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八章:受伤的心灵一笑置之2 - 挣扎一个女人的广告江湖 - 汪雪英

第八章:受伤的心灵一笑置之2 - 挣扎一个女人的广告江湖 - 汪雪英

  苗寨行:凯里独特的老式建筑和深山里的孩子们

  “苗家少儿歌声甜,云里走来雾里钻,捧起米酒献给亲人,幸福的歌声飞向天边,哎罗罗哎罗罗哎罗……

  这是禄大君老师一路上教我们唱的苗族歌曲,禄老师是深圳艺术团团长,他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在丹赛县,他花了二年时间,培养了一支少年合唱团,那些少儿天真无邪的童声里,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2009年六月里的一天,太阳白花花地照在莞邑大地,晴空里没一丝乌云,晓雪随鹰巴公司西部扫盲基金会助学考察团一行41人,一同走进了贵州丹寨县大山深处的一些偏远山村,把签单没广告提成的事儿,抛到了一边,她那个开心劲啊,像一只飞出笼子的鸟儿,飞翔在蓝天里,她沿途一路记录着一些有趣的见闻和异乡风情,希望采写一篇稿子在杂志上,与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我的快乐,也算是假公济私地公费旅游了一回。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那天,晓雪他们一行在鹰巴小晴等人的带领下,开了两辆大巴车,从东莞市南城汽车站出发,一路西行,一路高歌,车至广州北二环、过韶关,下京珠高速路至衡阳西、以及邵东、邵阳市(邵怀高速)至怀化、(怀新高速),再抵达贵州三穗、凯里。

  车到凯里时,已是中午时分,晓雪他们一行人,大家兴奋地尖叫起来,探出头,看到凯里的老式建筑很独特,其造型美观,古色古香,侗寨与苗寨的房子,是截然不同的。苗寨一般住的是吊脚楼,二层的木房子,大气磅礴,上面一层住人,下层放养一些蓄生,如,鸡鸭猪牛等。侗寨的房子,有点类似于我们普通的楼房,但它的屋檐上,都都一只牛角。无论是新房还是旧房,这个特色,一直延续至今,最大的最古老的建筑,要算凯里体育中心前的那栋老式的建筑,说不出来的大气,两边是房屋,中间是广场,唯美,气势磅礴,就连凯里城市里的公共汽车站亭,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屋檐上还有精雕的细琢、古色古香,成为街头的一大亮点,还有凯里迎宾馆,是一栋复式的老式建筑,有点大院落的建筑风格,还有别墅的气势,五层楼高,屋顶是一层一层,层层叠叠的下延的屋沿,成金字塔型,屋顶是有角的,看上去新鲜美观、大气恢宏,古朴雅致,别具特色,凯里最有名的,除了这家迎宾馆,就算酸汤鱼这道名菜了,那可是凯里特色名菜呢!我们在凯里迎宾馆,吃了一餐,包括这道有名的酸汤鱼。Www。。com

  凯里迎宾馆,成了凯里这个古老城市一个美丽的风景,这样一个城市,与西安,与苏州,与嘉兴乌镇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让你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在凯里只是短暂停留,中午时晓雪感觉天有点凉,自己带的衣服少,天凉了,她经人指点,到附近的地下商场买了一条玫红色的披风,恰好配上她那件白色镶花色的旗袍,这里的消费也不低,比东莞要贵些。一件披风,花了晓雪四十元,晓雪可心痛了,要是在东莞,最多三十块不到,就可以拿走。在凯里,晓雪还要跟铺主讨价还价半天,人家才不情不愿地卖了一件披风给她。当天下午四点,很顺利地就到了丹寨县,她们下榻在一个宾馆里。

  放下包,我四处狂了一下,感觉丹寨小城很安静,我喜欢这样的地方,看惯了沿海大都市里的车水马龙,看惯了闹市中的喧嚣和繁华,突然来到这里,感觉很舒爽。丹寨其实也不穷,这个县在贵州,算是一个不错的县城,附近交通便利的地方,都做起了农家乐,村民们靠农家乐,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住在深山里的农人,依然过的朴素。

  晚上,在丹寨县教育局的舞台上,把禄老师培养的少年都请上了舞台,她们的歌声成了接待晓雪他们一行的欢迎晚会。这个晚会,不是一方演,一方观看的观迎晚会,而是双方都有节目表演,有互动,晓雪朗诵了一首她自己创作的诗歌《九月的城市女子》,小晴和一个助资助的小女孩,共同演唱了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浆》,歌声飘来,会场内外,一片欢腾。Www。。com两个小时后,晚会结束,晓雪感觉,受比施有福,做慈善,付出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得到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愉悦。

  晚风吹来,轻拂脸颊,黔东南的风,一阵阵拂过,舒爽,沙沙沙,像一首轻音乐。

  第二天一早,我们要去排廷村小学,还要去看山里的苗家风光。

  盘山路难走,鹰巴公司在当地租了两部小巴车,一前一后,慢慢前行,当地司机载着晓雪他们从山顶上一路盘旋而下,到了谷底,再往前走,很快就到了,他们在山腰的车上,不敢在车内往外拍照,生怕车子一抖动,相机就从窗里碰出去掉下山崖了,只有几个为数胆大的,把相机绳系在手上,不停地往外抢拍风景,山脚下一路掠过的是,狭谷、河流、山川、村庄、老屋、风雨里的苗家吊角楼。

  站在排廷村前小河边的桥上,天是蔚蓝的,水是碧绿的,桥是古老的石拱桥,屋子是破败的,那些依山而建的吊角楼与木房子,冷暖夏凉,舒适,但由于时间的久远,已经被风雨侵蚀得飘摇荡荡,许多屋角的地下,到处掉下了木片子,近处的人家,远处的山蛮,一片片青翠的稻田,像一个个站立在水里的卫士,迎风摇曳,偶尔还见到有小鱼儿在游戏,我还看见水田里久违的田螺姑娘呢,它们在水里一动一动的蠕移,吸取营养和小虫儿。

  桥下,水流不多,几近干涸,远处的山上,偶尔有一片片的杉树,倒没见到更多有用的材料,这里的山,大多长些不值钱的灌木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这里的村民,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大白天也没见着一个,都外出打工谋生去了。留下的,也是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还有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们,跟中国大部分农村是一样的。

  在大山的深处,那些孩子,都是留守的,那些老人,也都是留守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连深山里的孩子也未能幸免,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他们的爸妈去哪了,陪着他们共同度过的,是爷爷奶奶。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依然还是主要劳动力。

  在鹿鸣希望小学,晓雪主动走向捐款箱,往里头放了二百元,才开始为他人拍照,她拍了好多孩子的笑脸,好多孩子怯怯的笑脸,平时,一般作为记者随行采访,都是不掏钱,但晓雪这次是心甘情愿地捐赠,这是她的一点小小的心意,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晓雪认为他们会像她一样,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后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空飞翔。Www。。com她似乎看到了这个村子里的孩子们未来的希望就在前方不远处。

  乡村的没落,从此拉开了帷幕,晓雪看到这些,想起自己的孩子,自己家的父母,感慨万端,是啊,我们这代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的,赚一碗饭吃呢!她有点迷茫,也有点困惑。

  一群人在市井中吃过夜宵,走在午夜的丹寨县城的大街上,路边,高大的玉兰树上,大朵大朵的玉兰花儿,盛开着一路芳香。闭上眼,仿佛真能听到那花开的吱吱声。

  西江千户苗寨风情

  6月9日一大早,车子飞速地开往雷山县方向,拐进西江千户苗寨大门外停车场后,晓雪他们在门口整合队伍,小晴帮助大家买了团体票,她们开始要集体进寨,年轻的导游苗家妹子跟上来,介绍寨子里的情况,苗寨风情,并告诉他们一些注意事项,清脆好听的普通话,标准,如悠扬婉转的歌声,甜美醉人。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西江苗寨位于凯里市黔东南方向,从雷山县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市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6000多寨民,称之为“千户苗寨”。苗寨有条白水河,绕寨子而过,静静的流淌着,蜿蜒而去,西江有座雷公山,雷公山满眼的绿葱,映在了西江,映在了苗家寨子,这山山水水,不显不露的性子,还是引来了,喧嚣城市中我们这群探奇的人们,若是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映在苗家阿妹的脸上,红艳艳的;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却也疯长着城里人需要的稻穗,还有城里人的欲望;那鳞次栉比的木楼,如鱼鳞般鲜活地一排排依山而建,寨子里的人家,她们也学着城里人,在苗寨开起了老房子酒吧,餐馆,商铺,那些古朴的木房子,连信用社,都是悠远古朴的苗寨特有的风情建筑。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村寨的前后都是青山绿水,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明艳,田园是优雅的,田园风光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这就让人醉了,这里还是苗族歌舞之乡,每逢重大节日、那可就有得看了,光民俗服装,就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爬到两边寨子的山顶上,两边的村子,像个笼子,装在里头,里头真是风光无限,美不胜收,让人产生无边的遐想。

  西江苗寨大多是两层高的吊脚楼,都是由枫木搭成的,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想象如果是秋天到此,看到的必然是屋前屋后高大的枫树红叶飘飘,那是丰收的景色。

  在苗寨,只要花几十块钱,就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的长桌宴,丰盛的苗家地方菜肴和自酿的香甜米酒,席间可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的美人靠上(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看苗寨万家灯火,宁静而温馨,还可观赏铜鼓芦笙表演,夜宿苗家吊脚楼,何等的诗情,何等的美意。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