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 - 范子计然 - 范蠡
越王句踐十年二月,越王深念遠思侵辱於吳,蒙天祉福,得越國。群臣教誨,各畫一策,辭合意同,句踐敬從,其國已富。
反越五年,未聞敢死之友。或謂諸大夫愛其身、惜其軀者,乃登漸臺,望觀其臣有憂與否。相國范蠡、大夫種、句如之屬儼然列坐,雖懷憂患,不形顏色。
越王即鳴鐘驚檄而召群臣,與之盟,曰:「寡人獲辱受恥,上愧周王,下慚晉、楚。幸蒙諸大夫之策,得返國修政,富民養士。而五年未聞敢死之士、雪仇之臣,奈何而有功乎?」群臣默然,莫對者。越王仰天歎曰:「孤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孤親被奴虜之厄,受囚破之恥,不能自輔,須賢任仁,然後討吳。重負諸臣,大夫何易見而難使也?」
於是計倪年少官卑,列坐於後,乃舉手而趨,蹈席而前進曰:「謬哉!君王之言也。非大夫易見而難使,君王之不能使也。」越王曰:「何謂?」計倪曰:「夫官位、財弊、金賞者,君之所輕也;操鋒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今王易財之所輕,而責士之所重,何其殆哉!」
於是越王默然不悅,面有愧色,即辭群臣,進計倪而問曰:「孤之所得士心者何等?」
計倪對曰:「夫君人尊其仁義者,治之門也。士民者,君之根也。開門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謹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願王明選左右,得賢而已。昔太公,九聲而足,磻溪之餓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魯之亡囚,有貪分之毀,齊桓得之而霸。故《傳》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願王審於左右,何患群臣之不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