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孙子,便是祖冲之 - 凤逸龙蟠祖冲之 - 基督寺清真道长
()
月光把小小庭院镀成银sè世界,婆娑树影中,夜风飘送着桂花幽香。孙子坐在桂树下,听nǎinǎi讲一个漂亮女人逃奔到月亮上的故事。
嫦娥听见后羿拚命地喊,回来吧回来,求你不要走啊,你走了,黄昏谁陪我花间饮酒,深夜谁陪我灯前吟诗,清明谁陪我郊外纵马踏青草,重阳谁陪我登高抚云唤双亲,除夕谁陪我鼓瑟吹箫辞旧岁,chūn节谁陪我焚香沐浴拜神灵?但是嫦娥头也不回,非但没有停下,反而把西王母给的两颗仙药一口吞了下去,那药象桂花糕一样入口即化,瞬时间嫦娥便感觉身体轻如柳絮,随着一阵清风,她纵身跃起,衣袂飘飘,迎着月光,飞向了茫茫的夜空,奔向了圆圆的月亮!
这位nǎinǎi是讲故事的高手,哪怕再没影的事,从她嘴里讲出来,都不由你不信,此时她指着天空中浑圆的月亮,先让孙子辨认月中桂树,然后非常神秘又肯定地交待说桂树后边就是广寒宫。
nǎinǎi告诉孙子:广寒宫里面冷极了,四面墙都是冰冷的玉石砌成的,整个月亮上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什么都没有。那个逃到月亮上的女人嫦娥,就抱着玉兔想心事,桂树上的露水把她全身都打湿了,她非常后悔非常难过。nǎinǎi深情地感慨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亲情和爱人,即便做了神仙跑到天上,又有什么意思呢?
孙子听后陷入沉思,稍后他望着nǎinǎi点点头,说他完全理解这个故事里蕴含着的深刻道理:一个人出门,必须准备好斧子和刀,还有打火石,而且还要揣一小包盐。如果嫦娥有这些东西,就可以砍了桂树烤兔子吃。
面对目瞪口呆的nǎinǎi,这孙子又眉飞sè舞地说,他是开玩笑的,他这么善良纯朴,怎么会砍树并且杀害玉兔呢?他不像嫦娥那么笨,啥也不准备就往月亮上飞。他会带上nǎinǎi做的桂花糕,背上爷爷的泥抹子,先在那个广寒宫里砌一座大壁炉,暖暖和和的,然后用桂花蜜酿酒,卖给过往神仙喝,广寒宫从此会变成阳chūn大酒坊,财源滚滚、rì进斗金,如果这地盘归他三年两载,发展成一座中等规模的商贸城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时候他一定接爷爷nǎinǎi以及刘记豆腐坊小娥妹妹去月亮上共享荣华富贵。
nǎinǎi被孙子哄得哈哈笑,他们都不曾想到,一千五百多年以后,人类真的登上了月球,并用这位孙子的大号,为上边一座环形山峦命名。
这孙子,便是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科学巨匠,宋齐两朝为官,跨领域学术专家,在天文、数学、机械、文学、哲学、政教、音乐等多方面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为纪念这位科学伟人,除了月亮上有一座祖冲之环形山,人类还把一颗编号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从此――只要月亮不死,祖冲之的名字就永远闪光;只要星移斗转,祖冲之的魂魄就生生不息;只要人类存在,祖冲之的故事就代代相传。
透过一千五百多年时光的重重幄幕,我的双眼追随着这位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翻检层层叠叠的汗青黄卷,罗网星星点点的蛛丝马迹,拼接起起落落的前尘往事,咀嚼风风雨雨的chūn华秋实,科学伟人的生命足迹渐渐清晰,化为一条曲折如带、洒满清辉的月光小道,在我脑海里,这条路途的起点上,是一棵缀满桂花的后庭玉树,无数枝杈仿佛美丽少女翩翩起舞的手臂,伸展向辽阔的星宇,皎洁硕大的圆月此刻如轮高悬,与玉雕般的树影和轻纱般浮云一道,连辍成一幅梦幻般朦胧韵味的江南秋夜图。
只要提到祖冲之这个名字,大家脱口而出的是圆周率π。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正是祖冲之经过繁杂运算,得到了3.1415926<π<3.1415927,从而使得中国数学在圆周率推算方面,取得了远远领先于欧洲数学的成就,外国人要比中国人晚一千多年,才知道π是在这两个数之间。
祖冲之在数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其意义上早就超越了数学范畴。他能算出圆周率这件事,本身已经成为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的重要事实证据。尤其是近百多年来,中国科技和军事力量一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祖冲之这个名字,就是大家维护自尊心和激发斗智的一种力量,从情感上已经升到中华魂和民族情的高度。又因为许多材料描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π时,采用割圆法进行计量和运算,需要反复测量和计算,付出了不知多少辛勤的劳动,这与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的一些报道情况很相似,而后者和把怀表当成鸡蛋煮的牛顿一样,给人印象是木讷甚至不通世事人情的。
因而祖冲之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严谨认真、正直可敬的为国争光的楷模,画家和雕塑家们所表现的祖冲之,多是长须清癯、慈祥睿智的老者形象。
很少有人能想像他是圆腮、窄额,粗腰、细腿,发疏如雨,眉淡似雾,眼小如豆,鼻大似牛。这种相貌在今天也会被称为青蛙,不幸的是他又生长在一个美女俊男多如繁星的南北朝,那个时代大家以貌取人,并且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