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七) - 指南录 - 酒徒
死生 (七)
一瞬间。阿剌罕感觉到自己手中的弯刀如千钧重。
对面的丘陵半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骑、步混合方阵。三万多破虏军将士。将炮群牢牢地护在身后。
如果此刻是在平原上。阿剌罕将毫不犹豫地带人冲将下去。将对面的破虏军踏成碎片。可眼下却是在福建。一个平原比山罕见得多的地方。
阿剌罕的脚下。是一个无名的丘陵。陈吊眼双脚踏着的。也是一个土坡。夹在两军之间。是一个溪谷。一条清澈见底。深度不会沒过马蹄的溪流。唱着歌。沿溪谷远去。
无论双方谁先展开攻击。都要先冲进山溪中。那条看似美丽的溪流。就会成为一个死亡陷阱。冲下來的一方到谷底时。惯性耗尽。脚步必然变缓。而那一刻。他们就要承受敌方弓箭手居高临下的痛击。
阿剌罕勇。却不鲁莽。把麾下带入溪谷送死的行为。他不愿意做。
他不动。对面的陈吊眼也不动。进行到眼前这一步。陈吊眼已经能看到此战的最终结局。
前天傍晚。陈吊眼在鼓鸣山中被张唐的信使快马追上。当时。他正在抱怨曾琴制订的作战计划过于轻松。每天行进六十里。对于走惯了山路的草莽英雄和畲族士兵來说。简直就是在游山玩水。
谁也沒想到。正是曾琴这个缓慢行军的计划。让陈吊眼和张唐有了重新调整战术的机会。
接到张唐已经向安溪方向攻击前进的消息。陈吊眼当机力断。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把会师地点改在安溪。并派人连夜翻越鼓鸣山。将自己这边的位置和想法通报给了张唐。
随后。陈吊眼部骤然加速。昼夜兼程向安溪赶。
第二中午。陈吊眼在鼓鸣山东侧一个叫木兰寨的地方收到了张唐的第二封信。张唐在信中告诉他。两天前。他派人沿海路送來的信已经收到。但破虏军第一标和炮师此刻已入安溪城。并且昨天在城外与鞑子恶战一场。略有斩获。
张唐请求陈吊眼。如果能见到信使。务必尽快赶到距离安溪城北二十里。一个叫三道洼的村落。第一标和炮师将在那里。为陈吊眼部准备好帐篷和干粮。
随即。陈吊眼命令抛下辎重。轻装急进。
而张唐在此刻。也收到了陈吊眼的第二封信。所以他以激战过后士卒疲敝为幌子。在安溪城赖了大半天。直到把阿里海牙和阿剌罕耗得几乎沒耐心了。才率部出了安溪。
一下午。第一标只走了二十里。见了阿剌罕和阿里海牙分兵。立刻停步。扎营位置。刚好是三道洼。
陈吊眼所部三万多人。连夜溜进了张唐的大营。
一夜间。与元军作战的破虏军人数由两万涨到了五万。无论从士气、训练程度和装备上。都远远超过了对手。
阿里海牙和阿剌罕的计划很完美。却沒想到。张弘正和吕师夔沒有挡住陈吊眼。更沒想到。陈吊眼会放下身价。听从比他职位低得多的张唐的调度。
这是一个阿剌罕和阿里海牙无法理解的配合。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所以。在看到陈吊眼的战旗的刹那。阿剌罕知道。此战自己已经输了。
剩下需要考虑的。只是输多输少的问題。
陈吊眼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耗。阿剌罕却消耗不起。晨风不断将爆炸声和硝烟的味道送入他的鼻孔。仿佛时时刻刻提醒着他。阿里海牙部正承受着数百门火炮的狂轰烂炸。
犹豫了片刻。阿剌罕终于挥落了弯刀。
一万多名蓄势以久的铁骑山洪决堤般从他身边冲下。喜欢与部下一起冲锋。体味万马军中斩将夺旗快感的阿剌罕却死死地拉住了战马的缰绳。
胯下的战马被勒得两条前腿踢空。张开嘴。发出一声长长的嘶鸣。万余北元将士的背影。消失在马蹄带起的烟尘里。
那一瞬间。阿剌罕看到的是满眼猩红。
整个世界都是红色的。红色的城墙。红色的大地。红色的溪流。还有永安城头。那杆血红色的破虏军战旗。
万夫人长咬柱高举砍出了豁口的弯刀。发出一声绝望的长啸。再度扑了上去。
永安城已经不能再称为城。薄薄的城墙经历两天两夜的打击。已经破了十几个缺口。每个缺口处都堆满了尸体。蒙古军的、探马赤军的、汉军的。还有破虏军的。
每个缺口都是一张地狱魔鬼的大嘴。攻守双方的士兵。不断将人添进去。添进去。无止无休的添进去。
城头上的火炮已经因高热无法继续开火。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炮手们拿水、马尿、甚至人血。一切可以找到的液体向炮管上浇。但火炮的冷却速度依然赶不上敌军的攻击速度。
旷野中的北元的回回炮(投石车)也都分解成了零件。借着夜色的掩护。这些笨重的攻城利器曾经给守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但过于短的射程。太慢的射速。让它们很快成了火炮和床弩的靶子。
战争到了这个地步。已经被还原到最低级的状态。沒有秘密武器。沒有占绝对优势的装备。甚至连统帅的指挥和机谋也派不上用场。双方将士完全凭借意志和体力在硬拼。看哪一方先倒下。
体力上。以抢掠为职业的蒙古人远远好于宋人。
缺口处。往往是攻入一个蒙古武士。需要三到四个破虏军战士上前迎战。但缺口毕竟只是缺口。跟在后边的其他北元士卒只能看着自己一方的武士与敌人激战。却半点也帮不上忙。
意志力的坚韧度。破虏军却远远超过了元军。这里面。有平素训练刻意打下的基础。更多的是。对北元在福建所犯下暴行的痛恨。
萧鸣哲部亲眼目睹了附近村落如何被元军变成了无人区。目睹了粮田变成白地。房屋变成瓦砾场。而跟着邹洬赶來的新兵。则在沿途中。被百姓的哭诉所震撼。
后退一步是家园。
守住此城。则身后父母兄弟皆得保全。失去此城。则福建上下百万余人无人能活命无人敢退。也无人能退。禽兽面前。后退亦是死。何不上前一战。保留一个男人应有得尊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几个破虏军士兵凭借日常训练出來的娴熟配合。将一名踏着同伴尸体闯入缺口的蒙古武士挑了起來。高高地甩上了半空。身体被长枪捅出数个窟窿的蒙古武士落地。却沒有立刻气绝。挣扎着站了起來。狂啸了几声。才又仆倒下去。
目睹了这一切的其他北元士兵跟着一起狂嚎起來。蜂拥着。涌向缺口。一排弩箭呼啸而來。将攻城的士兵放倒了十几个。沒有被弩箭招呼到的却毫不畏惧地擦去脸上溅到的血珠。等着暗红色的双眼扑上。
“杀呀。拿下此城。永不封刀。”
“杀呀。拿下福建。一切都是你们的。大帅分文不取。”低级军官奔跑着。鼓动着。用美好的画饼。调动士兵体内最后一丝战斗力。
张弘范和达春在刻意隐瞒了侧翼可能已经失利的推断。代之以肆意屠戮和抢劫的承诺鼓舞士气。北元士兵体内嗜血的因子被二人的承诺所激发。冲击起來完全不顾生死。
前冲的元军士卒一浪高过一浪。拍得永安城瑟瑟发抖。
萧鸣哲带着十几个老兵守在城墙角一段豁口处。这段豁口有十几步长。残留的墙根已经被元军的尸体添成了斜坡。大队的北元士卒从这里攻了上來。
萧鸣哲抬手。发出了一支响弩。
尖利的破空声立刻传遍的整个城墙。跟在萧鸣哲身边的破虏军弩手。交替着扣动了扳机。
冲在最前方的北元士兵被射成了刺猬。摞在同伴的尸体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他们的身体立刻成了后來者的踏脚石。几个横向和竖向一样宽的蒙古人踏着同伴的尸体跳到了萧鸣哲面前。
萧鸣哲弃弩。出刀。断寇刃斜着扫向距离自己最近的蒙古武士腰间。“当。”的一声。断寇刃被蒙古武士挑开。萧鸣哲感觉到手腕处一阵酸麻。胸前空门大露。
蒙古武士一击得手。前踏半步。弯刀带起一阵风。斜卷而回。直奔萧鸣哲面门。就在此时。两杆花枪交叉而來。一杆拦住弯刀。一杆刺向蒙古武士胸口。
萧鸣哲后退两步。收住身形。断寇刃在夕阳下带起一道寒光。再次劈向蒙古武士肩膀。
论武技和臂力。文榜进士出身的他。与眼前的蒙古武士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但萧鸣哲有信心。他相信破虏军将士之间的配合。战场上。一个人纵使是武进士出身。无法同时敌挡三杆花枪组成的枪阵。何况对手只是一个膂力过人的莽汉。
埋头刀、拦腰刀、斜削刀、漫头硬舞。杜浒根据断寇刃特点总结出來的几招必杀技被萧鸣哲发挥了个淋漓尽致。三、五招下來。对面的蒙古武士非但沒能再从萧鸣哲手中占到半点便宜。反而被他逼退了数步。
再退半步。就是城外。蒙古武士狂喝一声。高高跃起。用肩膀硬撞开一杆花枪。连人带刀向萧鸣哲扑下。
另一杆花枪连忙朝空刺出。蒙古武士一刀将枪头击飞。身体去势不停。径直朝萧鸣哲头顶砸落。
连人带甲。将近二百斤的重量。不死。也能将萧鸣哲砸成残废。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半空中。蒙古武士狞笑。无限得意。
就在此时。一根白腊杆半空挑來。一抖一带。将蒙古武士的身体拨转了方向。还沒等那个武士落地。几把钢刀同时劈入了他的身体。
“你。”惊魂稍定的萧鸣哲瞪大双眼。不知敢说出怎样的感谢之词。
白腊杆的主人杨晓荣对他笑了笑。转身又迎上了新的敌手。手中一杆长枪使得如蛟龙出水。拨、挑、带、刺。几下。扭转了豁口处的局势。
“我奉丞相将令。带轻伤号前來支援。”杨晓荣用长枪挑翻一个对手。背对着萧鸣哲解释。
“多谢杨兄。”萧鸣着举刀。再次加入战团。调度着豁口附近弟兄。借着两侧残存的城墙。把滚木、擂石、钉拍尽情向靠拢过來的元军招呼。
“能活着出去再说吧。”杨晓荣懒懒地应了一句。话语里有几分郁闷。随后就再无暇说话。手中长枪抖成了一团花。枪枪夺命。
此刻。杨晓荣别提心里有多后悔。
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是杨晓荣自幼被灌输的古训。至于帝王是哪一个。家族里的长辈沒有刻意强调。杨晓荣也不拘泥。
他不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当年无论在大宋一方。还是大元一方。都是为了混碗饭吃。如果能混出个衣锦还乡的高位來。当然更是得偿平生所愿。
所以除了家传的枪法。他最精熟的是如何拍上司马屁。凭着手上的和嘴巴上的功夫。他也快速在元军中。Www。。com谋得了一席之地。
如果不是页特密实冒冒失失带着大伙闯入了破虏军的包围圈。杨晓荣在大元的前途可谓光明似锦。谁料到页特密实败了。被才组建不久的破虏军打了个全军覆沒。关键时刻。杨晓荣选择了临阵倒戈。出卖了页特密实的突围计划。保全了自己的实力。
以杨晓荣的持身理念。这样做。在乱世中无可厚非。迫于兵势投靠了文天祥。将來依旧可以找机会投降回去。
让他震惊的是文天祥麾下破虏军的军威和邵武城的繁华。在邵武。梦幻般的几个月整训下來。杨晓荣彻底改变了自己对局势的判断。
不曾改变的是他跟着强者打天下的投机心理。凭借在宋军、元军和破虏军三支兵马中的经验。杨晓荣敏锐地感觉到。将來的天下。有可能是姓文。此时追随在文天祥左右的人。未來都是开国元勋。
所以。他把极大热情。投入到士兵整训和新的战术、指挥方式学习中去。甚至家人被害的消息传來。都沒影响到他的热情。
黎贵达投降后。奉文天祥命令。杨晓荣率部到第一线阻击达春。他打得尽心尽力。打得达春起了爱才之心。让黎贵达写信给他。并且将元庭处死他全家老小的罪责推卸到文天祥身上。告诉他是破虏军先传出了杨晓荣临阵倒戈的消息。才逼得北元朝廷动手。
这种从黎贵达口中泄漏出來。有根有据的挑拨之词。也沒让杨晓荣动摇。相反。他更坚定的认为文天祥将來必能取得天下。杨晓荣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果文天祥是一个不会用任何手段的老好人。Www。。com反而更不值得自己为他效忠。所以。他守永安。依然守得不遗余力。
但是杨晓荣沒想到文天祥居然以身犯险。身为上位者。替部将充当诱敌饵料。他沒想到。仗打到如此惨烈程度。文天祥依然不肯退却。
如果今天战死在永安。什么将來名垂青史。什么荣华富贵。全沒了。所以。杨晓荣后悔。后悔沒有及早选择投降。但是。此时已经沒有了后悔的条件。只能咬牙坚持。
天色渐渐变暗。城墙周围的战斗。却越发激烈。一大队元军弓箭赶了过來。压制住了缺口两侧的破虏军士卒。沒有了滚木、擂石和弩箭的支援。杨晓荣和萧名哲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大。城外所有的敌军都涌到了一处。硬生生要从二人面前闯过去。
杨晓荣手中的白腊杆长枪过度疲劳。折了。他弃掉半截腊杆。换了把短了许多的花枪。很快。花枪又在捅穿了一名百夫长的罗圈甲后。折成了两段。杨晓荣再次兵刃脱手。从死人堆上捡起一把弯刀來。与蒙古武士战在一处。
萧鸣哲的武技远不如他。头盔被人打歪了。不知道是敌军的血还是他自己的血。顺着额头淌了满脸。锁甲外关键部位加装的板铠也掉了下來。在胸前晃动着。对应着左肩膀黑糊糊的伤口。几个北元士卒看出便宜。纷纷向萧鸣哲守卫的地段涌。试图抢先一步割下萧鸣哲的头。
萧鸣哲的亲兵却已经耗尽。沒有人能赶过來帮他。只能自己救自己。
杨晓荣挥刀砍翻面前的武士。弯刀脱手。呼啸着从背后将扑到萧鸣哲面前的蒙古武士砍倒。他心里默默念叨着“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上來个职位高一点的。老子就投降!”捡起一根狼牙棒。敲在另一武士的面门上。
跟这些沒有眼光的小兵投降。脑袋只会被人割了去请功。他才不敢冒这个险。他要找个懂得自己身价的。拉着萧鸣哲一并投奔过去。然后才能立下功劳。逃过眼前劫难。
终于。杨晓荣在涌上來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身穿万夫长服色的蒙古武将。
与此同时。万夫长咬柱大吼一声。扑向了萧鸣哲。筋疲力尽的萧鸣哲被逼得连连后退。眼看就要丧命在咬柱刀下。
“不要杀他。”不知道是出于关心。还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杨晓荣大喝一声。放弃了自己的对手。扑了过去。
“那就杀你。來得好。”咬柱弯刀横扫。当地一声。把杨晓荣的狼牙棒磕向一旁。紧跟着转身。将杨晓荣圈在弯刀攻击范围内。
二人原本有一面之援。此刻咬柱见是卖了页特密实的杨千户。难掩心头愤恨。放弃了萧鸣哲。一刀紧似一刀向杨晓荣猛剁。
杨晓荣被前后敌军逼得手忙脚乱。想做出弃械投降动作。心中沒來由一阵犹豫。腿下打绊。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也有今天。”万夫长咬柱狞笑着挥刀。直奔杨晓荣脖颈。
“完了。”杨晓荣本能地一闭眼。紧接着感到身体被人撞了一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向旁边倒去。待他从紧张中回过神來。看到一个素不相识的士兵。用双手握住了咬柱胳膊。那把本该砍断自己脖子的弯刀。完全沒入了士兵的胸口。
“将军。”士兵吐了口血沫。用尽全身力量抱着咬柱的胳膊不放。
杨晓荣瞬间被这两个字叫得浑身血热。跳起來。一棒砸在了咬柱的面门上。
身材高大的咬柱被砸得晃了晃。跪倒。萧鸣哲扑过來。豁了口的断寇刃刺入咬柱的小腹。
几个人同时跌倒。
“将军。”受伤的士兵冲着杨晓荣露出笑了笑。一脸崇拜与满足。
“啊――”杨晓荣快速爬起來。疯了一样挥舞着狼牙棒在城墙豁口处左右冲突。边冲。边发出狼嚎一样的呐喊。“老子是杨晓荣。破虏军杨晓荣。上來受死。上來受死。”
几把弯刀在他身上留下了长长的伤口。受了伤的他却更加疯狂。
平生第一次。有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他去付出了生命。沒考虑任何值得不值得的问題。此人临终之前的一句“将军”。和满脸崇拜。打破了杨晓荣心中最后的防线。
“我是破虏军杨晓荣。”耳朵边。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喊。脸上。杨晓荣感觉到眼泪不停地流了下來。
萧鸣哲一手提着刀。一手提着咬柱的人头跟在杨晓荣身后。凡是从侧面偷袭杨晓荣的人。都被他拼命地挡住了。杀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放弃了生还的希望。只要与人交手。就是两败俱伤的招数。
豁口处的北元士兵受不了这种不要命的战法。缓缓向后退去。被阻在城内的破虏军残兵顶了上來。慢慢填补了所有空缺位置。
有人把一门冒着热气的半截小炮推上了城头。对准了城下的弓箭队。挽弓执行压制任务的弓箭手见状。呐喊一声。逃向了远方。
督战队冲上來。把后退者接连砍翻数个。 剩下的人发一声喊。又冲向了永安城。
鼓声震天。城头被射成一条条的战旗下。一串人头接连被升了起來。
中万户咬柱。上千户张升、王文成。下千户董鸣。咯日楞等。一张张北元士兵熟悉的面孔。从高杆上望将下來。
城墙外。达春痛得心如刀搅。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属下。跟着他打了十几年的仗。沒想到俱葬送在永安城外。
“大帅。退兵吧。再这么打。咱们就沒有弟兄了。”乃尔哈跌跌撞撞跑到达春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哭喊道。
沒有投石机的协助。硬攻城池。攻守双方伤亡比向來在五比一之上。元军对宋军有百战百胜的信心。通常建立在守军阵亡三分之一后。就会溃散的基础上。
而几天來。乃尔哈看到了一支比蒙古军还勇悍。伤亡率超过四成。依然不肯退却的队伍。必胜的信心在数名中级将领阵亡的消息传來后。立刻动摇。
达春不说话。握着望远镜的双手不住地颤抖。
“大帅。你给咱们部里。留点种子吧。”乃尔哈又哭喊道。烟熏火燎的脸上全是泪痕。
达春放下望远镜。抬腿将乃尔哈踢翻在地上。边踢。边大声骂道:“你给我带人杀上去。进不了城别回來。撤。撤了后。叫咱们今后如何面对破虏军战旗。”。
乃尔哈楞了一下。翻身从地上爬了起來。
达春说得对。如果此刻再打输了。所有败退回去的人。今后将永远提不起面对破虏军的勇气。想到这。他拔出弯刀。带头向永安城墙跑去。边跑。边召集新一波攻击队伍跟上。
“弟兄们。上啊。城里沒多少人了。”乃尔哈大声喊道。几个千夫长跟在他身后。把羊毛大纛高高地擎起。
元军攻势再次犹如潮涌。
萧鸣哲与杨晓荣肩膀并着肩膀把住城墙豁口处。死战不退。
文天祥和邹洬也杀上來了。二人各带着一队亲兵在城头应急。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一阵欢呼声。
沒人言败。张唐与陈吊眼会师的消息已经被传播出去。此刻元军攻得越凶。意味着他们越到了强弩之末。
永安城就在眼前了。乃尔哈举起弯刀。大声狂喊起來。“呜呼。呜。呜。噢――――”。
“呜呼。呜。呜。噢――――”几千名士卒跟着发出狂喊。狼嚎一样的声音响彻原野。城外一下子宛若鬼域。让天边落日。都散发出阵阵阴寒。
文天祥站在残破的城头。亲自敲响了战鼓。
“咚。咚。咚。咚咚。”激昂的鼓点压过疯狂的狼嚎。在天地间回荡。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提起刀來。站在自己应该站立的位置上。身上最后一丝力量被鼓声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