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太丑了 - 大骂在明末 - 老实人12
熊廷弼真的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信,但他没对刘髑歙说实话。
老熊这哥们有一个老婆三个孩子。
长子熊兆圭,次子熊汝林,还有一个女儿——熊瑚。
他固然想到了自己出了事可能会累及家里,但他也不想这么一下子就如此的示弱。
回到北京后,思来想去,老熊给家里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老熊说了,我要去辽东!
很危险,恐怕不见得可以回来!
但是也未必回不来。
这个到底是回来,还是回不来,是两回事!
正常情况下,我应该是可以回来的,但是国家多事之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万一我不幸出现了意外,你们怎么办?
如果我是为国而死那也就算了,你们没事。
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万一事有不遂,也就是说事情不如意,搞不好祸及家里也未可知。
大明的官员不好当,我呢,又得罪太多的人,所以没法子啦,就想了一个招,让你们二弟带小妹,去我一个朋友那里躲一段时间,这个人是我新交,为人有点特别,但也算是一个可以交往的人,他该可以保全你们一二。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至于我的长子,兆圭啊,还有我的娘子哇,你们两个就要辛苦一下,替我把这个家撑起来,万一我没事,再把小弟和小妹接回来!
如此,堪可称为是两全齐美!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熊廷弼的厉害了!
他把家事处理的滴水不露。
假如自己倒霉了,那么在刘髑歙的帮助下,该是可以保住次子和小女!
如果没事,家里还有长子和老婆来顶!
两边都可以顶!
当然,老熊也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说……
他女儿算是一个美女了!
万一这个女儿……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知道,刘髑歙喜欢大脚巴丫!
女儿的脚缠得不是太好,但多少是缠了,想必不会惹什么麻烦!
以刘髑歙那喜欢大脚巴丫的,该不会搞我女儿吧!
退一万步说!
刘髑歙就是搞了!也得看情况!
他不可能在熊廷弼还没出事的时候就狼心狗肺的搞自己女儿。
如果自己没出事,他就不会,他搞了,自己回头收拾他。
但他没搞,自己出事了,那他再搞,也可以!
自己都完蛋了,女儿也就成了罪官家属,罪官家属是要充为官(女支)的。
大明朝的官(女支)那叫一个惨,收入低,干活重,伺候的男人多,生下的孩子还要算贱籍!
你似秦淮八艳,同样是当(女支)女的,私(女支)都干得快成现代明星了,而官(女支)却……
唉……
当然,一些官(女支)运气好,会给私家的(女昌)馆收下,花钱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嘛!
不过,不管怎么说,女儿被刘髑歙搞了,多少比当(女支)女强,不是么?
带着这种把身后事都安排妥的感觉,大明朝的实干家,熊廷弼上路了。
还没到北京,路上他就给拦下来了,怎么回事呢?
原来朝庭有旨了。
封他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让老熊去——宣慰辽东。
老熊拿旨到了北京,但朝廷迟迟不给他关防文书,直到六月,努尔哈赤占领开原,才又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这下子老熊的位子算是坐稳了。
大明军功是很重的,所以一般来说,和少数民族开战,这种肥差一定有人抢。
但奈何努尔哈赤表现的太猛了,打得明军太惨了,在这个时候,朝堂上是没有哪个脑壳进屎的想要去抢什么功劳,老熊的位子十分的稳,他堪可称为是临危受命!
看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
萨尔浒大战是三月,四月前结束的,因为三月四日,刘綎死了,四路大军他这一路完了!
李如柏呢?
回来,然后自杀。
从四月开始算,老熊是直到七月才从北京出去的……
这就是大明朝的行政反应速度!
这种最快也要三个月的反应速度,堪称变态!
而在这段时间,努尔哈赤高歌猛进,开原、铁岭相继失陷。
可以说,半个辽东都要丢掉了。
当时的辽阳已半是空城,一些官绅都已离去,道员和将领也备下快马欲逃,人心惶惶。
熊廷弼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将自己家眷送走、动摇人心的罪名,逮捕了知州李尚皓;斩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震慑欲逃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做了这些事,老熊公开祭奠开原、铁岭战斗中的殉难者,激励士气,从而初步安定了民心,稳定了军队。
但辽东形势并不令人乐观,军队虽有几万,但“辽之军器一空如洗”,辽之“兵又皆无人统领”,战马瘦损不足,军心民心不稳,而哨探报努尔哈赤攻破北关后要乘胜攻占辽阳。
形势危急,困难重重。
面对这种形势,熊廷弼一次次上疏,要求朝廷派兵遣将,发给军器,补充战马。
他斩贪将陈伦,没收其赃银;撤换纨绔子弟无能总兵李如桢,而以李怀信代之。
他适当收缩兵力,并守沈阳的绝大部兵力于辽阳,并大飨军士,准备干粮、行具,佯示进兵。
由于老熊过去在辽干过,就专门盯女真人,这一点让后金疑虑。
特别是努尔哈赤,他生(忄生)就多疑,所以没有立即进攻辽阳。
熊廷弼呢?
他倒过来,抓紧这得来的宝贵时间,加强辽阳城防。
在城外掘壕三道,每道阔三丈,深二丈,中灌河水,阻敌前进。
在此基础之上,熊廷弼进一步采取措施。Www。。com
他与总兵贺世贤率精兵一千,踏着冰雪,突然出现在已被努尔哈赤占领了的抚顺关,大张旗鼓,坐在马上,以鞭指点地形,“宣言某可营,某可伏,某可战”,故意让后金哨探知道,然后取道而回。
努尔哈赤受大明积威,又知道老熊的厉害,以为熊廷弼要袭击他,就下令砍树堵山口,运石整修关隘、山城。
熊廷弼又赢得了时间,大修辽阳城,薄者加厚,低者加高,并在城西、北、东壕外再筑大堤,潴水。
二三个月后,一座高厚壮固的辽阳城屹然雄峙在辽东大地上,防卫空前加强。
熊廷弼进一步加大防御纵深。
他分析了辽东地形,认为努尔哈赤进攻辽阳必出抚顺关。
沈阳、奉集距抚顺各六七十里,互为犄角,完全可以控扼抚顺。
于是熊廷弼于万历四十八年四五月间,亲自督修沈阳、奉集城防,然后部署了兵力,命总兵官贺世贤率领三万人守沈阳,柴国柱率兵二万守奉集。
刚刚部署完毕,六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兵分两路分别进攻沈阳和奉集,被贺、柴二部击退。
八月,又以五六万人进犯沈阳,熊廷弼亲自督阵,后金又未得逞。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在辽阳的防御巩固之后,熊廷弼希图进一步进取。
早在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他就提出了对努尔哈赤实行“坐困转蹙”的战略设想。
即把自己的军队分成四路,分别置于叆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河间,每路三万人,自成一能攻能守战区,各路相互策应。
各路组织机动部队,消灭零星扰边小分队。
在农忙季节,各路实行迭进互扰的战法,使后金不得耕种,陷入困境,然后相机或四路同时,或三路牵制一路进征。
到泰昌元年九月,熊廷弼已集结兵力十三万,重二百斤以上的大炮数百门,七八十斤的三千余门,百子炮以千计,战车四千二百余辆,铁箭、火箭四十二万余支,准备于冬季率军去抚顺关显示威力,第二年春天,自率大军驻抚顺,逐渐进逼。
如果后金出兵不与其交战,而派兵从叆阳、清河、宽奠等地出击,迭进互扰,疲惫对方,并采取招抚的办法,争取其内部响应。
可以这样说,老熊在这里打了一场精彩的组合拳,把后金给吓得半死。
以拳击比喻。
第一回合,后金把大明偷袭了一把。Www。。com
第二回,后金连灭大明三路大兵,取得空前的胜利……
这个时候,大明又胆又寒,肝儿又颤,根本不堪再战!
于这个时候,熊廷弼打第三场。
他先装出一副进攻的样子,让对方防守,然后他休息,几次三番,他休息好了,再回敬对方几下。
然后,老熊又开始进行武装,一步步的加强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强大!
到了新的一轮,老熊已经强壮到可以跑铁人三项了!
相反,后金却给他当猴子一样的玩傻了!
最阴险的就是熊廷弼的战略,他对后金使用的是唐高宗攻打高句丽的战略!
唐太宗打高句丽,碰了个头破血流,一直到现代,都让韩国高丽棒子暗爽,唐太宗牛吧,给我们高丽打的!
厉害吧。我们大韩民国才是天下第一!
NO·1。
不过唐高宗就精明了,咱不和他们打仗,就是和他们比割麦子!
高句丽兵不敢和唐兵野战,一般都是打防守反击。
和意大利足球一样。
现在唐军也不过来进攻了,就是看你们家麦子熟了,我们发所一下友好的邻邦精神,替你割了,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我这里取……
结果高句丽就向大唐低头了!
没力量打了!
李唐一举灭了高句丽!
熊廷弼现在就是这样,他比唐高宗还要阴险。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他不仅去割对方的麦子,还打扰对方的耕种!
哥们别干活了,小便去!
当女真人们想要干活务农的时候,大明的军队就这样来了!
不让你种地,不让你收割……
看看你们女真人那点有限的抢来的资源可以使用多久……
然则……
在这个时候,大明朝的内部又出现了动荡……
当然,这不是本书的重点……
老熊旗开得胜,刘髑歙在程府一直住到了六月。
这个时候,他的未来岳父,程箅,替他跑来了一个卫所军的千户——合肥千户所!
这个时候的卫所制度十分的败坏,已经很不堪了。
明朝的军制是卫所制,根据这种卫所制,在中央设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五军都督府统辖若干都司,都司统辖设立在全国各州县的若干卫所,大体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指挥使等官,管辖五个千户所。
以一千二百人为一个千户所,设千户等官,管辖是个百户所。
以一百二十人为一个百户所,设白户、总旗等官,管辖两个总旗,十个小旗。
截止一三九三年,即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共有十七个都司,三个行都司,一个留守司,三百二十九个卫,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军数约为一百二十万人。
当时卫所的兵源有四类,第一是“从征”,即原来的农民起义军战士,包括反元各部的战士;第二是“归附”,即投降的元军;第三是“谪发”,因“罪”而罚充的官吏或士民,称作“恩军”或“长生军”;第四是“垛集”,即征调平民充军,世世代代成为军户。
显而易见,在明朝的后期,兵源已经缺乏“从征”和“归附”来源,这样明军的组成就从明初时候颇有理想和斗志的“从征”军为主变成以“谪发”和“垛集”为主,部队成员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直接导致了战斗力的下降。
五军都督府的职责是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而军官的任命、军队的调遣则属于兵部。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一旦战事开启,兵部则听从皇帝的旨意,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事结束,将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归卫所。
明朝政府通过这样的军事制度使得将帅的权力受到大幅削减,而皇帝控制了全部的兵权,卫所制度能够避免将帅拥兵自重的危险,但是却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状况,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最离谱的是上层对下层的剥削。
在大明,这种卫所到了最后,已经演变成地方千户百户是大小地主,他们变法儿的压榨那些小兵。
士兵们生活清苦,而所得却不足以养家。
这就必然造成了逃籍。
没事干谁想当兵?
卫所士兵种地上交的粮竟然比普通平民还要巨多!
那你说当民好还是当兵好?
据说一四三八年,也就是正统三年,逃亡军士达数十万之多。
山东一个百户所,原额为一百二十人,逃亡后只剩下一个人。
兵制的破坏导致明朝军队的衰败,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北京周围的七十八个卫,原有三十八万人,至十六世纪初,只剩五至万人,而其中实际操兵器者仅有一万人。
蒙古骑兵曾攻至京郊,能看到北京城门处,明军竟不敢前去应战。
到十六世纪初,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许多边地驻军也只剩下兵力的一半。
军官奉命出兵时,只好临时雇用矿工和盐工充数,或招募辽东、陕西的雇佣兵。
再说合肥千户所。
其实,并无合肥千户所,这纯是买来的。
花钱就行。
在这个地方,真正存在的是庐州卫。
庐州卫的前身是合肥卫,洪武三年正月壬子,朝庭降合肥卫为庐州千户所。
十三年八月辛酉复又升回庐州卫。
庐州卫的逃户少点,但军队根本也是不堪与战。
在明朝的这个年月里,南直隶的这个地方,兵员是不错的,兵力也是有的,不过说到战斗力……
那可真是……
想想也知道,这种处于国家中心地带,根本不闻战事的地方,所谓的士兵,其实早和农民无异!
也就是拿着兵器而已!
除了稍许部队还算有点力量,其余者无。
合肥千户是一个花了五千两银子买来的空位!
这上面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庐州卫,其实并不需要所谓的合肥千户!
不过话说回来了,钱可通神!
大明现在的卫所成了什么样儿,是人都知道,因此,在上面那些当官的心目中,添加一个所谓的千户,不过是小小的一件事!
毕竟,这个时候的卫所制远没有初时的严格!
想也是知道,到处都是逃军逃户逃卫的,现在增加了一个合肥千户所,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是一番小小的谈判,事情就这么的谈下来了!
刘髑歙。
字古申。
这哥们现在入了大明军籍!
那要说程箅愿意吗?
愿意,商人也不是多高贵。
他嫁女图的就是女儿这日子好,刘髑歙真有本事,还能一辈子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不成?
再说,就算是千户,那也是大明南直隶的千户,这个官位已经不错了,可以让刘髑歙平平安安的活到老。
如果大明朝真有那么长的国运的话。
刘髑歙干得好,假以时日,就真成了庐州卫也并非不可能。
再说,这养兵的一切,都由刘髑歙自己解决,他自己招慕流民百姓成为军户,可以说是省事省力。
程箅给兵部尚书送钱,那兵部尚书笑谓左右:“钱多人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