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题外话,办公室里炸开了锅 - 挣扎一个女人的广告江湖 - 汪雪英
第一章 题外话,办公室里炸开了锅
1.
天很蓝,英子从外面急急地赶回来,要参加选题会。虽是大白天,但整个公司的办公室内一片灯火通明,耀得她睁不开眼,会议室里,编辑部正在开选题会,编辑龚晓雪,关芬芳,陈玉儿,刘庆春,陈莎莉,李雨群,美编李米,摄影非游,总编助理蒋方菲,当然还有老总和主任江波。
英子走进会议室,找了个位置坐定,大家开始轮番报自己栏目内的选题,报过选题之后,大家一起讨论每期的专题策划,老总表扬芬芳用心,说她把明年一年的专题策划都做出来了,老总让芬芳把她的元月份选题报给大家讨论。Www。。com
芬芳说,2010年的元月份专题,她的想法是要做2010个读者的新年祝福,每人一张笑脸,一句话。
其实,英子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是人物太多了,可能弄出来会页码很多,这些,不是芬芳的策划,是张艺谋的策划。2008奥运会,老谋子就让2008个人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打鼓,打得气势恢宏。Www。。com芬芳这是现学现卖,顺手拿过来用的。大家微笑着,以为可以通过这个选题论证,结果是主任江波反对。他说,2010个人物心愿,要写到什么时候,谁来操作,那么多的人要去征集,谁去做,把老板也叫出去帮我们一起做专题,大家争论不休,个个面红耳赤之后休战。
老总站出来圆场说:“芬芳起码想了一年的选题,你们大家都没这概念吧,每次报完自己的选题,就不管了,谁也不关心专题策划的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接着,是陈玉儿报选题。陈玉儿说要找一群长得漂亮,又有气质的女性读者来做模特,做今季的流行发型,与流行前线美发厅合作,让这些女性,走在流行前线,成为光采照人的,让人追逐的时尚魅惑女人。
英子向来不太喜欢这么折腾,又吃力不好讨好的事,这种选题,她是坚决不会往选题会上报的,就不出声,但表情有些变化,她皱了一下眉。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龚晓雪却认为,这也有可为之处,但不能作为大选题来报,四个版足矣,找那么几个人来扮演模特就行了。
江波说,我们为什么要为这么一家美发店做造型,还要费劲地去四处帮他们找人做模特,玉儿你累不?但陈玉儿反驳他,她本身就是做“风尚”栏目的,这才叫Fashion。跟我们杂志风格是一致的。在陈玉儿眼里,风尚或时尚,就是这样的。夸张,流行,前卫。
邱生就问,这个,可以做,但不能做太多版面,四个版,足矣,做多了,商家又不给赞助,会被广告版挤掉的,因为这个客户,你帮他们免费宣传这么多的流行发型,你又拿不到他们公司的赞助费,我们的好处在哪?
邱总转过身来问英子,英子就坐在她左手边的第二个位置。
“你呢,你现在只管自己了。英子不服。她说,我的专题策划多着呢,只不过,没钱赚也没社会效益的专题,还劳民伤财,我不会报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我的计划是准备明年三四月份,策划出一个让读者免费减肥的策划方案,找美容院赞助所有费用。”老总说:“那你现在还不报上来。”英子说:“这个,现在还没到时机,早着呢,你现在跟人家去谈这个,人家肯定不感兴趣,因为没到减肥旺季,过了年,到了减肥旺季时,我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寻找美容商家,有了商家的支持,这就好做了,我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Www。。com
英子说,你们想想,现在总有一些公司找上门来,要我们帮他们做杂志专刊,纪念刊,不就是看中我们的版式做得很精美么?我们要学会以杂志作为一个平台,向外延伸其它业务,不要老是围着在这本杂志上作文章。
这样吧,我报一个这样的选题:以我们杂志社的名义,出一套文学丛书。把在东莞打拼的,来自各个省份来的人士,那些优秀的创业者,奋斗者,各行业精英,知名人士,都收集起他们的故事,出一套人物传记类的书,每个人一万字。像江西人,湖南人,湖北人,安徽人,河南人,四川人,贵州人,广西人,山东人,山西人,这些全国各大省城市和乡村来到这里,站稳了脚,并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为他们立传,这个策划,这个工程是浩大的,一是要搞有奖征文大赛,发动社会上的作家、记者来参与写作;二是要找赞助商,如果找到一个大的赞助商,出版费用和奖励费用,包括稿酬,都有着落的了。Www。。com
这个征文大赛可以定在一年内做出书来,这样,到时我们的颁奖会和新书首发仪式一起做,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事做,而且到时会全城轰动,结果,居然也被江波枪毙了,因为他认为我是卖青菜萝卜,到时没人给钱,没人赞助怎么办?
争论了一番,江波一直认为这个不可为,一轮争吵之后,老总否定了英子的大策略方案。
英子说,既然大家对我的策划方案没有信心,那么我就决定自己玩一次,以我个人的名义来做,这样,你们都没意见吧?我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如果赚了钱,事实证明这是可为的,你们大家再跟我一起玩,好不好,这里就先不讨论这个策划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大家接着报选题,刘庆儿,李雨群,陈莎莉,她们都报完了自己的选题,无惊无喜,更无争吵,编辑部总有几个人,报出来的选题是他们自己的那条线,他们不管别的,也不会跨线,除非有客户主动找到他们,说要采访,再给些广告,她们才会踩别人的线。而英子,晓雪,芬芳,还有创刊第一代的编辑艾草,就经常踩线,在编辑部开选题会,吵得最凶的人,也是这么些人。
说实在的,时尚生活类的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