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隆纳耶灰庭级重巡洋舰 - 航向黎明 - Joker
灰庭级重巡洋舰老实说很难算得上现役艾隆纳耶海军星舰,它从头到尾只建造了两艘,虽然参加过一些战斗,但表现不佳。不过,如果说独角兽级战列舰代表着未来新技术,那灰庭级重巡洋舰代表的就是艾隆纳耶海军未来的未来。该型星舰是艾隆纳耶合众国军事科技大爆发的成果,保密级别不亚于计划中的侵略型攻击母舰和宇宙中前所未有的泰坦星舰。
如果说引力子和反物质反应堆是其他种族的技术的极限的话,暗物质反应堆就是艾隆纳耶人的极限。灰庭级重巡洋舰配备了一个O-I1型暗物质反应堆,而它提供的能量相当于五个大型ADC粒子束反应堆的总和。新的推进系统在该反应堆的支持下,辅以四组量子潮汐震爆引擎,长轴1336米,宽268米,高310米,重2100万公吨的灰庭级重巡洋舰的机动力不逊色于未改装的驱逐舰。在运气好的情况下,灰庭级甚至能在两千公里的距离躲闪MS310舰炮的射击,要知道该型舰炮的弹速大约在6000km/s左右。
亚空间能量环流系统与强核力拘束场让灰庭级重巡洋舰步入了执行统合部超级科技的水准。这两种新技术不但能节约出大量舰内空间,还缩减能量输送消耗,增强舰体最大损伤承受力。负责舰内能量系统的工程师承诺,除非将灰庭级的所有武装都摧毁或者把它炸得粉身碎骨,灰庭级会一直对它的敌人开火。
亚空间能量系统的实装让一直停留在研发阶段的另外两种船壳成为可能(两艘灰庭级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装甲技术),一种是肖恩装甲的增强版,质量效应装甲,另一种是半能量化的量子结晶装甲。前者依靠战舰本身搭载的核力作用场将原本就质量惊人的肖恩装甲的结构锁死,还可以利用超维度系统从微观宇宙吸取物质进行装甲本体修补或远程打印,达到比肩中庭之蛇防御环的惊人程度。量子结晶装甲则剑走偏锋,放弃了传统的对抗思路,将装甲和能量护盾统和为一个整体,装甲是半能量体,护盾也是半实体,利用两者之间的能量辐射侵蚀星舰周围的空间,形成一个类似相位场的防御墙。这点与夜翼号的风暴被动护盾非常相似。这种装甲仅仅被击穿是不够的,攻击者还必须有足够强大的空间破坏力来击碎相位扭曲,才能真正对星舰本体造成伤害。
装甲技术的突飞猛进并未让艾隆纳耶人放弃对护盾的研究,相反,部署在中央星域防止任何人进入的执行统合部超空间链式护盾让科学家和军方都非常感兴趣。在巨量资金的投入下,比夜翼号的护盾系统更先进的原初护盾被研发出来。这种主动护盾并非是曾经的能量场,而是一种多维度物质――原能――的本维投影。
其性质暂时无法彻底被科学解释,但通过风信子号舰载AI风信子的记录的剖析和对誓言绿洲星及其周边环境的调查,艾隆纳耶科学家学会了从宇宙中提取长久以来被称作原能的多维度物质,第一次对其性质有了一定了解并能加以应用。当然,应用于军事领域。被命名为原初粒子的新物质代替暗物质成为了驱动宇宙膨胀的新粒子,其不同于任何重子,介子,费米子,只和玻色子有少许相似。简单来说,原初粒子不遵守任何已知的物理法则,属于艾隆纳耶科学体系中的超越物质,科学家只能依靠简单的鉴别实验将其分为Λ原初粒子,Ω原初粒子和Σ原初粒子。
实验表明,Λ原初粒子是唯一对生物精神波起反应的原初粒子,其蕴含不可解读的讯息,并且有类似衰变的行为,衰变过程中释放少量宇宙射线和原能,被智慧生物利用的就是这一部分。Ω原初粒子是穹顶护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6-8维空间里最为活跃,在其他维度则十分安静。干涉核心控制这种粒子形成一个严格计算过的蜂巢结构,拥有近乎于黑体的对辐射效果和空间稳定效果,不仅难以被常规武器击穿,还可以逃过光子雷达的扫描,使星舰从宇宙中真正的消失。
Σ原初粒子是未侦测到的推导粒子,它可以和上述两种原初粒子的任何一个凑成一对,并且只有在它与上述两种粒子凑成一对时,这些原初粒子才会产生神秘位移――偶尔是空间上的,偶尔是时间上的,偶尔是时间和空间上的。Σ原初粒子存在很大的争议,相当多的科学家认为假设它的存在是不必要的,Λ和Ω原初粒子是可以自己移动的,只是形式未知。
不管怎样,没人弄清楚这种物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弄清楚的那一天,就会弄清楚宇宙的真谛。而显然宇宙是不喜欢有人弄清楚它的真谛的。有一种理论认为,当有种族真的弄清楚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时,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上述情况已经发生了。
因为对原初粒子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穹顶护盾或许非常强悍,但同样可以被更强悍的武器破坏掉,同理,质量效应装甲和量子结晶装甲也难逃厄运。毕竟人类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制造了强大的盾牌,就一定要找更强大的矛来捅烂它,然后又心满意足的去造更强大的盾和更更强大的矛。
MS600L型“歼星者”相位炮被认为是战列舰级MS900L型“雷霆”和泰坦级MS1600A型“星云”的早期实验型号,它的体积比MS310型单装主炮略大,但综合威力是后者的二十倍,发射的粒子流速度达到了3。8万公里每秒,通过液钇进行性质转变后能和天庭之怒有相似的能量通路效果。MS600L和新的粒子调和技术使炮战距离拉开到货真价实的了1万公里,它发射的能量束能在搭载它的灰庭级重巡洋舰的穹顶护盾上烧个洞,并引起质量效应装甲的小规模聚变反应。对付量子结晶装甲要更麻烦一点,不过经验告诉我们,时间长一点,距离近一点,一切都不是问题。
作为一款东拼西凑的战舰,灰庭级的主炮除了传统的相位炮外,还尝试了艾隆纳耶人并不熟悉的动能炮。不过即便如此,艾隆纳耶人的动能炮的先进程度依然令人咋舌。灰庭级的C2舰炮不是化学动能武器,也不是电磁动能武器,而是空间弹弓效应武器。其具体原理大概就是将炮弹硬塞进一个亚空间,导致炮弹的所有原子向前跃迁一个原初粒子单位,借此获取极高的动能,粗略估计能达到1万公里每秒,无论炮弹大小都能达到这个速度。可惜的是,艾隆纳耶人没有足够的技术来将大炮弹压进亚空间,目前单发炮弹最高能产生接近10亿吨TNT当量,换算后低于MS600L,远低于00A更是连渣滓都不算。因为系统契合度和军事传统的关系,C2舰炮最初仅作为对动能武器极限的研究。
不过随着研究的继续C3舰炮出现了。C3舰炮的原理和C2舰炮如出一辙,不同的是,C3舰炮的配套炮弹五花八门,主要分为三种。一式弹是纯粹的动能弹,它看上去块头不小,其实很轻,能轻松加速到2万公里每秒。出膛后一式弹会像质量效应装甲一样从其他宇宙提取物质填充自己,虽然这会因种种原因减慢速度,但研究表明,一式弹最终能产生25亿吨TNT的威力,比它的前辈强得多,略高于MS600L。最重要的是,相位炮射程有限,一旦超出粒子约束力场的范围,粒子间斥力会造成能量束威力严重衰减,而一式弹不存在这种问题。
二式弹是常规反物质弹头。艾隆纳耶人没有火枪和火炮,对动能武器非常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可以往里面填火药来制造增强威力,二式弹是摸索了好一阵后才搞出来的东西。它的飞行秒速度远不及一式弹,只有中规中矩的1万公里,穿甲表现也不佳。不过因为击穿后效显著,它在用作副炮炮弹欺负小船时非常有效。
三式弹是经典的黑洞弹,对付量子结晶装甲效果显著,但很难把质量效应装甲和穹顶护盾怎么样。军方认为它打打飞机之类的东西非常不错,就算不能把飞机直接绞碎,也能让他们吃不少苦头,破坏队形什么的。
C3舰炮多样化的弹种让动能武器在艾隆纳耶军方有了一席之地,但仅仅只有一块破草席。钟情于能量武器的艾隆纳耶人很快就搞出了准光速引擎,好让搭载能量武器的星舰迅速冲到敌舰面前,将恐怖的火力倾泻在它脸上。
有人说C3舰炮在发射速度上还是比能量武器快得多,但是艾隆纳耶人又证明了发射速度最快的一定是能量武器并安装到灰庭级重巡洋舰上。重子炮,也叫引力子炮,是艾隆纳耶海军比较青睐的副炮。其发射速度快得吓人,接连不断的引力子包轰击下,任何物质都会迅速分崩离析。唯一的缺点是,重子炮射程太短,不比坦克炮好多少,打击超过十公里的目标就萎靡不振。好在准光速引擎能让星舰在两秒内就加速到百分之五十光速,虽然不能保持几秒,但足够在对方反应过来前贴近目标。至于其他时候,就让主炮来对付敌人吧。
正如之前所说,艾隆纳耶海军新的作战体系并不提倡冲进敌舰群左右开弓,所以远程武器的开发才是重中之重。在宇宙中,区分导弹和鱼雷的界限十分模糊,一般来说个头大的就是鱼雷,飞得快的就是导弹,就连执行统合部也没能把这俩玩意儿分得很清楚。对于现代艾隆纳耶海军来说,星舰上用于饱和打击的就是导弹,用于远程狙杀的就是鱼雷。因此,鱼雷成为了海军开发重心。
灰庭级重巡洋舰装备的“极光”量子鱼雷超越了冬铎人的光子鱼雷成为最先进的鱼雷。艾隆纳耶人的目标不仅是怎么打击三维空间里的目标――“极光”是一种可以打击正在跃迁中的战舰的新型鱼雷。“极光”体积庞大,拥有独立的曲率发动机,作战半径达到两百光年,能自动追踪跃迁中的战舰的信号并进行拦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