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 (七) - 指南录 - 酒徒
职责 (七)
那一刻在曾寰眼里。丞相大人的背有些驼。青衫下那双单薄的肩膀好像被压上了一幅千斤重担般。压得他直不起腰來。胳膊和腿都在微微发抖。
曾寰突然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不该表达得如此直率。虽然直言敢谏是对于一个谋士的基本要求。但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打击了丞相大人的自信。或者说。干扰了丞相大人心中已有的定案。
文天祥半晌沒有说话。曾寰最后那一句“规则如此”深深地刺痛了他。无论是现实规则和潜规则。曾寰说得都在理。是自己一直怀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短时间内一劳永逸地解决几千年來所有积累下來的问題。但现实中。这样做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打江山的人一定要坐江山么。那样。与占山为王。聚义分金的草寇有什么不同。以文忠的角度。文天祥看不到打江山和坐江山之间必然的联系。但诸将和参谋们的反应清晰地告诉了他一个众人认为正确的答案。问一百个人。其中九十九个都会不假思索给出的答案。那就是。‘江山是谁打下來的。就天经地义归谁管理。Www。。com否则。大伙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为了什么。’
文忠的记忆教会了他太多的东西。现在破虏军的所有成就。几乎都于那些之鳞片抓的记忆有关。文忠教他用游击战解决最初的生存危机。他做了。抵抗的种子因此而保全了下來。文忠教他用火器弥补南方人身体条件的不足。他做了。破虏军因此而成名。文忠教他开办军校培训低级将领。他做了。如今破虏军运转得如新式机械般灵活。
惟独文忠教他的基层选举办法。他试图有选择的接受。收获的却是完败。敌人、朋友、旧部。几乎所有人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争先恐后。
这一刻。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丞相如果真的决心一意孤行。把选举推广下去。也不是完全沒有办法。”沉默了一会儿。参谋长曾寰不忍见文天祥过于沮丧。低声建议道。“邹将军他们在广南两路。把豪强杀得差不多了。即使推行选举。也不会让世家大族占到便宜。丞相此刻再下定决心。把儒林中试图混水摸鱼的。和行朝中试图把事情搞乱的人。抓一批。关一批。杀一批。如此。庶几可成。”
“庶几可成。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不知能保持多久。”文天祥笑了笑。问道。脸上的笑容。看上去有些惨然。
“只要破虏军保持兵威二十年。只要丞相大人把军权一直握在手里。二十年后。大伙习惯了新政。自然就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了……。”曾寰尽力安慰道。
无论对新附军还是蒙古军。破虏军的优势都日渐明显。凭着这支军队的震慑力。强行推广新政并非完全不可以。只是那样。需要付出的代价将非常之大。也许历史上任何一个乱局。都不会比强推新政后更惨。
从目前形势上看。破虏军不会背弃丞相府。但丞相大人能下这个决心么。他心里为此做好了准备么。曾寰心里沒有答案。说话的声音也越來越低。越來越低。最后几不可闻。
文天祥颓然摇了摇头。曾寰是个忠心的参谋。这条计策虽然他出得很不情愿。但能感觉到。他是真心在为自己排忧解难。但是。以军刀行下去的新政。从开始就违背了新政的原则。这样还有意义。还能叫新政么。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看着窗外的日光一点点黯淡下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庭院中士兵的喧闹声渐渐平息。收工了。一天的辛劳即将结束。三三两两。有人从议政厅旁走过。从卫士脸上的表情上感觉到屋子内可能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儿。远远地绕了开去。
“宪章。你起草一道军令。嘉奖西征军各级将士。就说大都督府收到他们连战皆胜的消息。甚感欣慰。让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在入秋前结束战事。稳定两广。”
不知过了多久。文天祥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來。低声吩咐。
“遵命。”曾寰的回答很干脆。但脸上却闪出了几分迷惑。越向西北进军。山越多。地形越复杂。越不利于火炮的运输。而如今各地豪强的反抗力度越來越大。一个夏天内把所有抵抗火焰扑灭。简直沒有这种可能。
“再起草一份政令。注意措辞。就说因为瘟疫爆发。新光复地区的官员委派、地方治理诸事后延。待瘟疫过去后。丞相府将召集军中诸将、儒林名宿、地方士绅。和两年前被推举出的里正、区长们。一起于泉州商讨国是。商讨一下。我们起兵抗元。到底是为了什么。商讨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临时约法》來。包括政务处理和官员选拔方式及原则。凡不愿屈身事元者。得到地方百姓推举或士绅名流认可后。都有机会参加。”
“这。丞相。北伐的事。”曾寰低声提醒道。
文天祥的命令他理解。丞相大人不愧当世人杰。心胸足够开阔。性格坚韧却不执迷。这一步退得够大。现在这个政令。是仿效当日高祖入咸阳。与诸侯和百姓约法。这样。可以照顾到各方利益。也可以平息所有人的不满。
但是。以儒林和士林人物喜欢扯皮的性格。要扯多长时间。约法才能出笼呢。
“宪章。你以为。被凤叔在广南这么一杀。两广一时半会儿能安稳住么。”文天祥苦笑着问道。
那些豪强在出其不意之下。遭到邹洬重手打击。他们沒有力量与破虏军正面作战。却可以凭借宗族的支持。把抵抗转到暗处。两广有的是山区。也有的是占山为王的毛贼。豪强与毛贼勾结起來作乱。沒有几万大军常驻。地方上短时间根本无法恢复平静。
后方不稳。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北伐就是一句空话。使用新式武器的破虏军实力强悍。但对物资的需求也高。沒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保证不了稳定的军械粮草供应。无论向北打多远。无论主帅多优秀。最后都免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
“我是怕有人故意扯皮。让约法推不出來。”曾寰低声解释。文天祥打算让有过选举经验的里正、区长们参加立约。这些经历过新政。并且从中得到好处的人。肯定试图把约法向对自己有利方向引。而破虏军将士届时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人必要的支持。儒林和旧官员们在立约时占不了主动。自然不会非常满意。弄不好又会玩些阴暗手段。让《临时约法》胎死腹中。
凭借对士大夫们行事方法的理解。曾寰对此很不放心。正想着有什么办法能让文天祥的政令贯彻得更完满时。又听见文天祥说道:“不妨。告诉大家。临时约法一天不出來。两广就一天归邹洬、萧鸣哲将领几位暂为代管。他们做的事。丞相府不会干涉。如果商讨了一个月后依然商讨不出结果來。就说明大伙都沒有好办法。那就只好执行原來咱们的选举办法。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按福建北部试行过的方式來。”
“这。丞相。”曾寰感觉到自己头有些晕。文天祥在短短几句话中。暗藏了太多的玄机。邹、萧二将把广南两路的豪强们杀怕了。地方名流们把不得赶他们走。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愿望。他们就沒太多时间纠缠于细节。而各行各色不愿意接受原來的选举方式的人。为了在临时约法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只好对别人的诉求。做出必要的妥协。
‘这个国是会有的开。弄不好要开出大麻烦來。’曾寰默默地想。抬起头。再次把目光投向文天祥。豁然发现丞相大人的脊背已经挺直了。仿佛突然顿悟了什么般。活力和信心再度笼罩了他的全身。
“文疯子又在玩什么花样。起兵抗元。自然是为了重建我大宋正统了。天、地、君、亲、师。有了上下尊卑。政令才能畅通。朝野才能秩序井然。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搞这么大动静干什么。”五天后。在福州城最大的海鲜酒楼。一个临窗的雅座中。几个峨冠博带的老名士们议论道。
他们都是被有心人召集來的。原打算在选举进行的时候。Www。。com趁机捣点乱。谁料到选举后延。大都督府又推出了共商国是这一折子戏。大伙既然來了。就不好半途而废。于是坐在一起。一边翻看刊载大都督府政令的报纸。一边推断文天祥下一步意欲干什么。
“不好说。文疯子行事一向出人意料。打仗如此。治政亦如此。就如几个月前那场百鱼宴。他遍请各地名流。在福州品鱼做诗。老夫本以为他转了性子。想在儒林中留一段佳话。现在才明白被他利用了。破虏军当时是缺粮缺急了。想让大伙带头拿鱼当饭吃。”一个背光而坐。年龄有六十上下。白发垂肩的老儒摇头晃脑地品评。从话里。听不出他到底是夸赞文天祥聪明。还是指摘他行事不合常理。
“不过。这鱼味道也不错。咱们被人利用了。也沒吃什么亏。”在他对面。一个留着花白胡子的老儒用筷子夹起一片橙红色薄可透光的鱼脍。沾了些调料。放在嘴里。
新打上沒多久的海鱼生吃起來味道很鲜。他的表情看上去很满足。也很陶醉。
“是啊。至少发现了很多以前沒尝过的美味。”花白胡子身边。一个留着黑色短须的人说道。不甘落后地伸出筷子。挑起了另一片鱼脍。
这种体形巨大的海鱼刺少。肉厚。特别适合生吃。但在百鱼宴之前。因为酒楼做法不当。并不受大伙欢迎。百鱼宴上。各路厨师各展手艺。让很多近于失传的绝活再现世间。从此后。吃这种鱼的生脍。简直就成了一种潮流。鱼户、酒楼和大户人家。都因此而得到了好处。
“陆大人呢。他那里有沒有新指示给大家。别光顾着吃。靠着大海。有大伙品的呢。”白头发四下看了看。发现沒有闲杂人等靠近。压低嗓子喝道。
“陆大人说。既然文丞相要于大伙共商国是。大伙就拿出一个章程來。齐心捍卫千秋正道。”黑胡子小声答。末了。却自作主张加了一句。“我看这不妥当。论武功文治。陆相哪及文相半分。大伙帮他是帮他。可别把自己绕进去。”
“对。文丞相手软。可那姓邹的可不讲道理。听说在广南西路。他,喀……”花白胡子比了个用刀砍的手势。
“那帮奸佞卖国。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该杀。但咱们是真心为了大宋的。不会有事吧。”墙角处。有人担忧地问。
“难说。争权柄这事。向來不留情面。”
“胡说。文相和陆相都不是那种人。他们是道义之争。就像。就像……”试图打比方的。半天也沒找出合适例子來。本來想举司马光和王安石。可一想当年这两个名相为了改制和守制拼了个你死我活。连累了无数人到海南岛做客。文天祥与陆秀夫之争同样是为了治国方略。此时虽然文丞相让了一步。谁知道如果大伙逼得太过分。他会不会翻脸。舌头再厉。锋利不过刀。眼下北元虎视眈眈。以维护抗元大局为名头。除了皇上。文疯子谁的脑袋不能砍。
“我辈理当以死。捍卫正道。文死谏。武死战。大义在我。刀俎何惧。”有人长身。正色。
“你怎么知道大义在我。原來一切如果是对的。契丹、女真、蒙古人怎么都是怎么打进來的。”有人冷冷地反驳。
“你懦弱。”
“你迂腐。”
自己人和自己人吵了起來。各不想让。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声音渐渐升高。隔着街道传出老远。
广南西路。邹洬、萧鸣哲、张唐、苏刘义等人。忐忑不安地传看了大都督府颁发的嘉奖令。文天祥对众人在广南两路打击豪强的举措。未置一词。但大伙都最近的军令和政令中。看到了丞相大人的反应。
选举办法要改了。要在《临时约法》推出后。根据约法做出调整。这是文丞相对大伙做出的极大让步。但逼得文丞相在对大伙让步的同时。对行朝那样试图抢功劳人以及儒林人物退让。是诸将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文天祥在报纸上公开问。大伙起兵抗元是为了什么。大伙在赶走北元后。到底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宋。
这一问。问得邹洬等人额头上冷汗直冒。对于百丈岭下來的老将。这个答案原本很清楚。是为了不给蒙古人做驴子。不做四等奴隶。但随着破虏军的扩张和军事上的胜利。很多人迷失了自己。
“要我说。咱们得想个办法。尽快把两广战事结束了。然后早点派人回去参加国是会议。否则。光听那帮儒林名士煽风点火。又把大伙扇迷糊了。到时候立个约法出來。写的尽是他们的好处。咱们在广南的恶人。就白当了。”杨晓荣见大伙有些气短。站出來说道。
他也后悔自己当日做得有些过。比较起邹洬逼人造反。先礼后兵的行径。他觉得自己的做法简直是小儿游戏。但既然已经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西征军在广南大开杀戒。就是为了胜利的桃子不被别人摘走。所以。无论如何。在立约会上。要有人站出來为将士们的利益说话。
“利益是争來的。你不争。别人不会主动给你。文丞相这种开会的方式。是个好办法。大家讨价还价。到时候谁也别埋怨……”
邹洬瞪了杨晓荣一眼。把他得剩下半截话压回了肚子。转过头。对其他将领问道:“诸位认为呢。咱们接下來该怎么办。”
“是该派几个人回去。一來给丞相大人撑腰。展示咱们破虏军的力量。而來。也给众人提个醒。让他们也别做得太过。不给大都督府留下半点好处。毕竟。将來北伐。大都督府还是主力。丞相不在乎利益。麾下将士们的后路却不能不考虑。” 吴希奭的建议很持重。他散尽家财扯起抗元大旗。本來不在乎个人得失。但带了这么久的兵。他亦知道不能要求部下个个都是圣人。这世界上。毕竟还是俗人占大多数。
“对。大宋积弱。就是因为沒人能在朝堂上为武将说话。害得武将后继无人。”苏刘义大声说道。对大都督府。他向來不甚满意。但与其他文人比起來。他宁愿选择支持大都督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