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夜潜平塘 - 烽火夜郎 - 夜郎园丁
突然河面上出现两个灯笼,渐渐从西漂来,原来是一条船。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人划船?灯光很暗,只有灯笼上下两团是亮的,那个时代没有纸,只得用牛皮蒙在竹架上挡风,上下均空,底部绑一个陶罐,罐里装油,再安一条灯芯,点燃后自然只能照亮很小一块,不过把灯笼提高一点,脚下依然能够看清楚。
船上有一个灯笼顺时针划了三圈,不久就见对岸有个灯笼开始晃动,逆时针划了两圈,随后一条小船从对岸划向河心,两条船渐渐靠在了一起。片刻之后,船上一个灯笼又逆时针划了五圈,对岸灯笼顺时针划三圈,两条船又慢慢向对岸划去。
姬林此时哪里还不明白,对方反复对暗号,谨慎到如此地步,显然正如卡蒲毛南族长所言,不是押运重宝就是押送要犯。
船只靠岸,对面是个码头,船上之人陆续上岸,影影绰绰看不清楚,似乎在抬什么沉重之物,也或许是抬一个人。
姬林早已沿河走了许久,一只船都没看到,倘若用两根竹竿交替撑着过河,谁知道河心有多深?万一竹竿长度不够,岂不是要弄个落汤鸡?
对岸打开了一扇门,原来过河就是城墙。众人进去后又关上城门。姬林倒回一百多丈,再向护城河冲去,身子飘起,飞跃平舟河!
姬林左手一掷,竹竿平平落在河面,并向对岸疾射。右手竹竿在岸上一撑,再次加快飞跃的速度,飞过河心追上河面的竹竿,左脚足尖在竹竿上一点,身子弹起落向对岸,就像用石头打水漂一样,只要速度够快,水面并不需要提供太大的浮力,反弹之力就足够了。
姬林落到岸上,左手轻轻按在城墙上减缓冲击力,脚踏实地,稳住身形。此时竹竿已经漂过来了,姬林用右杆将它挑起,左手一抄,握在手中。
城墙极高,要想飞越万万不能,无它,没有起跑的地方。幸好为了地基牢实,城墙稍稍向里,河边才留下一点地方可以站立。
姬林双足一跺,身体腾起,两根竹竿再撑,再次拔高,正跃落在城墙上,突见似乎有光一闪,姬林心中一动,左杆平伸搭在城头,手上用力,再次腾起,右杆在女墙上一刺,流星般向城内飞去。两杆交替,极速行走。忽听嚓嚓声不绝,机关发动,姬林已飘然远去,一根毫毛都没伤到。
-姬林大为惊骇,这要是大军攻城,不知要伤亡多少人。城墙上下各种巨型武器一一在脑海中闪过,比摆金大军和苗王卫队的规模大多了。毕竟守城不用搬走,可尽量做大,看来还真有五头牛才能拉开的强弩,一旦开战,怕不贯穿几十人?纵有厚盾都无济于事。倘若没有获此情报,后果不堪设想。以前用各种机关武器压着别人打,如今事异时移,敌人竟然变本加厉,比自己还要夸张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出自洪梦蝶之手。
姬林暗自庆幸,若没有这两根竹竿,还真有可能被机关暗算了。至少也要弄出动静惊动旁人,行迹就暴露了。如果白天进城,更不可能翻墙而无人发觉。如果乔装改扮蒙混进城,城门盘查必定严密,答一大通话,口音就把身份出卖了。装哑巴显然也不行。还好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进来了。
姬林站在一家屋顶查看,半夜灯火极少,多数人都睡着了,只有几点微弱的灯光还在移动,显然正是刚刚进城之人,姬林忙悄悄跟上。城里已经戒严,平民百姓不欲惹祸,街上静悄悄的,灯笼又极昏暗,对方不欲张扬,没有点火把。
一行人进了一座高大宅院,姬林跟进一看,正是城主府,门口有卫士。沿围墙向左面走五十步,正欲翻墙,突然发现人影一晃,忙伏地不动。黑影也不动了,显然也发现了他。姬林向四周仔细探查,发现还有四人潜伏,细微的呼吸声极难察觉。
姬林一转眼就知道几人是友非敌,否则早已呼喊,敌人已经蜂拥而至了。时间紧迫,姬林果断站起来,低声说道:“我是姬林。”随即惊喜声传来,“姬少侠,我是危宗江。”那四人正是早已潜入平塘城的危氏四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