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六章 青龙庙 - 湘西迷雾 - 黄鸟喈喈

第六章 青龙庙 - 湘西迷雾 - 黄鸟喈喈

南城城门处,姚有财给将要随洪英出城的三个战士每人发了一颗手榴弹。这三名战士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心知县长发的是光荣弹,在形势危急时用来和土匪同归于尽,都神色严峻的收下,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同志们,你们这次去关系着全城百姓的安危,必须保护好洪英同志的安全。你们都是老同志了,多余的话也用不多说,大家把家里地址留下来,然后整理装备准备出发。”

战士们知道留下家庭地址的含义,一起给姚发财敬礼:“请首长放心,我们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会保护洪英同志通过敌人的封锁线。”

这时洪英精神抖擞的过来了,身后跟着神色淡然的蓝凤奴。姚有财见跟随洪英前去的是蓝凤奴,心里轻松了些。

姚发财在解放前就随国民党保安团在隆回县驻扎,早就知道蓝凤奴的那些故事。而且,他还亲自经历过一段事情。

那是三年前,国民党保安团的一个不信邪的副营长喝多了酒跑到蓝凤奴家,对蓝老汉说要娶凤奴为妾。看到凤奴坐在床边低头刺绣,他伸手在凤奴脸上捏了一把。回到团部,他和几个军官吹牛,惹得众人哄笑一番,当时姚发财就在屋里。

第二天早晨,副营长出城查哨,被土匪打了黑枪,子弹从脑门正中射入,当场毙命。如此巧合,即便是不信神鬼的姚有财也认定凤奴这女娃有些邪性。

姚发财觉得,蓝凤奴好像冥冥之中受着某种力量的保护。她跟随洪英出城,胜利的希望又大了几分。

等到天色黑下来的时候,刘宝龙再次接见了即将出发的几位同志,亲自检查了他们的装备,又一一叮嘱要注意安全,然后下令出发。就在这时,姚发财把洪英叫住了。

“洪英同志,你过来一下。”他把洪英喊道远离人群的地方。

“洪英,你的生命关乎着全城人的安危,你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遇到情况,你一定不要逞强,由其他战士们负责应付,你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必要时,你可以让蓝凤奴吸引敌人,也可以让任何一名战士吸引敌人。”

牺牲同志的生命获取自己的安全,这是非常耻辱的事。可是这次任务只有洪英安全了才能够完成,所以姚有财认真的叮嘱着洪英。洪英感激的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对着姚有财庄重的敬礼后,跑回几个战士身边,沉声说道:“集合,出发。”

看着五位勇敢的同志悄无声息的顺着麻绳滑下城墙,消失在夜色中,城上的同志们心里好似堵上了块石头般沉重,却又带来些许希望。

就在洪英回到家中和刘宝龙相拥的那个时间,城外五里处的青龙庙中正乱作一团。

青龙庙不是和尚庙,而是个道观,也不知道是哪年修建的,有人说是大明朝,也有人说是宋朝,还有人说是隋唐时期的。道观规模不大,进了山门有个很大青铜香炉,迎面是青龙殿,左右两排厢房加起来不过八间房子。

青龙殿内供的是青龙庙正神青龙大仙。铜铸的青龙大仙像并不是龙,而是个人,虽然年代久远了,色彩已经斑斓,还是能看出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盘腿坐在莲台上。大仙身旁坐着青龙娘娘,青龙娘娘的身侧有个侍女,手持拂尘站立着。

这一组神像都是青铜铸成,外面涂上油彩。与一般庙里神像不同的是,这里的神像并不是宝象庄严,似乎是依据那个少年男女为模特而成,尤其是青龙娘娘,神情淡雅,面露微笑,一副幸福美满的神情。

神像前有个香案,上面供着果品,还有几张大饼。

此时在香案前打坐的老道士可一点也不幸福,低眉垂目,满面愁容。

这老道士叫做行云道长,隆回县方圆百里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人知道他有多老,只是县城里爷爷辈的人都说,他们穿开裆裤的时候行云道长就白发银须,算起来总有一百二、三十岁了。

行云道长出名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年纪这般大腿脚却如壮汉般麻利,而是因为他往往看似无心的一句话,会被事后证明十分灵验。

据说,当年蓝万贯要替儿子强娶蓝凤奴时,恰好行云道长路过蓝府,径直进去见了蓝万贯。那时蓝万贯刚从蓝凤奴家里回来,正满心高兴,就赠了行云道长二两银子。行云道长没接银子,只是上下打量着蓝大贵,频频摇头,愁眉苦脸的告诉蓝万贯,如果不马上退婚,少爷性命不保。

蓝万贯哪里听得这番丧气话?总算是看在行云年纪老迈的份上没有发作。不成想行云道长前脚走,蓝大贵就蹦了起来,接着便跌倒竟摔死了。蓝万贯这才对行云道长心生畏惧,忙去庙里上香。行云道长叮嘱他不要去拿回彩礼,否则夫人又要受灾,所以蓝老汉平白得了一份彩礼,蓝万贯一直没来找麻烦。

还有人说,二十年前青龙庙来了个上香的读书人,生的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满面春风得意,眼见得是富家子弟。行云道长见了这人却一把扯住,一定要给他算一卦。这读书人本不想算,见道人年长勉强答应了,不想行云道长定要一百两白银。

读书人听了勃然大怒,心道这简直是白日打劫,他按着怒气对行云拱了拱手,扭身便走。行云追在后面大声说道:“公子印堂发暗,今天进城打死人,有牢狱之灾。”读书人听了气得冷笑声声,一言不发的离去了。

这读书人在县城内有位同窗好友,是本县县令的侄儿。两人一别三年,再见面十分高兴。县令侄儿在醉仙楼摆了酒席招待读书人,又叫了个卖唱的姐儿唱曲助兴。醉仙楼虽然地处湘西,老板可是北平人,请了北平福聚德做片皮鸭的师傅掌勺,一道烤鸭远近闻名。

和北平的烤鸭一样,鸭子烤好后端到客人面前,当着客人面将鸭肉切成片,在夹上葱粘上酱,用薄饼裹了吃,肥而不腻,香味四溢。

烤鸭端上来时,读书人已经半坛老酒下肚,欢喜得手舞足蹈。大师傅切好鸭片把刀放在桌角,端着盘子往桌子中央放,嘴里介绍着鸭子的吃法。

这时唱曲的姐儿一曲唱罢,读书人听到高兴处,不禁猛拍桌子,大呼:“好,唱的好。”不料他这一拍恰好拍中了剔鸭刀的刀把,刀跳了起来,直奔读书人面门。读书人醉眼惺忪的见一道白光奔向自己面门,伸手就打,却又打中了刀背,刀掉头飞向县长侄儿,一刀正剁在咽喉,当时就有进气没出气了。

大师傅见出了人命,哪里肯放读书人走,扯了他要去见官,几个伙计也来帮忙,让读书人挣扎不得。几人拉扯到店门外时,读书人看见行云道长正从门口走过。他这时酒也醒了,心想这老道简直就是活神仙,就拼死挣脱了几个人的手,奔到行云面前噗通跪倒,大呼:“道长救我。”

行云道长看了看读书人,摇头叹气后伸出手来,说道:“五百两”

读书人忙从怀中掏出五百两,给道长磕了几个头,哀声道:“道长,老神仙,小生求您给指条明路。”

行云道长接过银子叹了口气道:“唉,当初是有避难之法的,现在却难了。不过你只管去见官,五年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性命却无忧。去吧,去吧。可惜,五年后地面不平静喽。”说完,转身飘然而去。

读书人见了官,县令见这人杀死自己的侄儿哪肯罢休,先打了他五十大板,判了秋后斩首。读书人被押入死牢,就等着秋天一到被砍头了。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