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早餐】 - 邪少归来 - 枫城云雨
()
早上六点半醒来,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眼,打了个哈欠,半眯着眼睛从被窝里爬出来。
如果是在广州,我最少八点才醒,还要赖在床上温存一会。在这里不太适应,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干脆爬起来。
吴东也刚起来不久,懒散的打了个招呼,然后上了个厕所,十分钟后洗漱完,下楼就看到阿鼠在客厅里活动。
伸手、抬腿、弯腰、下蹲……呃,这套动作有点像广播体cāo!
没错,就是那种早cāo,高中时我还做过!
走到刘大龙的卧室门口,顿时听到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闷雷声,嘴角抽了抽,这家伙打呼噜也太厉害了吧!就这动静,估计在旁边看电视都叫不醒。
阿鼠见了我们,也不说话,指了指餐桌上的三桶泡面。
竟然是今麦郎上品卤蛋红烧牛肉面!已经泡好了!
看这架势,早餐就是它了。
阿鼠说刘大龙那家伙起床正好吃中午饭,所以只泡了三桶面。
以前听人说过;泡面,就是一种听起来很讨厌,煮起来很香,刚喝一口汤就想吃掉一整锅,可真等到吃掉一整锅又觉得很恶心的奇怪食物。
我也有点同感,不过今早只吃了一口就觉得没胃口,另两人显然也食yù不高,阿鼠也不想动手做饭,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出去吃油条喝豆汁。
不过阿鼠竟然建议我们带上刘大龙,说青岛有许多专门的早餐小吃街,刘大龙虽然早上起不来,但对这些小吃街确是了如指掌,如果有这大块头带路,一定能去个好地方!用阿鼠的话来说,这家伙是一个资深的专业吃货!
我自然是很赞成的,要抛下刘大龙一个人,我们自顾自的出去吃的饱饱的,反而有些过意不去。
见我点头,阿鼠走到卧室门口,抬腿,只听咣当一声,门被踢开,然后我们就看到了里面的景象:刘大龙肚子朝下屁股朝上,侧着头躺在歪斜的枕头上,整个人呈“大”字型趴在床上,依旧没醒过来。
阿鼠似乎早已料到,沉着脸走到床前,盯着刘大龙的脸,缓缓抬起手,接着猛地落下,然后便在我和吴东抽搐的目光中扇在了刘大龙的脸上。
“啪!”
一声脆响,在整间屋里回响。
只见刘大龙的哼声停止,很不情愿的抬了抬眼皮,然后翻了个身,继续睡。就在我们面面相三秒钟后突然翻了回来,好像怕自己是在做梦似的揉了揉眼,疑惑道:“你们怎么都在啊?”
“别睡了,快起来,我们一起出去吃早餐!”
刘大龙半懂半迷糊的点点头,突然一顿,伸手摸了摸脸颊:“嗯?这边脸怎么这么麻啊?”
阿鼠淡淡的道:“可能是你睡觉姿势不对,快起来,别磨磨唧唧的!”
看着阿鼠古井无波的脸上,我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太yīn险了!
早上的空气很新鲜,路上行人很少,有些淡淡的薄雾,气温也有点凉,不过我们四个大男人自然不会怕这些。
二十分钟后,我们一行人步行来到的这条小吃街,很窄,多说五六米宽,有许多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面安放着一些折叠的桌椅,不太干净,上面有些油腻。
好在我们都不是太过讲究的人,走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宽敞的篷下,寻了处桌子坐下,好奇的打量了一下。
棚子的最里面有一个灶台,上面安放着一口大锅,里面都是烧的滚烫的油,一个中年妇女坐在那里,身旁还有一个穿工作服的男人,将手中的面团切成条状,然后女人拿起一拉放进油锅里,转眼间就炸成了一个金黄sè的油条。
在广东,小吃很出名,早餐有很多种选择,一般都喜欢喝粥,及第粥、艇仔粥、生滚粥或者白粥,北方人习惯叫它稀饭。也有喜欢吃面食的,什么叉烧包、蛋挞、葱油饼、虾饺、云吞、肠粉等等,这些都属于粤式早茶,都是很出名的。
当然,也有喜欢吃油条喝豆浆的。
广东的早餐很讲究,花样繁多,相比之下,ShanD的早餐要简单许多,除了油条豆浆,常见的也就那几种:小笼包、豆腐脑、面条、油饼、稀饭……都是家常便饭,毫无花样,所以在早餐的定义上,GD要强过不少!
广东走的是jīng装路线,这边则是平淡路线。
我个人最喜欢吃肠粉,咸的甜的,有各种肉做馅料,再拌上炒香的芝麻,美味可口!很多店家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所以也有人叫它“抢粉”!
可惜,明显这里没卖的!
那个穿工装的男人见我们坐定,上前问我们吃什么,我便随意的要了四份油条和小笼包,又要了四碗小米粥,最后刘大龙又添了一份咸菜。
我无所谓,吃饱了就行,大不了中午再去饭店吃顿好的,反正我先在又有钱了,林霞昨天带我收来的那些保护费,随手给了我一袋……
男人很快就将刚出锅的食物送了上来,我们四人慢吞吞的边吃边聊,坐在那里半个小时没挪屁股,随着时间的流失,周围的食客也越来越多,开始了上班的高峰期。
刘大龙咬了一口油条,咧嘴道:“我二舅的表哥的女儿最近嫁给了一个在北门卖豆腐的男人的儿子,那小子身子弱的要命,听说这几天还长了个痔疮!”
靠!这个大老粗,我们众人还在吃饭,他竟然开始说痔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