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考试 - 种田不忘找相公 - 刺微
    又说了会儿话,赵氏就离开了,临走前叮嘱淑女好好照顾自己。
    送走赵氏没多久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为了补淑女的脚,张奶奶特地炖了猪蹄,熬的烂烂的,入口即化。
    淑女就着吃了一大碗米饭,看得张奶奶笑眯了眼睛,连连让淑女多吃。
    吃多的后果就是撑了,可惜她腿脚不便,只好坐在床头摸着自己的肚子消食。
    大约一个半月,淑女的脚就好了。
    随后淑女收到了高大成亲的消息,当时淑女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么年纪小,算不算恋|童?
    “那可真是恭喜了。”淑女对着高大娘笑道。
    高大娘脸上也多了几分亲热,很显然她对未过门的媳妇儿很满意,“到时候记得来吃饭,咱们两家挨得近,我就不特意来请你们了。”
    淑女点头,“嗯,大娘要是需要什么只管说,邻里邻居的,用什么东西也方便。”
    也许淑女说得太大方了,高大娘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但很快就被掩饰了过去,“一定一定。”
    虽是这样说,到底没有来家里借东西。
    不过两家是邻居,所以便把一些东西搬到了这边,另外那头腾出地方放桌子宴请亲友。
    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因为炮仗声音,淑女也没有睡好觉,干脆就早早的起来继续写计划书。
    美女见了十分好奇,“姐姐这是要做什么?”
    淑女摸了摸她的头,“未雨绸缪。”
    美女表示疑惑,但没有再问。
    反正姐姐说的总是有用的。
    淑女好奇去看了一眼新娘子,跟想象中的差不多。看起来有些害羞,一双大眼睛,看起来很清秀,见人就笑,是个好姑娘。
    喜事很快就办完了,村子重新恢复了忙碌。
    淑女的计划也逐渐完善起来,她也只是为了预防万一。
    小白半个月回来了一次。明显比上次瘦了。
    张奶奶看了心疼。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给小白,等他离开的时候又塞了许多吃食跟银子,生怕他会在外面委屈自己。
    最后就连淑女都看不下去了。忙制止了张奶奶近乎搬家的行为。
    “您就别担心了,银子带够了,什么都能买。”淑女劝道。
    张奶奶这才作罢,只是嘴上依旧说:“那也不如自家的东西好。”
    淑女失笑。到底一样拿上了些,包了一个包袱给小白。
    “你去送送小白。”
    张奶奶朝淑女眨眨眼。似乎在暗示什么。
    淑女真相扶额,为啥那种穿来的即视感又出现了?
    “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淑女道。
    “去吧去吧,小两口说说亲密话……”
    淑女:“……”
    还想说什么。张奶奶已经领着美女朝屋里走去。
    “走罢。”小白低沉的声音传来。
    淑女有些怔忡,整日在一起还不觉得什么,但是一分别就能看出小白的不同来了。尤其是一张脸散发的气质,明显成熟了不少。
    “嗯。”
    两人默契的绕着村子走。仿佛这样就能把路拉长一些。
    淑女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之前想问的已经在家里问过了,所以难得的沉默不语。
    小白原本就不爱说话,此次回来更是沉默了许多。
    应该说是沉稳了许多。
    两人就这样慢慢走着,似乎走不到尽头。
    最后,还是到了尽头。
    淑女把包袱递给小白,“路上注意安全。”
    “嗯。”
    淑女张张嘴,最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摆了摆手,“走罢,赵大哥还等着你呢,有什么事情给家里送一个信儿,跟陈家舅舅说也行。”
    小白看着她,点点头。
    淑女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最后撑不过,自己跑掉了。
    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愣了一会儿小白才转身离开。
    不远处的赵佩见了,忍不住笑道:“舍不得了?”
    小白没说话,赵佩又安抚道:“撑撑就过去了,先苦后甜嘛。”
    许久,小白才闷嗯了一声。
    两人离开,又陷入枯燥充实的读书生活。
    眨眼春去秋来,又是一年。
    一年中最大的变化当属淑女跟美女了,两人猛抽了身条,蹭蹭的长高。
    一个安静文静,一个活泼俏丽,不知羡煞多少人家。
    也有人给美女说亲,可是淑女一个也看不上。
    私下跟美女没少给美女说一些想法,比如要有自己的嫁妆,否则婆家看不起。要有自己的手艺,等哪一天没有了依靠,起码还能依靠自己的手艺饿不死。
    张奶奶又有一次听到后,忍不住说淑女胡说八道,把美女教坏了。
    实则张奶奶嘴里嘀咕,却从没有阻拦淑女。
    淑女知道,张奶奶是怕以后没有了自己,美女被人欺负,倒不如教的厉害些。
    可惜美女性子安静,真的教不出泼辣样。
    不过美女虽然性子柔和,却是个极其有主意的,所以说淑女跟张奶奶也算轻松了些。
    小白身上的书卷气越发浓重,唯一不变的是对郝家跟奶奶的态度了。
    若不是赵佩常常夸赞小白,淑女定以为小白还是小白。
    到了一年一度的科考时候,夫子的意思是让小白试试,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当做提前熟悉情况了。
    饶是如此,家里也是全家准备。
    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备好。
    因为要连续考几天,所以吃的也要准备许多,最好是干粮等比较好放又不会坏的。
    生怕变天气,又准备了厚一些的衣服。
    总之,除了小白以外。家里真是全部动员起来。
    还是赵氏来家里,挑出腰带的,这才避免了小白搬家似的出门。
    “就这些就够了。”赵氏理解淑女她们的紧张,微笑安抚她们,“不用紧张,廪生考起来还算简单,夫子不是说了。这次是试水。不用那么紧张。”
    张奶奶总算是放下了心,却忍不住叮嘱小白,“别紧张。考成什么样都行,咱们还有机会。”
    淑女忍不住想起了高考时候家长的样子,可不是像现在这样?
    在众人或担心或紧张的情绪中,小白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场考试。
    因为他的身份问题。早就花钱重新办了一个身份。
    因为流民等问题,户籍的管理并不是很严。所以赶上流民等事情后,办户籍很好办。
    小白也有了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白谨行,字慎言。
    是夫子教导他要谨言慎行。三日醒吾身。
    只不过家里人习惯了,私下仍然喊小白,在外都喊谨行。
    小白看了看题目。感觉自己都会,便认真的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最后确认无误后重新誊抄,写上姓名就交了卷子。
    淑女因为担心,那几日就住在了城镇陈家舅舅店里。
    等考试结束那天,她干脆去门口等着。
    “你也是等人吗?”有人跟淑女搭话,是一个年轻的妇人。
    淑女见她慈眉善目,便笑着点点头,“姐姐也是?”
    妇人听了这称呼忍不住笑了,“哎呀,什么姐姐,都是孩子的娘了。”
    淑女惊讶的奉承,“一点儿都看不出呢!”
    两人越说越亲近,加上都是等着夫君(?)考试,两人有许多共同话题,等考试结束,两人几乎都称兄(姐)道弟(妹)了。
    “娘子?”
    一个削瘦的书生忽然喊道,赵三娘回头看了眼,迅速跟淑女说了一句“这是我夫君”便上前跟书生低声说着话。
    书生朝这边看来,冲淑女微微颔首。
    淑女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目光扫过人群,淑女一眼就看到了里面的小白。
    “小白!”淑女招手喊道,喊完见众人都朝这边看,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脸不由红了起来。
    小白听到动静,跟身边的人告别,急急朝这边走来。
    “不好意思啊,忘记喊你谨行了。”淑女觉得被人当着众人的面喊小名实在丢人,所以见了他立马道歉。
    “无妨。”小白看着她,见她脸蛋红扑扑的,似乎在外面晒了许久,“累不累?”
    淑女摇摇头,“你呢,怎么样?”
    小白勾了勾唇角,“还行,就是吃的不好。”
    淑女眼睛一亮,“回去吃好的!”
    “嗯!”
    两人准备离开,忽然听到有人喊小白的名字。
    “白兄,真巧。”刚才的书生,赵三娘的丈夫忽然走了过来,朝小白拱拱手。
    小白也还了一礼,“宋兄。”
    淑女在两人身上流连了一下,两人认识?
    赵三娘毕竟是妇人,又跟淑女说了半天的话,见此早就捂嘴笑了起来,“真巧啊,原来妹子等的就是这位公子啊,跟夫君是同窗呢。”
    小白看看淑女,淑女忙介绍,“刚在外面等你,认识了赵姐姐,没想到这么巧。”
    四人寒暄了片刻,倒是没有过多停留,毕竟考了好几天后最想做的是休息。
    约定了时间,四人便分开了。
    原本想让小白在城里待几天,结果小白非要回家。
    不得已,淑女只得租了小牛车回了家。
    小白也没有吃什么大餐,睡了整整十个时辰,第二天中午才起来。
    吓得张奶奶以为他生病了,在淑女的再三保证下才没有去喊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