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想重塑乡村生活 - 婚不将就 - 陌陌依兰
大伯一走,奶奶就会回转身,斩钉截铁地跟野梅说:“别听他扯,好好读你的书去。”
可是,奶奶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奶奶没啥文化,家里事爷爷和父亲说了算,而爷爷跟大伯的思想一致。父亲嘛,中立,有些犹豫不决。
母亲病了,心脏病,看病花去了不少钱。父亲已经提到借钱就害怕了,所以,没办法了,原本就对读书不抱太大希望的父亲,就决定不供野梅继续上学了。母亲有点过意不去,但是,真的是没办法了。
于是,方野梅辍学了,正如许多被命运甩下了的莘莘学子一样,被生活摆置在乡间。那年她上高二。
没有人来安慰野梅,倒是奶奶哭了。
奶奶不甘心,掏出藏箱底的嫁妆,一只金手镯,非要卖了给野梅上学。
“丫头,就当是为我争口气,就当是为我读,你去上学吧,反正我也半截入土了,留着这玩艺没啥用。当年,我父母拿这个给我当嫁妆的时候,我差点负气扔掉的,因为他们没送我上学,我怄气啊。丫头,拿着,去,送到城里去卖掉!”
怎么可以这样呢?
“奶奶,谢谢你,可我怎么能卖了您的手镯去读书呢?那样,我会有负罪感的,心也无法静下来。一个浮躁的人是无法把书读好的,成绩不好,你会失望,我会更愧疚。这是您的传世宝,留着当纪念吧!奶奶,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在家里也能自学的。”
奶奶拗不过野梅,她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让野梅重返校园。
乡村的清晨,空气好,四周安静,正是晨读好时光。
天没亮透,野梅就起来了,她要好好珍惜早晨的时光来看看书。
奶奶起得早,从院前经过,看到埋头看书的野梅,愣住,又惊又喜。
谁知道没上过几天学的奶奶做过多少读书梦呢?谁知道她也曾有些什么梦想呢?谁知道,她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喜欢的读书的时候,她有多绝望?更有谁知道,两个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她流了多少眼泪?跟野梅的爷爷争吵了多久?
是的,野梅的爷爷像他的长辈一样,不喜欢儿媳妇学太多知识,他觉得女人少上点学不会东想西想,好管理。所以,他挑的两个媳妇文化都不高(当然,那时候的女性文化高的也没几个。)
更没有人知道,当野梅拿到城中学录取通知书时,她是那么的激动,那么的兴奋!对,是兴奋!终于有个孙女像当初的自己的,终于在这个孙女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女时代的影子!
她高兴啊,虽然不识几个字,她还是把野梅的书翻了一遍又一遍。
她是不担心孙子没书读的,她深深地明白,不管多穷,对于男性,只要他们会读,能考到哪家里人都会送他们上学。
但孙女不同,所以,她时刻惦记着孙女的学业。
她讨厌自己那个喜欢做媒的儿子,她怎么都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养出这么个儿子来:成天儿看到女孩就想着给人家找婆家……
野梅知道奶奶的执念是读书,但她看书可不是做样子给奶奶看。
对,不纯粹是为了安慰奶奶,野梅确实喜欢看书。
因此,每天早晨,奶奶和野梅心照不宣,相互看一眼,相视一笑。野梅认真地看书,奶奶则快乐地忙活,生怕吵着野梅。
正值农历十二月初,外边雪花飘着,方大伯披着棉袄,不时地看看天,方大妈不停地喃喃。隔壁的张妈一副嗓音高叫着:“我们家的包菜呀!全霜了……”方大妈于是大发起叹来。方野梅打开日记本,眼前飘着无数个念头,思绪也就杂乱起来:二十岁了,我要在这个青春图案上抹上点什么呢?她理理发丝,眨了眨智慧的双眼,笑了。数年来,农民们一直在吃、喝、穿中度过年夜,他们最大的娱乐是围着扑克桌、赌桌(及后来的麻将)。“如果……对,就这样。”她双眼显得更加明亮,为自己的大胆设想感到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