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回忆是种病 - 没有明天就是以后 - 旋木安静
不知怎的,就突然想写一些关于自己的文字。记录也好,虚构也罢了。
时间流逝地让我有些措手不及,那些曾经我无比怀念的过往仿佛就这样在世界巨大的碾压下破裂成了碎块。一切都好像苍白了似的,记忆被时光切割成段,我只能一片一片的拾起,从中读取那些似乎只属于我的梦了。
旧时的人生应该是有很多人参与过的吧。以前的我似乎不懂得什么是悲伤,只是任性的,近乎偏执的去做那些我想做,并且喜欢做的事,讨厌我不喜欢的人,如此简单......
我忘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伤害自己。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胸口左侧的疼痛在某一天终于击垮了我引以为豪的意志力,于是它奴役我了。从此,我的肉体便成了代替灵魂受罪的载体,可以任我伤害,去分担我心口的痛了。可是,我为什么会疼呢?
最初的原因我已经忘了,只是意念告诉我,你该疼了,于是我的心开始听话的疼。Www。。com莫名的,漫无目的的......
曾经,在一段记忆片段里,我记得我在那么一段时间里,喜欢信乐团的歌。无关好听或者热爱,只是固执的爱上那种摇滚打击乐带给我的听觉上以及灵魂上的震撼。爆裂的音乐仿佛可以把我的身体撕裂开似的,一种孱弱生命力和强烈音乐之间的对决。于是我败了,败到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结局的最后似乎是我不勇敢了,时光仿佛蚕丝般一点一点把我的过去包裹,成茧。Www。。com而我的过去却毫无还手之力的只能任凭时间把它束缚,装进时间提前为它做好的茧,脱离了我,脱离了自己......
我越来越看不清了......曾经最终还是褪茧化蝶了吧,要不然它怎么会和我记忆里的曾经脱节呢。记忆里的我,坚强而勇敢,可以微笑面对所有的伤痛。可是又为什么,我现在变得喜欢退缩了呢。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2008年的时候,我得到了我认为值得用一生去交的几个朋友。她们似乎都比我自己还了解我的性格,脾气,爱好,等等......她们仿佛是这世界上最能包容我的人。
冉冉。一个爱笑,善良,正直的女生。对我却有着不知名的霸道。和我妈似的,整天就喜欢管我。
初中的我,没有脾气,或者说,脾气很小。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也就那样任她管着。不说不闹。
冉冉曾经和我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宠你。我觉得宠你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半响没有说话。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那时的我,腼腆而羞涩......我想,当时的我,心里应该是很开心的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笑不出来。嘴角在听到那句话时有轻微的上扬,而眼眸里却充满了悲伤。Www。。com
什么是幸福?我似乎越来越摸不清了。我记得曾经有为浪漫主义派别的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是你爱的人同时也爱着你。真的是这样么?或许被宠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亦或者刚才听到冉冉说那句话的时候心里小小的满足就是幸福。可是,那又怎样呢?幸福终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罢了。停留在我身上,印刻在我灵魂里的终是悲伤,不是么。
冉冉最后还是摸了摸我的头,走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我想,她应该是知道我的。有一种喜悦不必说,都懂。有一种想知叫沉默。
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就成了我致命的伤......数学似乎是和我有仇似的,任凭我怎么努力都学不会......好吧,我坦白,我从未努力学过数学。用数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你如果能清醒的上完一节数学课都是奇迹。于是,就这样,数学毅然决然的抛弃了我......
相反的,冉冉的数学优异的可怕,每次不管周考还是月考亦或期末考试,她的数学成绩永远是班里第一。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每次考完试,冉冉都会像一个老者一样语重心长的告我,你应该好好学数学了。可是每次听的时候我都吊儿郎当的,甚至摇头晃脑的和冉冉扯其他话题。语文成绩优异的我每次都能成功带着冉冉跑题~~~
人都说,学会数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Www。。com而我确实对此不以为然的。语文似乎是我的全部,一种似乎只要我掌握,就可以掌天下的感觉。于是我说,语文在手,天下我有。恩,当然,鄙视理科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在我大笑几声后,接踵而来的就是狂轰滥炸式的“去死”“揍死你”等各种语言凌虐。
2008年,温暖又彷徨。
刚刚坐在大槐树下,手插着兜,戴着耳机怀念以前的事。初中三年似乎过的比什么都快。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在我们嬉笑打闹中飞一般的度过。三年里,我们幻想过高中去什么样什么样的学校,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会不会关系处的比现在的我们好。最后的最后,还是回到会不会忘记彼此这个话题上。
小时候的我们不懂压抑感情,不懂沉淀心里那份不安的情愫,只能用怀抱和眼泪来表达自己心里的不甘和不舍。于是我们哭了,哭的昏天黑地。
初三那年,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平行班的学生疯了似的天天狂欢,实验班的我们疯了似的学习。老师开始不准我们和别的班的同学来往,老师开始严格的在每日早读检查同学们的背诵,老师开始给每个成绩下滑的学生开会,谈话。
包括我。
从初二期末考的全年级第十五,跌到全年级第三十七。
老师急了,家人急了,可我不急。
班里沉重的学习气氛压抑的我喘不过气。每天老师说的话三句不离中考,全部都是分数,排名。从那时起,一分三万的理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于是我似乎也急了。我开始让自己变得忙碌起来,每天穿梭于学校图书馆和教学楼之间,疯狂扫荡摆在书架上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