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当一次**才子 - 祖龙志 - 文舟
()
第四十五章当一次风流才子秦风暗骂,宝庆公主你这死狐狸,莫不是要玩死我。
原来叫我来参加这个什么仪式,就根本没有安过好心。
一扭头,礼官已经捧着金笔候在一边了。
若是秦风伸手拿笔,便是他觉得天下才子说得都不好了。
秦风只好一面沉思,一面拿起金笔,手悬在空中。
众人只道他正在苦思匾额,谁知他其实是在想,这金笔到底咋用?
文修魄,武练气,试着用些魄力进去,突然金笔在空中滴出一个大金点儿,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秦风干笑了一下,又随便挥了挥,在空中拖出几个涂鸦一样的笔道,大殿前一片死寂,人人都意识到,这厮原来在试笔……秦风挥袖将那些字抹去,突然深吸了一口气,气魄大增,挥毫在空中写下四个大字。
“建极绥猷。”
所书正楷落笔工整清晰,毫不拖沓,气势浩大磅礴,书写却又极快,一气呵成,笔划间有生生不息,浩气绵长之感。
在场不乏书法高手,见到这几笔都惊呆了,这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书法,自成大家,不属于任何一派。
那字体连绵如同龙舞,正是秦风以前临摹字帖最擅长的神龙体。
这四个字是故宫太和殿匾额上的字,乾隆写的,秦风心道,用了那么多年,总是没错。
一时间嗡嗡声四起,不停有人念着这四个字,仔细品味字中含义。
这四个字稳,稳到无从推倒。
没有霸气的棱角,却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感觉可以超越,因为这才是皇道的感觉,一个已经统一天下的君主坐拥天道才能挥发出的气概。
所谓传祚无穷、励jīng四野的话原本感觉也很霸气,现在却在这样的四个字面前显得非常枯燥,像个还未成事的人才会说的大话。
秦风瞅了宝庆公主一眼,大声道:“君临天下,建立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海内的藩属,创万世之功业。为君者,上须承天而建立法则,下要抚民而顺应大道。此谓,建极绥猷。”
他说这些的时候,还硬挺着,站得笔直,从头到尾也没有行过一个礼。
但是他此时阐述的乃是“皇极”
,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他无礼。
青帝眼神大亮,仔细品味秦风所说的话。
庆云公主也频频点头,四个字有中正平和的意境,符合她寻求内心宁静的感受,又将皇道的神圣使命说得清清楚楚。
与青帝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不约而同点了一下头。
庆云公主起身道:“好!就用建极绥猷!”
登时场中欢声雷动,无数人的目光此时已经由嫉妒变成了佩服。
尤其是东海十四族,这个秦风天知道哪里来的,但是给东海人争了脸啊。
这样的才华,难怪人家可以在宝庆公主身边持掌仪仗。
司天御史斗魁高声道:“东海秦风,御前领赏!”
大袖一挥,四个金光大字便被引到一边早已准备好的匾额上,抬至御前近观。
如果主子们看得中意,便会用玺,这匾额便可以真的挂上去。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是书法大家的笔墨,当权者都不喜欢头顶挂别人的字,更喜欢自己来写一遍。
只见青帝和庆云公主都对着那字微微点头,一起拿出玺印来,盖在正中。
青帝盖的是云蒙的国玺,庆云公主盖得却赫然是东海国的国玺。
满场震惊,东海国的国玺居然也被带到了云蒙么?
难怪堰城的规制和礼仪都按照国礼的标准啊。
国玺在手,庆云公主这个死了老公的寡妇,便是名正言顺的监国太后啊,地位和东海国君是等同的。
一匾两国玺,这是何等殊荣!
许多人已经开始回忆秦风写字的手法,相互探讨起来。
更有人趁着这个还能见到匾额的难得的机会,开始临摹那种字体。
有人接过秦风手里的仪仗,将他引到御前两丈。
宝庆公主手持酒壶,斟了一杯酒。
但见白玉凝脂,兰花轻挑,金盏琼浆,杯中倒影出宝庆公主的倩影。
这酒不用喝也不用闻,只消看一下就醉了一半了。
秦风躬身去拿酒杯,心道,哼,老子如今也叫才子了。
宝庆公主突然收手道:“秦风,你说这殿叫什么殿好?”
秦风伸手接酒杯却接了一空,差点儿一头撞在地上,心里把宝庆骂了一百多遍,你还有完没完了?
还得一脸恭顺,低声道:“公主,这样的大事怎么轮得到小人说话,还是……”
宝庆公主却道:“不行,你只写了匾额,没有对联,怎么算完?若不把殿名、门联、对联都写了,这酒就不给你喝。”
秦风干瞪眼,你不玩死我不算完么?
宝庆公主却是自有打算。
这事情她想了好几天了,怎么收拾秦风。
之前玉玲珑曾跟她说过,秦风所写的《鲲鹏志》乃是一等一的才华。
既然如此,当众为难一下,若真有本事,那便是凭本事出名了。
既然玉玲珑说他有才气,那么秦风就算说不好,也不可能说不出。
当众为难折辱他一下,也就出气了。
谁知秦风写出建极绥猷四个字来,大放异彩,比她想象中要厉害得多。
最可气的是,秦风还专门盯着她的眼睛当众说话,那简直便是在说“你难不倒我!”
。
她心里反而不痛快,起了心思,要为难秦风到底。
天下才子哗然,宝庆公主耍赖皮,若不是跟这个手下很熟,对他的才能有着远超过他人的信任,便是诚心耍赖,刁难那秦风。
但是总归,宝庆公主耍赖这个热闹不可不看,当下大殿前一千多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伸着头,有的盼秦风丢人,喝不到酒也拿不到定海珠,有的高声叫好,给宝庆公主帮腔。
忽然宝庆公主身边站起一人,赫然是云蒙太子殷洪,高声道:“今rì普天同庆,有何不可!拿笔来!”
手捧金笔,向青帝和庆云公主都躬身施礼道,“皇儿随兴了。”
意思是好坏姑且不论,这一次就让大家都高兴吧。
青帝和庆云公主都点头应允,宝庆公主的举动实属意外,帝尊不好说话,殷洪是太子,正是由太子出面最好。
大不了不用,回头改让御史们去写。
只是宝庆公主未免太看得起自己这个举旗的了吧?
天下才子都安静下来,看着事情的进展。
这个对联乃是一副大殿两侧的门联,侧联,一副殿内大匾下的隔扇联。
这是三副对联啊!
最可怕的是,若是眼前只有一帝也就罢了,青帝和庆云公主都在眼前,究竟以何为尊?
东敖西进,这个场合古来未曾有过,过分讨好了青帝,便自然会惹得庆云公主不满,由此便是暗种祸端啊!
满朝文武自忖没有一人敢写。
要当着这个场合写出,不要难死人啊。
此时方才感到,宝庆公主将这个烫手的事情丢给了一个叫秦风的人,当真是大大的恩德。
若是突然被指到自己头上来写,只怕仕途xìng命登时不保。
各位聪明的大学士想通了这个关节,登时都满头大汗,望向秦风,心道,你一定要给力啊,不然就会变成让我们来写……秦风咬牙切齿接过金笔,宝庆公主还在那里说着:“秦风,你可要好好写啊。要当作自己家过年那么认真,不要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不得台面,丢了我的脸。”
她这话远处殿前听不到,近处的文武百官却都听到了,闻言大惊,敢情宝庆公主还嫌自己手下这秦公子不够认真么?
难道还有人在主子面前不卖力的?
还敢写乱七八糟的东西?
那不是找死么?
秦风暗骂道:“你真不拿我当外人啊!”
脑子一片混乱,故宫里写得都是什么来着?
那四个字好记,那些对子可是难记得很。
皱眉苦想之际,华龙珠一震,神魂便似是重新游了一遍故宫,历朝历代无数帝王宫殿所挂的每一幅字都逐一浏览了一遍。
秦风双目圆睁,龙息暴涨,手中金笔豪光大作。
只见他望了一眼大殿,抖手写下“太和殿”
三个大字,左右开花,左侧:“凝鼎命而当阳,圣箓同符rì月。”
右侧:“握干枢以御极,泰阶共养皇需。”
字字大气磅礴,为宏伟的大殿平添皇者之气,厚重、威仪而不张狂,将rì月与民众放在两边,皇道放在正中,加上“太和”
二字,令人感受到一种万众仰慕的境界,从心底感到尊敬。
文武百官、云蒙和东敖的才子见到这些字,都已经惊呆了。
秦风顿了顿,继续写侧联,左侧写:“紫极正中,四海雍熙广运。”
;右侧写:“青阳迎左,千门雨露皆新。”
青帝和庆云公主见了都瞬时大喜!
青帝为紫极正中,庆云公主是青阳迎左,正好将兄妹二人复杂的关系说得恰如其分;四海雍熙广运,极为符合青帝的雄心,又不显得野心狂妄,而千门雨露皆新,歌颂庆云公主将东海十四族带到禹都是带来了一片新气象。
秦风又走到大匾前,在“建极绥猷”
四个大字两边写下两行金光大字:帝命谕令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祈望厥宁。
这两句话是说,帝王统治天下,这是一件艰难的事,百姓怎么能不敬呢?
上天之心眷顾纯粹jīng一的美德,永远保佑着它,愿天下长享太平。
“建极绥猷”
是字字天威,将皇道的责任说得无比重大,这两侧的对联却是无比体恤皇家的苦劳,祈愿天下苍生都来保佑祝愿。
普天之下人人都想着彰显天威,跟在皇帝身后威风,有事就说帝王不好,是昏君,官员是贪官污吏,会有几个人真心为皇家的辛劳来真心祈愿?
一瞬间,文武百官都感同身受,仿佛几百年来的辛劳没有白费,终于有人说一声“祈望永远保佑”
这样的贴心话,登时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