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集:吞并村 - 大骂在明末 - 老实人12
刘髑歙打量众人,他要让这些阉兵们习惯这些尸体。
然后他开始一个个的杀。
叫手下的百户长们杀,杀人,然后解剖开来,让士兵们大胆的过来看,见红!
这样,士兵们的胆气就会上来!
虽然,这只是一种很肤浅的方法,不过,对于目前,刘髑歙找不到别的法子……
熊汝宁在一边吐得不成样子,但没有人理会他,他不是士兵,不是军人,是书吏!
一个小小的书吏,是怎样都可以的,他不需要军人的待遇和尊严。
士兵们排队,这个上午,在一片惊叹中度过!
刘髑歙则是跑到了后勤的厨房!
这里面是几个会做食的老阉和严家村雇来的村妇打理。不然,这许多的士兵,哪来的吃食。
刘髑歙过来,带来了尸体,可把他们吓坏了!
“干什么?看什么?没见过!滚回自己的岗位上去!”刘髑歙说。
他找了一个单间,抓把刀,把一具具尸体进行剔肉!
用刀,把尸体斩成一块块的,然后把肉给剔除出来。
肉给送到厨房,立刻下锅,人肉这东西,味儿酸辛,如果不早早的下锅,时间一长,肉就泛酸了。Www。。com
这种活儿一般人干起来也许会慢,因为骨头是很慢的,但刘髑歙却容易,他有一把利刀!
刘髑歙看过很多历史上的资料,这些资料也就不一一赘言了,反正,连鲁迅先生都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人,是一个表面讲礼仪,却吃人的国家!
在别的国家还可以看到一些因为风俗或是饥饿而吃人,但在中国,这种事就很常见了!
早期人的野蛮也就算了,到了现在,还有很多吃人的宴席。
在《回当明朝当王爷》中一书,就写了一个太监,为了重新长出小(又鸟)(又鸟),吃什么偏方,那偏方就是小孩的脑。
这虽然是一本网络小说,取材却是真实的历史,可见当时虽然有这样的变态,却也没有什么!
刘髑歙就觉得,上过战场的兵和那些没上过战场的兵是不一样的。
见过血的兵和没见过血的兵是不一样的,同理,这吃过人的和没吃过人的,也是不一样的。
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心理优势!
吃过人的士兵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会想,老子连人都吃了,老子怕什么!
从而激发他们的心理,让他们热血激昂!
这肉啊,甭管是什么肉,下了锅,见了油,染了盐,熟了,那就自然的香了起来……
刘髑歙很快的把骨头剔掉,把那些脑子,眼珠,内脏什么的挑出了一筐子,叫来手下小兵,用这些来去喂狗,把土狗喂得肥肥的,精壮的选为军中的军狗,不行的就变成肉狗吃肉!
做完这些,刘髑歙出去,他看了看士兵们的训练,士兵们已经很有样儿了。
再花点时间,一支强大的军队就算是成功了!
刘髑歙则叫厨房拿了一些普通的食物,提着,去了严家村!
严家村的村长是孙实秀,孙实秀是一个普通的半百老头。家里也算是不错,有点钱。
不过,不管怎么说,是刘髑歙来了,而且是饭点儿上,所以他就不得不召呼了。
可惜,刘髑歙压根儿看不上他吃的这点糙饭,把礼物一放,道:“你且吃,吃完我有话说。”
孙实秀哪里敢让千户大人等,他草草的往嘴里扒了点饭,让家人躲回去,自己去见刘髑歙。
“小民孙实秀见过千户大人,千户大人万安……”
这是小民百姓真实的一面!
虽然刘髑歙管住自己的军队,在严家村的边上,没有干什么坏事,可也是让这些村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在阉军刚刚入驻的时候,一些严家村的大姑娘还躲到了临村里去避难!好在没啥事!
本来严家村以为刘髑歙的军队多多少少会有点啥扰民的,不过到底还是没有。
现在这心刚刚放下,觉得八・九是没事了,但没想到……
千户大人却是主动的上门了!
孙实秀心里着实没底!
这年月,想要凑合的过日子,也是不成吗?
是要向我们加征什么军粮?
还是别的啥事?
只要不想要霸占我们的地,那就没有问题了。
刘髑歙看出这个人的小心,却不加理会!
想想也是,他堂堂一个千户,现在于一个小小的村长面前,还用客气?
就听刘髑歙道:“我看你们这村子日子过得挺惨的,就想要帮帮你们……”
有这事?孙实秀才不相信呢。
你们当兵的不祸害老百姓,那就谢天谢地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这年头,不要岳爷爷那种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兵,只要你杀杀抢抢的,刀下留给我们一条活路,就不错了。
刘髑歙道:“我想把你们严家村编入我们军户,你意下如何?”
果然。天大的祸事来了!
孙实秀道:“千户大人开恩,千户大人开恩啊……”
好嘛……我以为是什么事,感情是要一口吞,把我们全吞下啊!
刘髑歙道:“你误会了,你们只是打我们千户的名,这样,你们至少不用再缴粮了!”
孙实秀知道,不用缴朝庭的粮,是一回事,但我得缴你们的军粮啊!
明朝民间的田亩,也会论个水田,旱田,薄田,肥田之分。
在小民百姓上缴税赋的时候,这个税率是很合理的有个调度的。
但这一套用在军户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军户划亩为分,以十亩、十二亩,或是十五亩为一分,每分缴粮六石,这个数字是很沉重的,往往让军户们难以支撑!
假若你一分地全都是薄田,一年到头,只种得十石粮,你却要缴六石,这还让人怎么活?特别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官府偶尔还是会按天气灾情,减免一些税赋。Www。。com而军户是不会改变的。
特别是入了军,有屯军和操军两种,也就是刘髑歙搞的兵丁分离政策,让种地的只管种地,让打仗的只管训练。但政府没有信用,往往调兵,连屯兵都调了,调了你的屯兵,粮食种不了了,但还是让你缴粮,你说这过不过分!
最离谱的是,军户是军管,上面杀剐只是句话,你连生死都无法自主,这算什么日子?
所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也就是这样。
刘髑歙道:“我知道当军户的种种不好,你有顾虑,是当然的……”
孙秀实泪如雨下道:“千户爷爷,我们小民,只求亩地存活而已,这个军户,我们干不来啊……”
刘髑歙道:“你且起来说话!”
孙实秀道:“爷爷不答应,小民就不起来。”
刘髑歙看见孙实秀的家人在探头,吓唬他道:“你真不起来,我这就杀了你满门的老小!”
孙实秀吓了一跳,果然抽抽噎噎的起来。
刘髑歙叹了口气道:“现在让我们老实的说话吧,我意已经决定了,这是不会改变的。”
“你们严家村就并入到我们千户所,你们呢,全算屯兵,丁是屯丁,我说话算数,你们不会上战场打仗!但是,你们的孩子……得交出来,我要七岁的孩子进入我们的军营,进行学习,他们会学到十五岁,我们会教他们读书识字,学武射箭。十五岁后,会按我们的需要,抽取部分入伍,为操丁,也就是我们的真正军队,余者回村!至于你们的粮食,只管自己的,我虽然是把你们收篇入军,但绝对不会收你们的粮食……当然,你们多打的粮食,可以按市价,售予我军!这个条件,难道也不行么?”
刘髑歙说出这些话,让孙实秀一时难以回味!
但刘髑歙没给他足够的时间,他道:“我下午的时候,就让归无光过来,给你们编排名册,你把村人都叫起来,把我的话告诉他们,听我的,包你们过上好日子,不听我的,别怪我动硬的!”说罢,刘髑歙扬长而去。
刘髑歙去了,孙实秀的老婆过来,她道:“当家的,那军爷说啥呢?”
小民百姓人家和大户人家不一样,若是一个读书人家,八成会说,老娘们知道个啥。
但在平民百姓间却就是另一回事了,有事不和自己老婆商量,那和谁说?
孙实秀道:“千户大人说要把我们并入到军户里……”
孙实秀婆娘当即道:“啊?”
孙实秀道:“但千户大人说不要我们交军屯之粮,多产之粮以市价售给他……”
孙实秀婆娘再道:“啊?”
孙实秀道:“千户大人说我们得把孩子交上去……”
孙实秀婆娘:“啊?”
孙实秀道:“千户大人要给七岁的娃上学,教他们读书识字,开弓射箭……”
孙实秀婆娘:“啊……”
孙实秀道:“千户大人要我把村里人叫起来,下午就给登记名字,然后就编入军户了……你说这事……”
孙实秀婆娘道:“我一老娘们知道个啥呀!”
孙实秀道:“那你啊个啥啊!”
孙实秀婆娘道:“我这不给你说的心一跳、一跳的么……”
孙实秀道:“唉……朝庭的赋税是一年比一年重,我听说河南那边很多的倒霉啊,这饿死一大遍呢,现在听阉军的兵爷们说,北虏又起事了,搞不好打到我们这里都有可能,就算不打到我们这里,朝庭也是要征税的,这个税征起来就没个完了,我们的赋税怕是还要加……”
孙实秀婆娘道:“再加,这日子还过不过了?要我说,千户爷说的如是真的,咱村并过去,也不亏,你舍不得你这村长?”
孙实秀道:“球,这村长谁愿当谁当,当我想要当这个狗屁的村长么!”
孙实秀婆娘道:“好好好,知道你为了村里(扌品木)心,好了,那咱……”
孙实秀道:“其实,千户爷这个人也还不错,不像外头的那些人,一个个凶巴巴的,我大明朝这杀良冒功的滚蛋可着实不少!但是……人心隔肚皮,他现在是好好的,谁知道以后呢?我们入了军籍容易,但想要出来,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孙实秀婆娘道:“那就把大家伙召来,决定一下,大家自己个儿商量的,到时就算后悔,也不能把这碴儿算你身上!”
孙实秀道:“中!”
一般村里都有锣或鼓个啥的,就算是村里,也有要嫁娶的时候,所以,这锣鼓一敲,人也就来了。Www。。com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他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自然是知道,这是大村长孙实秀要召人说话了。
古人不吃早饭,吃中饭,不过这帮穷人,能有啥个吃的,也都吃个半拉子。有没吃完的,抱碗就出来了。
很快,在村扬谷场那块地上,一群村民就聚齐了。Www。。com
孙实秀抱杆旱烟,没放烟叶的干吸。
待众人来了,把烟锅子一磕……
虽然那里面没啥,他却是习惯动作。
就听他道:“各位,齐了没?”
有几房人家里不齐,不过,大多也是到了。
一村民道:“人差不离了,老孙头,你就说吧!还等个啥啊!”
孙实秀微微一笑,也对,都乡里乡亲的,还怕啥?
古代农村和现代不同。现代社会,村长的权利很大。
下放那会儿,女知青想要过好日子,往往就得往村长儿子那里凑。
一些记实文学里也反映了村长于一般村民心目中高大的作用。
比如秋菊打官司,这种不公平是很常见的。
但在古代,那个贫富的年代,当村长,就得有威望,有威信,有可以领导村民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官府压迫,在那重重的压迫中,找寻好出路的这种领头人。
所以,这个时候的村长,也许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个利村主义者。
他做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村里的日子能好过,也就是这样。
都穷的时候,才可以体现出这种最完美的社会主义共产制度。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这是绝对的讽刺。
正当孙实秀要说的时候,一个村人叫了起来:“这有个生人!”
众人一瞧,果然,有个生人,那生人道:“哦,我看各位热闹,不知说什么……”
一村人道:“你是谁!”
这人道:“我是程家的程若松。”
孙实秀道:“且慢……是徽州老程家的程?”
程若松得意的点头,道:“不才正是!”
大家族的威风,就有这么大!
众人不再多说,有点静。
孙实秀道:“程少爷,程公子,您怎么会……”
程若松哼了一声!他有些羞于启齿。
他的书僮道:“我家少爷是暂时住这里,看你们开会,就过来看看!”
孙实秀一咬牙,道:“程少爷看也成,给我们掌掌眼……”
当下,他也没忌讳,就把事说了!
这事可大,一石击出千重浪,每个村民的眼睛都有点绿了!
一个村民道:“这还有啥说的,都入了户!”
另一个村民道:“好进不好出,我们进了,他们再改主意,这咋成?”
“他是千户大人,还能说话不算话?”
“大明朝都是这样说话不算话的,除非呀,海老爷再世!”
“海老爷都作古多少年了,再活,也轮不到我们这样的一个小村子!”
“我们说的是入不入军籍,咋扯到那上面了!”
“入,这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再这么下去,我们也要捧个碗,进城讨饭了!”
“不知道军户的惨,现在上赶门让我们入军户,分明是拿我们来填坑!”
“对,不能上当!”
“各位,这位千户大人其实人还不错,没有祸害我们!”
“那是因为他们都是阉人,如果不然,你闺女早成人妇了!”
“(女马)的,你个球,说个啥!”
“说事实!”
“好了!”孙实秀道:“别吵,咱们是说事!”
一个叫马大的人道:“孙老头,就我们这些人,能说个啥,一人一张嘴,放得屁都不同,有臭的,有闷的,指望咱几个说出名堂,那是瞎想。还是你来拿主意吧!”
孙实秀犹豫,然后道:“程公子,你对这事有个啥的看法?”
远远的,却见一人大叫:“二少爷,我来送吃的了!”
却是程务本给程若松送吃的来了。
一村民道:“这不是千户大人的管家,程务本么……”
程若松支唔难语。
程务本却是到前了,他看看这气势,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村人都知道这个程务本,道:“务本叔,程公子和千户大人是啥关系?”
程务本笑呵呵道:“二少爷是来接我们姑爷回老程家完亲的,年前就走!”
这下,孙实秀道:“得了,就这样,咱再不信千户大人,也要相信徽州程家。”
在中国古代,地方官说的话,往往并无太多的公信。他们有权利执行法律。他们也可以在地盘上进行严格的律令,但,他们往往很难让老百姓们信服!
百姓们不信当官的。
当官的可以信,那母猪都可以上树了。
不过,他们深深的相信那些世家大户!
这些大户到底也是要体面,在那些穷人眼里,他们是光鲜的,他们是知书答礼的,他们是可以信任的……
意外发现,原来他们的千户大人,还是徽州程家的女婿,这下,他们相信了!
于是,下午的时候,归无光来了,看到村民们一个个都老实实的,他们还把自家的孩子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