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那些新来的市场营销总监3 - 挣扎一个女人的广告江湖 - 汪雪英
24.
蒙南奇:《南国日报》大客户服务中心经理
突然想到要大大的书写一下营销奇才蒙南奇。蒙南奇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既懂营销,又懂写作和主持的人。
认识蒙南奇,是我进入公司的那一年。蒙南奇的三个助理,跟我们一个大办公室里办过公。再加上秦可军隆重介绍,他是大客户经理,业务能力很厉害,公司百分之五十的大客户,都掌握在他的手上,公司老板对他很器重,听说他不拿工资,只拿提成,老板义务给他配了二个助手,一个秘书,都是公司开的工资。我很羡慕他,因为,我想,一个职业经理人,一个营销奇才,做到他这个份上,算是非常不错的了。令我等这些小他几年进公司的人,望尘莫及。
蒙南奇很帅很年轻,比晓雪,英子都要年轻,但跟艾草,王西南同龄。声音很有磁性,相当不错,长得很像我在阳光网认识的一家公司的采购部经理王军。他们像亲兄弟一样相像。因为王军的缘故,我对蒙南奇多了一份关注,也因为蒙南奇很优秀的缘故,但我对蒙南奇这个人本身感兴趣,但我对他的过去,他的生活,皆一无所知。
2012年的一天,晓雪陪同我和同事一行到东莞理工学院参加过一次文化沙龙。沙龙活动是和我们杂志社合作主办的。主讲人是我。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另有娟子,晓雪,小佳,文文几个人一同坐在前台嘉宾席上。我和小佳坐在主讲台,我们代表杂志社,与青年学子们互动,与他们探讨生活与写作,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事后,校方送了我们每人一份纪念品,其中就有一套书,厚厚的三卷本,其中一本书的名字叫《校友心语》,里头收录的,都是从东莞理工大学走出来的大学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一些成功的学子风采。
那晚,我实在写不下任何稿子,在Q群中闲聊了一阵,感觉没劲,也发泄倾诉欲了。开始进入写作状态,可我既在这时却鬼使神差般地随手打开了这本书,在翻了几页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一个人,是我的旧同事蒙南奇,这个发现让我很开心。想想,我已经有两年多未见过蒙南奇了,他离开公司独自创业,亦已是两年多了,他从一个人,变成了三口之家,真令人感慨万端啊。我居然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他的下落。他阳光般的笑脸,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个小鸟依人的可人儿,是他的妻,几年没见过了,蒙南奇越发帅气了。又是一个高富帅。蒙的家也是普通人家,家境既不坏也不是很好。
翻开他的事迹,吓我一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之前,我和我的同事们,只知道蒙南奇是个营销奇才,但我不知道,蒙南奇居然是才艺双全,一骑绝尘天下知啊。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生于1978年的蒙南奇是东莞理工学院1998级工商管理系学生,他在学校的三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飞越的三年。他在学校曾经很风光,各种比赛上,都能一睹他的风采。他一直担任学校的艺术团首席司仪,先后与十七八位老师和同学搭档合作,出色地主持了各种大型晚会三十多场,评为学校优秀播音员,难怪他的声音很好听,很有磁性。代表系里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并夺得不少名次,是最佳辩手,辩论比赛冠军,演讲比赛冠军,征文比赛第一名,居然,有一个大奖是,首届大学生服装形像设计冠军,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说,理工三年,是他人生三十多年里最有激情,最有梦想,最值得回味的三年大学生活。在大学,他收获痛苦,第一学期十二门学科有一半补考,差点被学校勒令退学,曾经好大喜功,脱离群众,被班上同学高喊着要他下台,那时他很郁闷,每晚仰望星空做着无尽的白日梦,与古今圣贤,才子巨贾隔空对接和交流,大玩穿越剧,他居然有了血脉传承,听说妻子都是理工的小师妹,真是福气啊!
有多少人,可以放弃好的工作,而自己从底层做起。1998年毕业之时,他放弃已经考上全市的第一批公务员资格,没去大家都向往的公安局报到上班,而是选到到电台做临时工,在电台,做一个导播,也就是接线生,工资从五百元起步,之后,他做过电台节目主持人,新闻部记者,先后加盟各大报业集团,做过新闻采编,财经记者,区域广告代理和发行工作,香港报刊国内运营总监,《南国日报》大客户服务中心经理,2010年,他自主创业,创立了一家文化公司,他的主持梦,他的商业梦,他的营销梦,凡他做过的事,这会全派上用场了,比如宝马,奥迪国际大品牌东莞区的高尔夫球赛事,路牌广告发布,新车上市,车主自驾游,车主植树节等大型活动。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蒙南奇开玩笑地说,曾经听过人生中有几样东西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Www。。com朝你倒下的墙,背景和出身,天生就喜欢,还有流水般逝去的光阴。其实,人生还有一样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他和母校的相互牵挂,他说,他在最落魄,最穷困潦倒时,重新回到母校,却在母校意外地邂逅了一个小师妹,并收获了沉甸甸的爱情,还有了爱的结晶,一个小男孩。荤南奇动情地说,无论你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你在辉煌时接受掌声,还是你在平庸的日子里,抚摸自己的光头发愁时,只有母校,会一直在你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你,记着你。
这是蒙南奇的一番肺腑之言,我认识蒙南奇到现在,第一次知道了他这么多的事,也更让我了解了他这个人物的心理。
蒙南奇在样貌上,依然没啥大的变化,还像以前一样。一样的年轻有为,一样的帅气随和。以前,我写作的软文中,更多的是地产广告,都是蒙南奇的客户下的广告单,蒙南奇有一个好处,所有记者都较喜欢他,该商家给记者们的车马费或辛苦钱,蒙南奇一分都不要,全给会给随行采访的记者。这一点,蒙南奇做得不错,尽管,蒙南奇这个人,平时不怎么跟大家玩在一处,尽管,他自己都可以写作,可以发稿,但他说,该给谁赚的,就是谁的,我只赚自己的广告提成。也没时间来帮客户写软文,黄董信赖他,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给他提供更多的方便,给他配助理,给他的客户也同公司客户同等待遇。
晓雪经常说,我们做营销的,就要学蒙南奇这样的人,要做到他的成就,蒙南奇一年可以做到三百万的广告业绩。这是很了不得的事,公司的三分之一广告业务,在他的手上,太厉害了。他赚钱,公司也赚钱,公司当然很器重他,并帮他配备客服人员,助理,那些助理的工资全是公司掏钱,他只要做好广告,签到单拿提成就行了。包括攻关费,公司都包他的。我们这些市场营销人员,做到他的一半,也全家够吃的了。Www。。com
蒙南奇的成功模式,是晓雪非常向往,非常想复制的营销模式,她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蒙南奇,才是晓雪的榜样力量。尽管,公司也有人说蒙南奇的不是,说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晓雪不这么想,她认为,你跟进不了的客户,你放弃了,人家签下来了,这是真本事,晓雪就喜欢有真本事的人,她甚至还认为,这些说蒙南奇坏话的人,是一种羡慕忌妒恨的一种过激的行为表达。
可尽管这样,晓雪还是被别人响亮地搧了一记耳光。
有人悄悄地告之晓雪,说那个企业内刊同名作者的文章,发现者并呈给黄董的,不是别人,就是蒙南奇。人家说,这家内刊是一家地产公司办的刊,但这家公司也是蒙南奇的广告客户,交往密切,他最有可能第一时间拿到别人家的内刊杂志,别的人要拿,也没这么及时。这个晓雪是知道的。以前晓雪第一次见到这家内刊杂志,也是蒙南奇拿回来放在办公室给大家欣赏的。这是晓雪的“私单事件”,本就是个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