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卷 巫妖的结局 - 圣光盗贼萨拉曼达 - 绯红大将
()
在瓦鲁克的灵魂在恐惧害怕时,萨拉曼达的手中正拿着一颗血红sè的水晶球,它的颜sè比较兽人的圣物更为艳丽,那是一颗鲜血之球。
“你就是那个捕获了安东尼灵魂的圣骑士?你是圣光家族的那个小子?不然一个圣骑士怎么会拥有鲜血之球。你快放了我,我有你需要的东西,我有获得生命的方法。你只要放了我,我就统统告诉你。我们可以合作,我一定可以现实你的小愿望,一定可以的,相信我。”瓦鲁克认出了萨拉曼达手中鲜血之球,结合自己所听到的一些传闻,也猜到了骑士的身份,他听说过萨拉曼达,他知道年轻的骑士一直在追求着什么,所以他想要和萨拉曼达讲讲条件。
不能不说瓦鲁克的条件很诱人,让萨拉曼达也很是心动。三年前他或许会禁不起巫妖的诱惑,但经过三年的磨练和成长,萨拉曼达变的很理智,因为他有了更坚定的信仰。现在的萨拉曼达虽然也如当年一样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目标,去实现多年来的愿望。但却懂得了什么叫慎重,什么叫合理的去分析然后进行选择,所以他是不会去选择和一个邪恶的巫妖为伍,更不会接受他的提议。
瓦鲁克的灵魂百般挣扎着,“你会后悔的,没有我你永远窥视不到重生的秘密,永远。”心被再次刺痛的萨拉曼达还是继续念着一段古老的人族咒语,“以吾之血,禁锢灵魂。”同时鲜血之球如同一个强大的漩涡吸收着瓦鲁克的灵魂,连同瓦鲁克的最后的诱惑一起吸进了血红的水晶球内,全部禁锢在了里面。
把鲜血之球交到了泰拉的手中,萨拉曼达或许是因为疲惫,也或许是心中受到了太多的触动,他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和往rì的他有很大的不同。莎莎莉雅搀扶着他的手臂,轻声的问道:“萨拉哥哥,你没事吧!”
萨拉曼达只是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表情却很快恢复了正常,像平时一样微微一笑,然后回答道:“莎雅,不用担心,我没事。这一战太辛苦了,我有些累了而已。”
少女知道他的心事,但是她不能去触碰,不能让他难过。
泰拉接过萨拉曼达递过来的鲜血之球,郑重的对他说道:“谢谢,谢谢你的正义之举。”所有的游侠也纷纷脱下她们的游侠帽,弯腰对他致以敬意和谢意。
对于全体游侠的礼遇,萨拉曼达一时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去回应,就指向开始清醒过来的库克说:“我做的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你们其实更应该感谢库克,是他帮你们杀死的巫妖,也同时拯救了我们大家。库克,你怎么样?没受到什么损伤吧!”
萨拉曼达特意转移焦点,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随着他全部集中到了库克的身上。
地jīng第一时间接受了兽人巫医的治疗,安抚他受到创伤的灵魂,开始他还是抱着脑袋胡言乱语,但是随着他的眼神重新变的清澈,他的灵魂已经完全回到他的体内安定下来。
终于地jīng安静了下来,他回答了萨拉曼达的关心:“谢谢你的关心我的朋友,刚才真是太糟糕了,幸好现在已经没事了,我现在很好。巫妖的灵魂已经收服了是吗?那我们是不是该看看他身上有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任何一个法师应该都有些不错的财物的。”说着就开始打量起巫妖骨骸来。
大家见到地jīng的举动不由的都笑了起来,地jīng既然还忘不了他热爱的财物,那么他肯定是没事了。
经过仔细的翻找,穿着破烂法袍的巫妖身上除了一些巫妖要用的施法材料以外,也只有手指的一枚黑宝石戒指是有价值的东西,就连他的白骨法杖对于普通法师来说也没有任何用处,根本卖不了什么价钱。于是地jīng苦着脸,丧气的说:“没想到一个巫妖居然如此寒酸,这次花了这么多圣水和陷阱材料不说,还差点搭上了我昂贵的生命。我的yīn影之神,您为什么不能再眷顾我一些?”最后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阿拉兹的身上,可怜巴巴的望着阔绰的空间法师说道:“阿拉兹大人,难道您就不能对我的无私付出做出一些嘉奖吗?”
法师点点头,狡黠的笑着说:“虽然作为队伍中的一份子,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介于你的优秀表现,似乎可以适当给予你嘉奖。”
地jīng一听,愁眉不展的脸上立刻充满了喜悦,“哦,我就知道您是一位慷慨的领队阿拉兹大人,现在我非常想知道您该给予我什么了不起的嘉奖呢?”
“首先我应该把你提升为霜冻远征军的主要成员,以此表彰你对我们队伍的突出贡献。而且我要任命你为新的队长――新的后勤队长,立即上任。所以现在你就可以把你的炼金药剂拿出来分配给这些疲惫的队员们,履行你作为一名后勤队长应有的责任,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名多么称职的队长。”
“yīn影之神在上,阿拉兹大人您可不能这样对待一个有功之臣,一个伟大的英雄,我觉得你应该换一种方式给我的丰功伟绩进行肯定,最好是丰富的物质奖励,而并非是恰恰相反的让我倾家荡产。”
看着心疼的几乎就要滴血的地jīng,游侠队长泰拉就说:“好了,地jīng,这次阿森纳和杰罗斯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要感谢你,所以我决定把我们游侠这次的佣金全部赠送给你,以此来报答你为我们做的事情。”
地jīng再次高兴起来,满是激动的看着泰拉,仿佛看见的是无尽的宝藏,连忙问道:“美丽的女士,您能告诉我你们的佣金是多少吗?这样库克将更好的记住你们慷慨的馈赠,永远铭记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