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高中 - 美男离殇 - 独孤紫冥
映入眼帘的竟是“苛政猛于虎”,正是选自《礼记・檀弓下》。此篇我已温习数次,烂熟于心。试题旨在分析此句,并谈论对当下形势的看法。
灵感如潮水般在我头脑中奔流,不可遏制。短暂的构思后,是如有神助的下笔。我首先赞同此句,否认苛政,推举仁政,引用“君轻民贵”等孟子名言。
然而第二步笔锋一转,写过度放纵的危害。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同时提及《齐桓晋文之事》中“杀牛衅钟”的故事。旨在说明,仁政应当有其法、并有其度。
接之,我阐述孟子对“天下大同”的憧憬。此思想源于孔子,但实践发扬于孟子。孟子提“七十者衣帛食肉”为“王道之始”。又要开“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最后达到的境界即为天下大同。
最后,我将视线转向秦国,提倡恩威并重,既要强大军队,实现统一,也要用恩泽让天下万民服从。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才能实现天下太平。
午时三刻的锣声响起,姚苌提醒考生快完卷。而在我面前,洋洋洒洒近两千言跃然纸上。还有一刻钟,我又通读全文,检查句读、书写和文法,略加修改润色。
当终场锣声响起时,我泰然自若地将答题纸扣在桌上,等待姚苌带着兵士来收卷。Www。。com我环顾四周,发现有些考生还在颤抖着手赶着写,似乎还有很多没写完。也有考生,胡须拉碴,徒自叹息怀才不遇。
收我卷时,姚苌特意问我:“九公子感觉如何?”我谦逊地说:“还算顺畅。”
考场上不宜太多言语,姚苌点点头后,马上收上答题纸。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待收卷完毕,姚苌考官宣布考生退场。我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大厅取回包裹。只听见耳畔议论纷纷,或喜或悲。而我不愿交头接耳,径自出门。
没想到六哥带车等在门口,一手撑伞,另一手里还提着食盒。我拘谨地说:“哥,你对我期望这么大,我都担心会不会让你失望了。”
六哥将伞凑过来,接我走去,淡淡笑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回家再说,你在车上将就着吃。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寒雪中,六哥的胡渣都沾了数片雪花,却让我倍感温馨。我欣然谢过上车,马车疾驰回家。
到家后,众人簇拥着迎接我,六哥又去东宫还车。我嘱咐他把那本借来的书还过去。
步入客厅,大嫂和慧兰殷勤地张罗,端茶送水。八哥已迫不及待,问我考得如何。
我看到如此多人关心,微窘中,回答:“我也没底,发榜日期是七日后。到时候即见分晓。”
八哥听后倒不急了,挥手而言:“罢了,现在急也没用。静观其变吧。”
这七天也是如此漫长,拖得我不停怀疑自己在答题纸上写的内容。究竟能否通过,我心里没底。
十一月十五终于到了,六哥带我去看榜。七日的等待加剧了我的紧张,以致于在路上我双手打颤。六哥安慰我:“试卷都是密封好名字再改的,以免徇私。所以没必要害怕,哥相信你的能力。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六哥如此一说,反而让我愈发紧张。我知道,五十个人中只有八个人会被太学录取或谋得一官半职。
榜还未张贴,观榜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了,我们好不容易挤进去。这是一对士兵推搡着进来,扛着浆糊和一张黄纸――想必就是榜了。
我又开始呼吸加速,心提到嗓口。Www。。com我期待结果赶快出来,不要再这样折磨我的心脏。六哥温暖的手握住我,让我暂时安定。
士兵倒是雷厉风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墙上涂好浆糊,展开皇榜,抹平贴上去。人群随之簇拥过去,士兵将人群抵开,勉强维持秩序。人们看到了榜上的文字,几声叹息和呼啸顿时发出,让我心弦一紧。
还未来得及思考,我就瞟到了我的名字,在那条红线右边,写在最下面。Www。。com换言之,我排行第八刚好达标。心上的巨石瞬时挪开,我竟激动得开始咳嗽。而我还发现,第九名居然是苻宏!
六哥欣喜赞道:“秦国考试还是挺公平的,四皇子参加考试居然还未达标。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回家了,不久丞相会有均旨,召你面谈,妥善安置你。”
久之我才恢复平静,笑道:“现在尘埃落定,我们都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我们一路小跑回家,暖阳透过云层,驱散多日的雪霏霏。当全家人知道此喜讯,个个欣喜。大嫂激动地说:“多亏了我日日祈祷,你居然如此幸运,刚好压线而过。”
我也说:“题目不难,可录取的人少,我真没想到还这么难考。不过苍天有眼,我居然中了。”
大嫂大方地令慧兰出去买菜,说今日一定要好生庆祝一番。我看到兄嫂的欢心,长期以来的忧伤荡然无存。
果然,次日有官差来府传信,说丞相王略召见。官差还说:“丞相还令贵府六公子、八公子一同前往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