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四百六十二章 守与攻 - 南明工程师 - 浊酒当歌

第四百六十二章 守与攻 - 南明工程师 - 浊酒当歌

消息蔽塞的情况下,姜瓖眼前一抹黑,每日里东奔西走的督促守城,安抚手下兵卒、振奋士气,表面上底气十足,其实他的内心,十分焦躁。

大概一个月前,大同城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城内粮食虽然还有库存,人的精神却到了崩溃的边缘,高耸的城墙上,天天血肉横飞、生死相博的战斗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今天还活着、明日就可能死去,这种没有未来的日子足以摧毁意志不坚者的心理。

撑着城内军民坚持下去的,不过是对城破后清军屠城的恐惧而已,大同人都明白,反叛大清的后果绝对是鸡犬不留的封城屠杀,城破了,谁也活不了。

正是在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苟且偷生的侥幸期盼中,姜瓖带领大同军民忍受着难以言状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熬到了现在。

当然了,姜瓖是为自己留有后手的,草原上的某些小部落已经收了他的银子,答应一旦事急,姜瓖可以突围之后出长城,借他们部落的道路逃亡。只不过这样的话,他不可能带着过多的人走,警惕的蒙古人限制他最多有两千人随行,大同满城百姓,就将成为姜瓖造反的祭品,死于清兵的刀下。

这段时日,姜瓖已经在着手准备这件事了,挑选跟着自己一起走的人马都准备好了,只等寻个空子突围。

却没有料到,清军的攻城突然停滞下来,往日间每天选个墙段攻击的清兵,改为两日一攻,三日一攻,逐步降为五日一攻,进入这个月,干脆一天也不来了。

攻城改为围城,一下子让城内轻松了许多,人们都在猜测,外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引得清军改变了战略。

姜瓖同样好奇,才有了傍晚趁着昏黄的夕阳窥探城外的举动。

几个亲信将领目光闪烁,望着姜瓖,突围的事已然就绪,清兵攻势减弱,正是大好时机,是走还是留,该有个定夺。

“军门,前一阵子还有消息进来的时候,听说陕西来的平凉候兵发太原,声势很足,是不是那边吃紧,鞑子把人都调过去了?”他的弟弟姜瑄试探着分析道。

总兵刘振威也道:“围城的红衣大炮这段时间也减少了发射次数,看起来数量上似乎也少了,会不会真的把炮也调走了?”

“人和炮,是鞑子攻城的两大法宝,没人没炮,他们骑着马也跑不上城墙来。”姜瓖低着脑袋摸着下巴,凝眉思索:“鞑子把兵调走,莫非真的有什么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的变故?”

几个亲信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要不,再守一下?”姜瓖抬起头,仿佛在询问自己。

众人有人犹豫,有人思量,这些人都是山西土著,大同地头蛇,家眷财产都在城里,要舍弃辛苦半辈子挣来的家业逃到草原上,的确令人心肝痛,况且离了这儿,到其他地方,如无根浮萍,任人鱼肉,若非万不得已,没人愿意这么干。

在保命和保财之间权衡了一下,所有人在短暂的思考中都有了主意,没有经过商量,众人一起抱拳,异口同声道:“守城卫土,我等本分!愿随将军守卫大同,万死不辞!”

迎着亲信们炽烈的目光,姜瓖浑身热络起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将桌子一拍,站起振声道:“好!我等就以此坚城为倚重,为保满城百姓,誓死与鞑子血战到底!”

姜瑄与其他将领一起,附身单膝跪下,大声的答应着,吼着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但是脑海深处,不知道为什么,闪过了一句与此情此景不那么协调的成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他甩甩头,慌忙散去这不吉利的想法,这种时候,可不能想这些不好的东西。

……

大同城外的清军大营里,阿济格的确少了一些人和炮。

多尔衮的调令过来,要他把乌真超哈营全数调往太原方向,只留下几门炮保持威慑,另外还抽走了几个甲喇的八旗战兵,如今剩在他手中的人马,虽然还有五六万人,却多以蒙古人和汉军居多数,女真八旗兵不足万人。

阿济格对此是有些不满的,多尔衮带的兵本就不少,离开大同时又抽了不少山西兵走,现在还要抽人,是不是太过了?大同眼看就要打下,有两次都轰开了城墙,再加一把力,破城在即,就在这节骨眼上却要把红衣大炮抽走,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纵然有意见又如何呢?多尔衮是摄政王,自己只是个亲王,矮上一头,就得听话,否则豪格的下场就在眼前。

炮营一走,剩下的几门炮独木难支,大同城内姜瓖组织的施工队又速度惊人,往往集中火力轰了半天,人家半个时辰就修缮一新,这种打法,如何破城?光靠人命去堆,也不是个办法。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