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借钱上青楼 - 刀神凤舞 - 章秋谷
    得到当朝裴宰相如此高度的评价,郑余庆只是谦恭地向宰相大人拱了拱手,他平静笑道:“久闻裴宰相气度风雅,胸襟宽广能容汪洋。今日得见大人之广旷,学生莫不能瞻仰而以大人为偶像。”
    裴宰相抚须微笑,“君文采飞扬字字珠玑,诗文空灵婉转,对朝廷的见解甚是独到精确,实在妙不可言。”
    “本相文历五年入门下,阅卷无数。如君文之妙者鲜矣,君有如此才学,今年春闱状元非君莫属也。”
    郑余庆平静道:“宰相大人谬赞。大人话既已至此,学生当下便先告退。”
    夕阳余晖照射下,郑余庆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缓缓转身欲退。
    裴宰相微微一笑,“能否得之阁下高名?”
    骑驴的回身平静道:“在下字苍生,名余庆,潞州广南郡郑氏人也。”
    说完他再次拱手,然后平静走下石阶。
    “郑余庆,郑苍生,哈哈,此子大才附大风,必将折桂。”
    郑余庆这个名字,在德历三年的这一天,开始被长安各种贵人们记住。
    ……
    赵子凤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想到回到布庄肯定要被老板娘臭骂一顿怠工偷懒,工钱必然要被克扣。
    可是目睹到这骑驴书生的风采,值了。
    他拉着推车追上骑驴的,正在想找什么借口和骑驴的搭讪。
    不料郑余庆却头也没回,淡淡道:“阁下从张宰相府门前一路尾随在下到此,不知阁下有何指教?”
    赵子凤愣了愣,然后加快脚步与骑驴的并肩而行,笑着说道:“不瞒你说,我一直跟在你背后的原因,是怕你被长安蛮横的家丁殴打啊。”
    郑余庆闻言却一点也不生气,笑道:“噢,此话怎讲?”
    赵子凤望着他平静的脸,忽然生出了一股极大的佩服之意,但同时也略带鄙夷。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王胖子们,南山道口地痞们,还有青鸾的那种感受。
    被人冠以装逼如斯的赵子凤,终于遇到了一位令他感到如此装逼的同仁。
    这个人就是郑余庆。
    赵子凤回忆着他面对各种情况所表现出的平静骄傲,忍不住说道:“你知不知道在别人看来你实在过于嚣张,而你的嚣张又如此自然,如此平静。你遇到谁都会和他辩论一番?”
    郑余庆闻言偏头望着赵子凤的脸,忽然笑道:“那在下在此先谢过阁下的担心了,从小到大,曾有无数人用各种说话的方式对我表达过你刚才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们都以为总有一天我会被人打死,只可惜我不仅没有被打死,甚至连一次都没有被人打过。”
    “为什么?”
    郑余庆淡淡道:“因为事实上在下并不嚣张,也不霸道,所以他们便没了打人的理由。”
    赵子凤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苦笑无言。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出了平康坊,郑余庆平静道:“我看阁下气质非凡,绝不可能仅是布庄的小厮如此简单吧?”
    赵子凤望着长街上来往的行人,想起自己当下的遭遇,十分沧桑且蛋疼地说道:“我的确不是布庄的小厮,但事实上我不得不成为布庄的小厮。”
    “为甚么?”
    虽说现在赵子凤和青鸾已基本稳定下来,但日后的生活仍显得十分艰难,赵子凤回道:“因为我必须是布庄的小厮。”
    郑余庆忽然停下了脚步,盯着赵子凤忘了许久,然后苦笑道:“饶在下冒昧,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和你说过,你说话的方式实在过于晦涩,只怕会引起别人的不适。”
    赵子凤同样苦笑,回道:“不知阁下有没有发现,你的行为方式也过于古板晦涩,只怕会引起别人大大的不适。”
    然后两人便开始陷入了长时间的对视,许久之后,两人同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已完全消失,暮色将至。
    两人慢慢走入了人头攒动的长街,融入人群。
    “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在下也是有如此看法。”
    “你和我说话,能不能不要如此咬文嚼字?”
    “其实在下并非刻意咬文嚼字……”
    “我叫赵子凤。”
    “在下郑余庆。”
    “我知道你叫郑余庆。”
    “可我并不知道你知道。”
    “今晚丽国坊喝一杯?哦,对了,丽国坊就是青楼一条街。”
    “我知道,丽国坊除了曲江池以外乃京师一大风流雅地,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便从那里传出。”
    “我并不知道你知道。”
    “今晚丽国坊前见,不见不散。”
    “好。”
    ……
    推开仅有一间茅草屋院子只有两张桌子那么大的庭院的木门,赵子凤便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
    青鸾已经把晚饭做好,折叠木桌被摆放在狭窄的院子里,桌上放着一碟肉炒豆角,一盘酱爆茄子,一盘土豆丝,一碗莲藕排骨汤。
    青鸾把这顿饭做得尽可能地丰盛,因为她将要离去。
    赵子凤的心刺痛了一下,鼻子微酸。
    整整三年了,赵子凤似乎已经遗忘了这种家的味道。曾几何时,他从饮中玉液回到院子里,婆婆也是这般做好晚饭等他回来……
    他内心中悲伤和仇恨顿时汹涌而起,赵子凤向青鸾露出一个苦笑,慢慢坐了下来。
    青鸾察觉到他的异样,询问道:“怎么,今日没找到活计么?”
    “在布庄里当伙计,每月一两,是少了些,我会尽快找个工钱更多的活计。”赵子凤边吃边说道。
    其实他大可不必向青鸾解释这些,青鸾与他只是暂时居住在这里,等青鸾找到他的表叔,他又会一个人。
    青鸾嘟了嘟嘴,鼓起腮帮子,似乎也觉得赵子凤的解释显得有些多余。
    但她心里却奇怪地觉得有些温暖,也许是察觉到赵子凤眼神中的落寞。青鸾并没有说出她今天已经在西市的余昌坊某座府邸中找到了她在那座府邸当门房的表叔……
    她跟表叔说她和一位老乡正租住在夹城,待和老乡告别之后再搬到表叔所在府邸。表叔告诉青鸾他可以在府中为青鸾谋求到厨房丫鬟的职位,对于一个边陲小城来的人来说,这样的职位相当于已经在这座京城立足。
    所以青鸾把这顿饭做得很丰盛,同时花去了一两银子。
    饭毕,赵子凤想起和骑驴的约好到丽国坊喝酒,但他又马上想起他身上连一文钱都没有。
    他鼓起勇气抬头望着青鸾的俏脸,注意到青鸾欲言又止,但没多想,“青鸾姑娘,能否再借点钱给我……”
    青鸾闻言情不自禁扯了扯嘴角,似乎无法理解赵子凤的特别。
    吃自己的,住自己的,现在还要跟自己借钱?要知道自己也仅剩一两银子。
    但她还是乖巧地掏出钱袋,取出唯一的一两银子,在饭桌上推到了赵子凤身前。
    她从小到大,直觉一向极为准确,甚至有时候第二天要发生的事,青鸾前一天便会有所预感。
    她知道眼前的男子是极为需要这笔钱的,所以她什么都没问,就把钱给了赵子凤。
    她撇了撇嘴,暗暗叹了口气,打定主意明日便去找表叔。这些钱,这间屋子,这些寒酸的家具,就当是对这男子的江湖救急吧。
    赵子凤接过钱,低声道:“我还有些事情,出去一趟。”
    青鸾‘哦’了一声便起身收拾碗筷。
    ……
    华灯初上,夜色已经降临,但丽国坊此时却灯红酒绿,车马喧嚣,一片热闹的景象。
    郑余庆换了一身月白长杉,加上他平静骄傲的气质,整个人看上去极为儒雅。
    赵子凤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粗衣劣裤,摸了摸袖子里的一两碎银,露出了一个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