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昆仑 - 剑饮山河潮 - 黑色的楼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昆仑 - 剑饮山河潮 - 黑色的楼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是懂得知难而退的人,第二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而阿福和明月,恰恰属于第二种人。

明月楼安排的这场明目张胆的刺杀,终究不可能因为叶镜玄的一句忠告就没了后文。叶镜玄有叶镜玄的道理,而明月楼却也有明月楼的道理。

在叶镜玄看来,如果杀了赵广,赵鹿盛怒之下,很有可能会丧心病狂的将大禹的江湖和朝堂,变成一个真正的人间炼狱,这对他来说很简单,简单到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所以叶镜玄认为,赵广不能杀。

至少目前不可以。

而明月楼的想法是,自从赵鹿掌权以来,几乎所有敢站出来指责他暴行的人全部被明里暗里的除掉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肃清了朝野内外所有的对手,这些人有些是一开始明着和他作对的,有些是暗中联合其他力量意图在朝野上发起绝地反击的,更有一些,仅仅是因为没有明确表态的。

这些人几乎都没能逃脱赵鹿的毒手。

所以,在那之后,不论是江湖也好,朝堂也好,已经没人敢站出来公然对抗赵鹿。

赵家,俨然已经成为了大禹王朝除帝王家之外第二个不容侵犯的存在。

而明月楼,计划的这一次的刺杀,便是要告诉天下人,大禹王朝不是他赵家的,赵鹿更不是不能反抗的。

如果天下人不信,那么明月楼便来做这个马前卒。

所以,明月和阿福两人,终究是进了峡谷。

在亲眼见到赵广被整整二十万镇北军层层保护的情况之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继续完成他们的刺杀计划。

峡谷上空,两道人影如鹰隼般急速掠过,最后从二十万大军的头顶上方如陨石一般砸落在人群之中,掀起一波滔天巨浪。

刚翻过二道山梁的叶镜玄,略微停了停脚步,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惋惜,更多的却还是敬佩。

他嘴角动了动,呆滞的拍了拍肩头积雪,走到他拴马的地方,远远的,便看见沈烈牵着马,一动不动的站在空地上凝视着他。

他扯了扯嘴角,挤出了一个十分勉强的笑容,大步走了过去。

走到沈烈身边,叶镜玄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了沈烈一眼。

只是这笑容在沈烈眼中太陌生,尽管叶镜玄在沈烈面前很少露出笑容,可是叶镜玄的伪装实在拙劣。

“叶叔叔,发生什么事了?” 沈烈眼中有疑惑,他手上的书还没来得及放进包裹之中,当他听见峡谷之中传来的巨声时,他便猜到,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叶镜玄脸上的笑容顿时有些僵硬,不过还是抬起头看着沈烈说道:“有人提前做了一些事情,怕是等不了你扛起大旗,这个天下就要变天了。”,

沈烈茫然的望着叶镜玄,不解其意。

叶镜玄目光撇过他手上的书籍,眼中露出一丝好奇之色。

“什么书?”

沈烈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眼神一片空洞,他越来越发现自己走在一条看不清前方的路上,当他对上叶镜玄询问的目光时,才如梦初醒般回道:“苏仪送的书,一直没来得及看,刚才闲着没事,正好想起,便拿出来看了一眼。”

叶镜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伸手拿过书,翻动了起来。

沈烈微微皱了皱眉头,解释道:“我都翻过了,没什么重要的,就是普通的功法。”

沈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谎,在见到叶镜玄之前,他明明还想着请教叶镜玄书中那句:“霸王之气,不动则已,动则山河变”该作何解。只是不知为何等到叶镜玄问起时,他又临时改了口。

叶镜玄皱紧了眉头,疑惑着将书页翻来翻去,如此循环数次,最后眼神在书页中听了数息之后,才有些略微失望的将书合上,交还给了沈烈。

沈烈不知道叶镜玄有没有看到最后一页上的那句话,不动声色的问道:“叶叔叔可有看出什么不寻常之处?”

叶镜玄摇了摇头,表情凝重。

沈烈将书放好之后,叶镜玄催促道:“走吧,咱们得赶在天黑之前下山。”

沈烈点点头,跨上马,当下走了出去。

天黑时,苏仪骑着一匹快马赶到了这里,看的出来,他赶路赶的十分狼狈,他身上套着一件宽大的棉长袍,内里还穿着一件镇北军的内甲, 披散着的头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冻的有些发红的脸上,两颗眼珠深深凹进了眼眶之中。

他站在谷口的上方,往峡谷内眺望而去,谷内一片灯火通明,隐约可见大战之后的一片残迹。

他静静的站立在谷口上方,身体一动不动,过了许久,雪停了,一轮硕大的霜月如银盘一般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上,洁白清冷的月光当头洒下,映照在雪地上,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白光。

天亮时,东边隐隐有红光升起,不一会儿便亮的有些刺眼。

在谷口站了一夜的苏仪条件反射一般抬起手,遮挡了一下这抹刺眼的红光。

地面传来一阵阵轰鸣,远远的能听见战马的嘶鸣声,他知道,这是顾知南赶来和赵广回合了。

雁荡山,终于全线崩塌了。

而他也该走了。

他在离开中段守卫线的时候,悄悄潜入了关押李化堂的营帐,一刀砍下了李化堂的脖子,将他的头悬挂在了城墙上。

而城墙外已经驻扎了近四十万的敌军,不过却迟迟没有发起进攻,似乎是在等他们自动放弃守卫线,退出雁荡山。

最终,顾知南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苏仪走了,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快马奔下了雁荡山,他不知道明月与阿福是生是死,而他知道,此刻更应该关心的是整个北苍州的安危。正如叶镜玄所说,他要去河阳,如果北苍还有一线生机的话,那么,中州的那一步棋,该落子了。

…………

昆仑山,道家的发源之地,门派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具体时间不可考证。

很久以前,昆仑山和两仪山并称为当世两大道家圣地,而昆仑山却始终享有道家正统的美名。直到有一天,两仪山的三清大殿上,出现了一尊当世权臣的道身。

道身铸成的那天,大禹王朝的文武百官,皆前往祝贺,更有江湖上几大一流门派前去瞻仰献礼。

两仪山上香火鼎盛,盛况空前。

而那日,两仪山上,却出现了一道惊天剑影,没人看见那道剑影从何而来,只看见剑影掠过两仪山之后,三清殿上那个占据了整面墙的道字,便从中裂开了一道不可修补的剑痕。

剑痕宽一尺,长三丈,想要修补,必须拆掉整面墙。

两仪山的两位道祖,为此震怒不已,以大神通,硬生生的将整座三清殿从地面拔起,又从侧殿移来了另一面墙替换了那道留有剑痕的墙,再重新刻上了一个大大的道字。

有人说,那一剑,是昆仑掌门林青崖所为,也有人说,那一剑足以引天威,剑道之上,有此神通的,大禹只有一人,那便是白衣剑仙李沧澜。

但是听闻李沧澜早就乘舟出东海,去那大荒之流寻求海外仙境去了,所以,那一剑,到底是何人所为,便也无人印证了。

奇怪的是,无论是三清殿中那尊权臣道身的本尊,还是两仪山的两位道祖,都没有再追究这件事。

只是从那以后,昆仑山便与外界断了一切联系,再也没有昆仑弟子行走于世间,道家正统的盛名也逐渐被两仪山取代。

自此,两仪山便如愿成为了当世第一的道家圣地。

昆仑山位于大禹王朝的最西边,属西凉洲辖下,地势凶险,高千丈,陡峭不可攀,登山之路常年冰雪覆盖,常人莫说上山,便是在山脚望一望,也会不由得生出一股敬畏之心。

此时的昆仑山上,唯一可见的,只有那千年不化的玄冰厚雪。

而此时,就在那高耸入云的冰山之巅,却有一青衫道童悬坐于崖边。

道童约莫十二三岁,身着一件青色道袍,袍子看上去很单薄,道童却并不觉得寒冷。他双手托腮,闷闷不乐的坐在崖边,两条腿直直的垂在崖边,不时用脚后跟撞击着崖壁。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