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二章 职责(一) - 指南录 - 酒徒

第二章 职责(一) - 指南录 - 酒徒

  第二章 职责(一)

  有宋一朝。福州都不是个非常繁华的所在。无论和南边不远处船通六十余国。有着“光明之城”美称的商港泉州相比。还是与北方物产丰富。有着“人间天堂”绰号的临安、苏州相较。福州城都显得过于普通。过于简陋。甚至连建筑格局颜色和街道宽窄走向。都显得有些陈旧局促。

  这一切在两年前的某一天。突然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福州城的老人至今还记得当日破虏军巧计赚城时的情景。就像夏日里的一场雷雨。说來就來了。根本让人來不及准备。当人们从惊愕中回过神來。蒙古人的羊毛大纛已经被踩到了脚下。

  本來。大家都以为。换了大宋统治不过是换个地方缴税而已。这年头。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次数多了。很多人都已经麻木。只要还能保住自己的脑袋。就不愿意管城墙上的事。反正。自古官府的唯一职责就是收税。从來不曾理睬小民的死活。

  过了几个月。有人慢慢发现了新官府与原來的不同。衙门里那些公差见了百姓渐渐客气起來。不敢再四处勒索。跟在公差屁股后狐假虎威的白员(协警。城管)也被裁撤一空。其中有几个设局诈人钱财。民愤极大的还被判了罪。各级书吏也换了人。不再是跟完了大宋。又跟着大元那批老官油子。代之的是一些因年龄和体质原因退伍的破虏军老兵。给大伙感触最深的还是道路上的变化。原來逢门必卡。逢桥必堵的厘卡统统不见了踪影。无论行路还是贩货。再也不必担心路上被人狠宰一刀。

  至于在儒林和官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的选举。对普通百姓來说反而影响不大。大宋百姓向來老实本分。除了一些胆子出奇大的“刺头”。沒有人认为自己是当县太老爷的料子。至于那些读了半辈子书只为了谋求高官厚禄的。又都不看好福建大都督府的前景。所以福州、建宁、邵武三府第一次让百姓推选官吏。基本上就沒人出來参选。很多当了县令、府丞的地方名士。还是被陈龙复从家中强行拉出來的。并且允许他们在破虏军战败后。自行选择守城和投降。

  那些躲在家里不肯出來参选的儒士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错过了凭空而降的一次绝好的出头机会。随着福建大都督府一系列刺激民生的新政实施。随着科学院发明的民用新技术和新器械的快速普及。随着新式作坊和新产品的出现。破虏军所控制的各府快速繁荣起來。特别是福州这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大城。眼看着就商旅云集。万帆竟至。繁华程度已经隐隐有了超越苏、杭两州的趋势。

  随着破虏军相继收复了泉、漳二州后。作为大都督府的治所。大宋政令的中枢。福州城的变化更大。破旧的城墙被修茸一新。年久失修的道路被拓宽。压实。个别重要地段还铺上了來自邵武的新产品--水泥。港口内的淤泥被清理干净。木架的码头变成了石头和水泥的。码头附近的荒滩和洼地都被平整。梳理。盖起了方便商人存放货物的货栈。就连城边上供航海者烧香、许愿的妈祖庙。也被官府花重金翻盖过。不但重新粉刷的墙壁。修补了屋檐、加固了廊柱。而且在庙宇外专门开了家航海博物馆。将汉唐以來各类船只。航海器械还有各式海图做了模型摆在里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供有志航海者参考。

  官府投入资金最大的是夫子庙。孔夫子和他的七十二贤者被重新塑了像。摆在宽阔的大堂里边。远远走过。仿佛有琅琅读书声千年流传。一些先秦典籍、文史孤本也被搜罗出來。由名家亲手抄了摹本。放在夫子庙内新开的图书馆中。与诸般杂学。來自阿拉伯的百科典籍一同供感兴趣者翻阅。在夫子庙的临近处。还利用沒收來的官宅。新开了一所占地面积近百余亩的义学。分小学和中学两部。低龄的孩子可在小学里边读书、识字。年龄稍大的。可以就读义学里边的中学部。在学习半年基础的数术(数学)之后。就可以选择义学里边的商、虞(地矿)、冶、工等科中的一门修身。战乱年代不开科举。这些杂学虽然比不得儒学高雅。但精通一技足以在城内诸多新兴产业中谋得一席之地。不愁读完书后反而地方混饭吃。诸般学业中最正统。最需要人仰视的儒学。也在义学里开了科。由学生们自己选择是否精研。

  有些头脑顽固的老儒们为此还抗议过。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认为儒学华夏传承的根本。其他杂科虽然有一时之用。却不能与儒学同列。但义学的资金由大都督府亲自调拨。并未要求老儒们捐款。并且文天祥还重金聘请他们前去任教。所以大伙尽管反对。声音也大不起來。反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家族中有人在新兴产业中获得了收益。慢慢觉得义学大门楹梁上文天祥亲笔书写的“有容乃大”四个字看起來不那么扎眼了。

  义学是免费的。只要能凭本事考上。一切拜师费用全免。官府除了一日三餐供应外。每年还供给学子们一套单衣和一套棉衣。针对有心学习。但错过了读书年龄的市井百姓。还开设了晚课。免学费。但不提供食品衣物。从“人之初。性本善”和阿拉伯计数的“1、2、3”学起。

  虽然一切只是开了个头。很多有远见的人还是得出了“这是功在千秋的义举”、“凭此足以在世间流名”等诸如此类的结论。有些人甚至认为。即便福建大都督府真的如一些反对者认为的那样。不过是昙花一现。凭借它两年多來为百姓做的那些事。凭借它的图书馆和义学。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参与其中的人都足以流芳百世。

  随着市井的逐渐繁荣和破虏军在战场上不断胜利。一些不甘心投降大元做个四等奴隶。心中对大宋又早已绝望的读书人的心思慢慢热络起來。把目光集中到了大都督府。政府各部门和各级官员聘请幕僚和从吏不再是件困难的事。一些别出心裁。但薪水丰厚的部门。如户部预算衙门和海关等。还成了人们钻营的热点。

  组织那些新光复地区的官吏选举不再是件轻松的工作。不同于第一次官吏选拔那种门可罗雀的冷清。吏部所管辖的选举处如今门庭若织。由于看好破虏军的政治前景。有些世家大族开始慢慢把触角伸向了新光复地区。一些新老名士、清流除了吟诗作画。著书立说外。开始走出院子。与百姓接触。一些曾经对新政冷眼相待的人也找上门來。拖关系。走人情。为一个候选资格而折腰。更有一些机灵者。不但出钱出力帮助破虏军稳定地方。还同时采用开办粥棚。降低田租等办法讨好平素从來不正眼看的平头百姓。期待他们中哪个祖坟冒烟。捞到了投票权。能在选举时投自己一票。还有一些心思过于敏捷者。甚至在选举前在百姓中散发铜钱。公然贿选。

  这些人中。不乏真心赞同新政。想为国出力者。但投机者占了绝大多数。为此。身系内政和敌情工作的刘子俊和吏部主事兼泉州太守陈龙复伤透了脑筋。甚至结伴专程跑到福州。找文天祥商量对策。让他们惊诧的是。一向持身高洁。恨透贪官污吏的文天祥却不像他们想象般着急。只是给刘子俊增加了资金和人手。让他加大监察力度。力争把那些混水摸鱼者剔除掉。

  “丞相。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眼下破虏军只占了福建一路和半路广南。已经乱到这种地步。如果拿一天光复了大宋全境。岂不是更乱。那时候即便我等强力苦撑。天下…….”刘子俊沒继续说下去。他相信自己的潜台词文天祥能听明白。在他的意识里。文天祥采取的选举制度。并不算什么新鲜事物。汉代的举孝廉。与此差不多。但汉代后來吏治大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大族。导致政令不通。天下大乱。所以。隋唐之后各朝才采用科举的办法选拔人才。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科举虽然选择人才的面狭窄单一。但比起推举制度來。无疑公平得多。至少寒门学子有了一举成名的机会。

  新政试行的让百姓们推举代表。由代表和有军功者从候选人中推举官吏的办法。虽然比举孝廉的手段复杂了些。但也敌挡不住來自世家大族的力量侵蚀。真的推广到全国。到时候不但民间一些有能力者因找不到出头捷径而积怨。朝廷上的反对力量也会趁机群起而攻之。这样。文天祥等人就相当于把自己摆在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除非靠武力将反对者斩尽杀绝。根本沒有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余地。

  听完了刘子俊的话。文天祥给出明确答复。世家大族和读书人们这么快就转变了对丞相府的态度。速度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在他的规划中。大都督府招募官员却无人应募的状态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毕竟眼下北元还站着绝对上风。大都督府与行朝的关系也不甚清楚。等破虏军的控制的地域稳定下來。与北元真正到了战略相持阶段。与行朝的关系也一一理顺后。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投机者想参与进來。关键位置也被真心为国的先行者占据了。一、两个混水摸鱼的投机分子成不了主流。败坏不了整个吏制。

  而选举制度一旦形成。就会慢慢循环下去。逐渐改进。成为新政的强力支撑。

  沒相到破虏军控制地区的官员职位这么快就变得热门。热到令人为攫取官位不择手段的地步。

  “子俊说得有道理。单凭吏部和内政部的检查。终归会有疏漏。并且吏部和内政部的官吏也是人。监察过程中难免会徇私。”陈龙复见文天祥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以往他并未重视到表面乱像下隐藏的内在危害。低声提醒道。

  “恐怕。贿赂是在所难免。除了由你和民章(刘子俊的字)多费些心思。想些办法。一时也沒有解决的捷径。”文天祥叹了口气。跌坐进椅子中。一瞬间。他仿佛失去思考能力。只是静静地坐着。听着刘子俊和陈龙复的抱怨。

  刘子俊和陈龙复将新收复地区选举官员时发生的丑闻一一列举了出來。二人的结论都是。不能任由事态如此发展。Www。。com但提出的解决办法却不尽相同。刘子俊希望废除选举制度。重开科举。利用北元不准汉人应试的契机。争取天下读书人的支持。而陈龙复的意见却是。选举的办法需要改一改。最好由官府指定名声和家世好的人做代表。免得代表权被百姓滥用。

  文天祥听了一会儿。突然笑了起來。仿佛看穿了外面的春夜般。笑得是那样坦然。

  “丞相因何而笑。”陈龙复勃然变色。大声质问道。他知道文天祥不是个接纳不下谏言的人。作为丞相的臂膀。关键时刻自己必须直言。督促他对政令做出适当的改变。

  文天祥看到刘子俊和陈龙复都变了脸色。知道他们误会了自己。收起笑容。低声解释道:“我是在想。如果我给每个百姓投票的权力。那些世家有沒有财力。给每个百姓发满足他们愿望的钱。”

  “开始。容易。随后。恐怕百姓胃口也会变大!”陈龙复想了想。非常认真的答道。又仔细按照这个思路推演了一遍。忽然笑道。“如此。亦非完全是坏事。至少他们得了几吊钱。好过原來什么都得不到。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属下看不出这有何好笑之处。丞相。眼下破虏军在进展顺利。大都督府所辖区域越來越大。必须防微杜渐。不给敌手反扑之机。特别是不能让行朝的陆大人、邓大人和刘、李等位大人挑出太多的错处。”刘子俊见陈龙复与文天祥一问一答。乐在其中。索性把自己的担忧直接点了出來。

  “我知道。民章。你的心思我明白。但咱们既然试行了这种办法。总不能因为有人贿选。就退回去。考科举上來的都是文人。作诗大概不差。治理地方么。沒几年磨炼干不好。还不是一样顺着地方豪强的意思走。自己去游山玩水。乐得轻闲。”文天祥笑了笑。坦言。做过地方官员。他知道其中的窍要。透过科举出身的新官到达一地。两眼一抹黑。纵使想造福百姓。也找不到门径。头几年只能混日子。等有了些心得。想施展拳脚时。任期也到了。要么调任。要么升迁。相当于再任期间什么都沒干。相比之下。倒是那些靠捐献得职的官员。因为要捞回本钱來。反而与地方豪强打得火热。干起坏事來如鱼得水。

  刘子俊也是科举出身。知道自己这类任初次为官时所面临的无奈。在过去那种制度下。要么惰政。做糊涂蛋;要么合流。做贪官。几乎沒有第三种选择。可以目前的状态看來。采用文天祥倡导的选举制。这种以下制上的办法。真的走得通么。

  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真的会珍惜他们手中的权力么。

  如果他们太执着于手中的权力。要求文天祥自己也让位于人。破虏军该如何应对。

  自百丈岭來第一次。他对文天祥的策略产生了怀疑。虽然这种怀疑在心中一闪而过。却依然让他感到万分迷茫。

  文天祥把这一切看在了眼中。他自己何尝不困惑。治理国家不同与行军打仗。领兵与北元对抗。在文忠的记忆中。他能找到很多好武器。好战术。根据破虏军的现实情况模仿一下。就能打北元一个出其不意。

  但文忠记忆中。却沒有治理这个国家的好办法。有的。只是一次次亡国灭种的屈辱。唯一的成功经验。就是根据地的选举示范。从文忠的记忆中得知。他认为改变这种官场弊病的唯一办法是选举。只要官吏的任命或罢免权其中一个掌握在百姓手中。地方官员就不敢惰政。即使有人仗着家族在地方势大而胡作非为。也会被政敌找到把柄。快速暴露出來。关于民智未开和贿选。根本不能成为反对选举的借口。文忠所处的时代。那个当政者就总以这种借口把持国家。而文忠所在的党派。则写了大量的文章來批判这些借口。

  三人又在一起争论了一会儿。却谁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退回科举选拔官吏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过去已经有了太多失败的例子。依靠名望來选拔贤能也不可行。这个时代。很多名流都是靠儒者们互相吹捧出來的。能力和骨气都经不起考验。

  最后。决定的办法依然是由刘子俊的内政部來加大监督力度。当刘子俊表示自己力有不逮时。陈龙复表示自己主抓的报纸可以帮一部分忙。毕竟报纸诞生了这么久。一些写文章抨击时政的人已经有了一定经验。

  “如果写文章的人也收了人家好处呢。”刘子俊继续追问。

  “那就看官位的诱惑够不够大。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够不够多了。多几个人争。互相之间就会攻击。彼此行事也会小心些。不给对手留把柄。”文天祥犹豫了一下。慨然道。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