吵闹,其中一人生的七尺身材,面皮上一块青记,手里拿着一口刀。原来此人是个卖刀的,与人讲价不合故此闹将起来。蔡攸问道:“你二人为何在此吵闹?”那青面汉子答道:“我自在此卖刀,他却不买,只在此寻事取乐。”那人说:“我不是寻事取乐,实在是没带许多钱在身上,故此要你便宜些卖与我。”蔡攸问:“你这刀要多少钱?”那青面汉子答道:“这是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蔡攸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那青面汉子道:“洒家的刀有三件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端王听得这话耳熟,便问道:“那汉子,我且问你,你姓甚名谁,此刀家传何处?”那汉便答道:“酒家姓杨名志,乃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刀便是家父杨文广所传,曾祖杨业所使金刀也。”
原来那令公杨业,本是宋初有名的猛将,号称无敌,又号金刀令公。杨业子延昭、孙文广俱在军中服役,这杨志正是杨文广之子。那杨文广,随老种经略相公种谔镇守河西多年,防范西夏,立有战功。至熙宁之败,灵州与永乐俱失,以后文广再不言战事,竟郁郁而死。此后家道中落,这杨志竟落得沿街卖刀的处境。蔡攸听罢,嗟叹不已。杨志问:“相公看得仔细,倒是买不买啊?”蔡攸说道:“杨志,你且莫急,你可知道此人是谁?”杨志问:“是谁?”蔡攸道:“这便是当朝端王殿下,平rì最是行侠仗义助老惜贫,既然你是功臣之后,那刀能否打个折,便宜点卖了与我。”杨志说:“这却使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