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梦神女 - 千古龙帝 - 无花没草
第三十二章梦神女
话说燕青、公孙胜。拜辞了罗真人。公孙胜邀请燕青到自己小房中。即使道童收拾了几种蔬菜。又打了几角素酒。不一时安排好了。与燕青对酌。燕青只将罗真人这些言语在心上细细推求。因对公孙胜说道:“真人这些天机。俱已问明了然。只是说大宋不能保守汴京。若是大宋已绝。奸臣随灭。说我弟兄异日复聚。不知与谁为仇。只这句话。方才不曾问明。”
公孙胜道:“这种天机。本师曾与愚兄说來。当日本师入定多时。到了出定。我便问入定许久必有见闻。本师道:‘因朝见上帝。适值当今徽宗欲求长生。做了一分醮事。有表上达天庭。符官不敢进呈上帝。命我呈送御前圣览。不期表内有‘吃苦吃亏’。误写了小‘吃’字。诸神奏责其不敬之罪。上帝原其心。必非有意。因准增其寿数;又查他国运。使他父子去国三千馀里。准其罪愆以应劫数。’彼时愚兄听了。忙问道:‘上帝既定了宋徽宗父子罪案。则天下非复大宋。不知将來又是何姓。’本师道:‘他的国运尚久。虽失汴京。亦不就亡。’今本师说后來劫数。报应循环。在此时也。”燕青听了方觉快畅。
到了次日。因真人昨已命他下山。便不敢复见。遂要起身。公孙胜亦遵师命。遂一同下山。便一路闲行缓走。各自留心。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行了数日。
一日。正行得饥渴间。只见前面一带垂杨。淡黄半吐。高低村舍。傍水依山。二人见了不胜心喜。忙走入村來。果见村中风景。只觉与他处不同。遂寻了一个洁净素酒店中走入。主人便來引他二人到一窗下。用手推开。一时满堂俱明。将酒菜放下。二人举杯对酌。因见窗外溪湖明净。竹筠清幽。满心欢喜。饮了半晌。争奈燕青只将往事重提。不由得彼此不感伤一番。
忽抬头。见溪湖那边有个妇人。在那里不胜啼哭。二人见了。心知有异。暗暗吃惊。忙立起身。打发了酒钱。急忙赶到湖边。再一看时。只见那妇人。怀藏着两个婴孩。在那里儿啼母哭。二人看明。燕青近前去问道:“你这妇人。为甚向水这般啼哭。莫非有甚冤苦。要做短见么。”那妇人见有人问。只得含泪说道:“小妇人不幸前月坐产。生下这两个冤家。被丈夫埋怨。因受气不过。只得将他抱來。要抛弃水中淹死。走便走了來。却又一时割舍不得。故在此痛哭。”
燕青听了。惊问道:“敢是这两个孩子。不是你丈夫亲生的么。”妇人听了。只得说道:“怎么不是亲生的。却有个缘故。只因生这两个孽障时。有两团黑气冲滚入房。一阵昏迷腹痛。不一个时辰。前后生了下來。谁知黑气未散。在满房中旋滚。Www。。com忽然冲出火烟。我丈夫忙叫失火。我只得将这两个孩子抱出。不一时。将这几间草屋烧得乾净。便埋怨他命不好。又不期自从生下。只昼夜啼哭;睡在竹筐内。常有人看见出怪相。人便指说是妖魔。日后养大。必要妨害爹娘。我丈夫一发不喜欢。便要弄死他。是我不肯。只与我合气。也只说他啼哭有个了时。谁知已过满月。只啼哭得日夜不停。连我也厌烦起來。今早又惹了丈夫的气。故此一径抱來。要将他俩丢入溪中。却又见他俩五官俱足。声音洪亮。不像是个妖魔。因想起怀胎苦楚。指望日后靠他。若将他淹死。便是无望。不得不哭;又见他一递一声的。又不得不恨。一时正在两难。不期二位走來。便俱不哭了。”
公孙胜听了。暗暗惊喜。上前说道:“我是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的弟子。有传授真言。已晓得该遇着你母子三人。你今抱他过來。我将真言与他忏悔一番。包管他从今家去。再不哭了。”那妇人听了。不胜欢喜。遂走近身來。公孙胜用手在这两个孩子头顶上抚摩。说道:
烧茅屋。出母腹。思念生前三十六。真人已说妙机关。洞庭可作梁山筑。算來该是十八变。纷纷攘攘中原逐。公孙劫数未消清。多却一人做头目。逞豪强。冤可复。消劫功成尊武穆。我今说破去成人。莫似前番昼夜哭。
公孙胜念完。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只见这两个孩子。哑然嘻笑。一时手脚俱动。那妇人见了不胜欢喜。连忙拜谢。此时燕青只看着两个孩子。欲言不能。欲泣又止。只得忍着。问道:“那一个是先出母胎。”妇人指着左边的道:“这个是先养的。就叫他妖儿。那个就是魔儿。”燕青又问道:“你丈夫叫什么。这是什么所在。”妇人道:“我这里是河东境内。地名寄远乡。我丈夫是养奎刚。我母家姓鞠。不期今日有缘。遇了师父。止了孩子啼哭。不致淹死。恩德无穷。我家离此不远。请二位到家。叫我丈夫拜谢。款待一斋。”
燕青、公孙胜已晓得妖儿是宋公明。魔儿是卢俊义。俱各改头换面。托生在此。公孙胜见燕青只看得痴痴呆呆。因说道:“你我万幸。已得真人指明。须去各寻归着。休得在此停留。”因对妇人道:“我二人有事远去。改日來吧。”那妇人又拜谢了一番。欢欢喜喜而去。
公孙胜同燕青又行了一日。方洒泪分手。果然在数者。岂能长久。二人过不半年。早已托生。以完前案不題。
只说这妇人。抱了这两个孩子。千欢万喜回家。与丈夫细细说知。养奎刚果见不似前番哭闹。夫妻无话。抚养下去。
真是光阴迅速。岁月如流。不觉早已过了四五个年头。不期这年金兵突入内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将西北一带地方人人逃避。你道为甚缘故。原來去年三月朔。徽宗视朝。受诸官朝贺毕。因说道:“朕自数年來。邦家多故。幸赖卿等谋略。昔日招抚了宋江等。削平三寇。征服大辽。社稷得以粗安。但迩來外消内乏。家国空虚。每忧不足。不知卿等有甚高见。佐朕理财。以舒国用否。”
诸臣听了。俱默然莫对。只见司空童贯执简出班。伏地奏道:“陛下言及於此。实欲富国强兵。而为英主。是社稷之幸也。臣有愚见。伏乞听纳。”
徽宗见是童贯进言。不胜欢喜。道:“贤卿妙论。必是高人。赐卿平身。可细细奏來。”
童贯谢恩起身奏道:“国家患财不足。须求大纲大本。则财自裕。昔日太祖定鼎汴京。弛张西北;太宗继武。削剪东南;真宗北伐。直逼契丹。不意为王钦若忌功罢兵。许契丹请盟。定主和议。约为弟兄。遂解兵归;仁宗仁柔有馀。契丹悔盟。遂议婚纳币;英宗好儒。只图苟安;神宗误信安石;哲宗追贬正人。以致契丹日强。自称大辽。累年征索。岁岁纳输四十万。致使家国空乏:实起於直宗。相沿至今。臣言大纲大本。莫若平辽。平辽。则得我国之金银。仍归我国。年无输纳。则不富而自富。财不充而自充矣。不知陛下以为何如。”
徽宗听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又惊又喜了半晌。因说道:“贤卿妙论。实有经济。但朕思昔日宋江等骁勇伐辽。亦只受辽输服而已。今宋江死后。迩來侵扰。依旧纳币。卿言平辽。诚恐匪易。不知卿曾有主见么。”
童贯又奏道:“昔日宋江等不尽灭辽者。是恐敌国尽。良臣亡也。这是宋**肠。今臣实有平辽之策。今女真每受大辽侵害。陛下假臣一旅之师。由登莱下海。暗与女真定盟。出其不意。共灭大辽。伸彼宿愤。必感我恩。陛下再以恩威结之。则西北一带尽归陛下。当一统山河。世世安如盘石矣。”
徽宗听了。便以目视蔡京、高俅、杨戬道:“尔等认为何如。”三人齐声谀奏道:“童贯妙计。自能建立大功。机不可失。乞陛下准其请。”徽宗大喜。遂以童贯为大元帅。高俅为副帅。蔡攸为赞理参军。克日出师。时有朝散郎宋昭力谏道:“辽不可伐。女真不可结。异日女真必败盟。为国家之患。”徽宗不听。
不日。旨意下來。谁敢不遵。童贯即一面点选兵将粮草。不日齐备。然后辞朝。从登莱下海。与女真暗结。从大辽腹背后杀來。探马报入幽州。即遣人迎战。果是势大难敌。辽主知不可守。遂同萧氏出奔。女真与童贯遂得幽州。女真乘胜尽得辽地及西北一带。遂背初约。夺童贯、高俅兵权。Www。。com将宋兵编入队伍。不许一骑南归。便自称帝。国号大金。
一日。对童贯、高俅、蔡攸说道:“金有功於宋。共灭大辽。我今将高俅当质。放汝二人回南。传与宋主。酬金大功。便将幽州一带地方交还大宋。金自归本国。你二人回去。可能主持么。”二人极力应承道:“若蒙金主放我二人回南。必劝当今竭尽库藏。來赎幽州。”金主大喜。遂遣二人南归。这些消息早已传遍汴京。蔡京见儿子失陷。十分着急。已忧郁而死。
不一日。童贯、蔡攸來朝。将金主之言奏闻。徽宗见奏。惊喜相半。遂集群臣会议。只得议至百万。來见金主。金主不悦道:“往年宋纳辽为定例。今将辽地归宋。岂止得六十(百)万而已。”遂不肯允。童贯又一力主持。遂搜刮民间富户。得一百六十万。纳与金主。金主受纳。遂将幽州城中子女玉帛、官职富庶尽皆迁徙。止留空城退还了宋朝。放回高俅。高俅回到半路而死。
金主已蓄大志。又见天象有征。次年举兵入内。遂议纳金主一百四十万为定例。方才退兵。宋朝臣子皆归怨童贯。童贯不胜惧罪而死。杨戬一时孤立。亦不久身亡。
只这番衅动。各处皆有盗贼作乱。渐渐乱到寄远乡來。养奎刚只得领着鞠氏。抱了两个孩子各处逃难。一日与众躲避在树林中。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忽被一队乱兵赶入。逢人便杀。众人见了。一时父南子北。弃的弃。逃的逃。
这养奎刚夫妻四人正在一处。忽被兵马赶到面前。一时魂胆俱消。急忙逃奔。鞠氏手快。只抢了妖儿逃走。众兵便抢包裹。各拴驮上马而去。内中一个老兵。见有孩子在地上哭泣。便用手拎他起來一看。见他生的红白。因想了一想。夹着孩子翻身上马而去。这鞠氏抱着妖儿。同着一起妇人逃奔。不期被人紧紧追來。鞠氏十分心慌。手中又抱着孩子。百分吃力。又见追兵渐近。到了此时怎顾得儿女。只得硬着心肠将妖儿丢在田埂边。转身往斜刺里逃躲而去。
这妖儿忽被母亲丢下。见有几骑马泼风也似赶來。便不敢哭。忙将身子伏在岸侧。紧闭双目。耳中只听得马蹄扑刺刺奔走过去。他便气也不喘。伏了多时。才立起身。只坐着。要等个人來。直等到日落也沒人走。渐到更深。方才心慌。又想起爹娘。便自哭泣。
哭了半晌。忽见前面月影下。有三四个人走來。见有孩子哭泣。因说道:“这孩子失散了爹娘。晚间在此怎得存活。”便立住问道:“你家住在那里。”妖儿道:“我也不知什么地方。”众人又问道:“你父母在那里去了。”妖儿道:“我也不知走到那里去了。只被人冲赶。娘将我丢在这里。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说罢便自哭泣。
内中有个说道:“这空野夜深。狐狸野猿俱要出來迷蛊人。这孩子怎禁得起。不如我做好事。带他到前面有人家的所在。与人收留。使他爹娘日后找寻去。”便用手來扶。妖儿即便立起。那人见他只有四五岁模样。遂背驮上肩。随众人走了多时。那几个俱是近处乡人。各自分散。
这人又背走了多时。方走入一个村中。要寻人家借宿。谁知村中俱被乱兵残破。并沒有人在内。连看几家。俱是一般。只得走进一家。将孩子放落在地。卸下包裹。取出些干粮。与孩子同吃。又去寻些乱草与孩子同睡。幸喜这孩子跌倒便睡着。因想到:“我带他來要寻人托寄。谁知无人可托。若是依旧将他弃下饿死。岂是我方才带他來的念头;若要带他同行。一时路远。又值此离乱之时。如何走得。”因想了半晌道:“他今不知父母家乡。我今无子。不如收留家去。做个儿子也好。”
想定了主意。便自睡着。天明起來。将这孩子细看。却生得唇红齿白。面圆口方。不胜欢喜道:“此子日后必有些造化。”遂推醒了他。同吃了些乾粮。将他依旧背驮。取了包裹。自此一路藏藏躲躲。到了兵马不到之处。才敢放心慢行。
遂一路往南。到了通水之处。又雇船而行。不一月间。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早到了湖广岳阳府上岸。带了孩子、包裹。出城十四五里。到柳壤村來。正走间。有个熟识人见了。拱手道:“杨得星回來了么。去了几年。倒生了儿子回來。却是恭喜。”杨得星见是邻右。忙拱手道:“久别老兄。多应纳福。可晓得家下平安么。”那人道:“宅上平安。只是近闻北方乱信。尊嫂却是记念。”杨得星遂别过到家。
一时夫妻见面。不胜欢喜。又说出这孩子的缘故。劳氏听了大喜。因问这孩子道:“你今年几岁。叫什么。”妖儿道:“我今年四岁半。人说是有妖气。就叫是妖儿。”杨得星听了。笑道:“我一路倒不曾问你名字。怎好好一个人。有甚妖气。我今另叫你一个好名。”妖儿道:“旧名听惯。新名却听不惯。”劳氏道:“他是北方生长。性子直。只索由他罢了。”杨得星道:“既收留了來家。明日大了。也不便写出个‘妖’字來。”
因想了半晌道:“他既听不惯新名。不如将‘妖’字改了‘孤幺一点红’的‘幺’字吧。我今无子。得他一点‘孤幺’也是好的。只叫他杨幺罢。”遂使他拜了自己。又拜了劳氏。杨幺只嘻笑拜完。遂同入内。这杨得星一向在北生理。这年因乱收拾了本钱來家。家中尽可温饱。不知不觉过了三四年头。
这年杨幺已是八岁。终日好顽好动。Www。。com同着村中一般大的孩子结伴打伙。劈竹做了弓矢。又削木做了刀枪。不在屋后。便去山僻处。同众孩子作厮门耍子。他又恃强出尖用力。众孩子俱让他三分。杨幺对众说道:“我们本村不好欺负本村。莫若寻别村人放对。较些输赢。若同我较赢了回來。便取些果点來赏赐你们。”
众 孩子听了俱各欢喜。便先着几个去说知。别村中的孩子便也在那里准备。到山僻中处來。与柳壤村孩子不是上前抱腰!扑。便是摆了队伍作战斗。这边打输了。迟一日定去报复;那里输了。也要來寻人出气。时常吵打在一处。村中人见了。便也來看他们赌斗耍子。因见杨幺出尖跳跃。众人俱喝采他。已非一次。
一日。顽到一个古庙里來。顽了半晌。杨幺觉得一时困倦。便对众孩子说道:“我这会有些身子困倦。你们在外去顽。我在这庙中睡一觉儿。再同你们顽。”众孩子便自出去。杨幺见旁边有堆乱草。只伏倒便睡。
不期才睡下。便有人來扯他道:“娘娘请你去说话。可同我來。”杨幺即起身跟走。忽抬头见一位凤冠帔服娘娘坐在上面。杨幺见了。慌忙下礼。那娘娘忙使侍女來搀扶。因说道:“尔小子生前忠义。今上帝又赐汝托生。以完宿孽。我如今授汝神技神勇。以合天心。”遂叫侍女赐茶。
杨幺接來。见茶内有一赤红小枣。便一口吃咽下肚。才吃下去。不觉满腹中骨碌碌乱响。浑身上筋骨皮肤瀑涨得酸疼难忍。杨幺只攒眉闭眼。不敢声张。过了半晌。方才平复。娘娘即使旁立十八位将军教授杨幺武艺。又使人入内取出一杆九尺长的大棍來。递与杨幺。杨幺见棍重大。不敢來接。娘娘笑道:“这棍赐你。上有天机。日后自然晓得。”杨幺方敢接來。觉得甚轻。遂教他使得纯熟。
杨幺正欢喜间。忽外面有人來报道:“上帝遣武曲星临凡。着娘娘领去。今日今时降生河南汤阴县岳家为子。已送出天门來也。”娘娘即立起身。众将簇拥而去。杨幺不胜惊奇。不期这棍子在手中连连跳动。冲起空中。杨幺见了大惊。突然惊醒。坐在草上细细思想梦中的事。说话事情俱想不起。只记得这些武艺并棍法。便惊惊喜喜立起身來。往神座中一看。却见上面坐着的这位女神。倒分明就是梦中的一般。不胜欢喜。忙趴在地上磕头。暗祝道:“蒙娘娘传授武艺。异日杨幺得了好处。定当重整庙宇。再塑金身。”
拜完起來。外面孩子俱來扯他去顽。同到空处。将梦中武艺使出來。看得众孩子称奇叫好:“你往日沒有这些本事。怎么今日这般了得起來。”杨幺含笑道:“你们今日既晓得我有本事。如今须不怕人。明日可去叫那些孩子來。让我逐个打翻他。”遂各自回家。杨幺在爹妈面前绝不说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