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 (八 上) - 指南录 - 酒徒
风暴 (八 上)
红墙、黄色琉璃瓦、一片青灰色的重楼上。顶起蓝色天空的四角。几十只信鸽带着长长的哨音。在四方形的天空上徘徊着。矫健自由的身影。牵动宫墙内羡慕的视线。
宋帝赵昺带着几个随从。百无聊赖地于御花园中散步。住在这座行宫里有三年了吧。具体多少日子赵昺也算不清楚。由蒲家花园改建成的行宫占地六百余亩。对寸土寸金的泉州來说。这简直是天下最高贵、最繁华、奢侈之所。很多人每日从宫墙外走过。都眼巴巴地幻想着能进到宫墙内看上一眼。就一眼。已经能够满足。够跟一个班次的工友和左邻右舍们吹上三年的。那是皇城啊。天子居住的地方。大宋朝的根。赵氏复兴的希望。
对围城里边的赵昺來说。这里却无异于一个牢狱。一个囚禁了他所有志向和抱负的牢狱。那层层烟柳就是栅栏。锦衣华服就是镣铐、队队卫士就是狱卒。令他这个大宋皇帝如困在浅水中的蛟龙一般得不到施展。
“如果有朝一日。朕能执掌权柄。一定要把文丞相软禁在这座行宫里。让他也尝尝坐井观天的滋味。” 赵昺曾不止一次狂热的想。文天祥不是叛贼。自己沒有理由诛杀他。也不应该诛杀他让天下豪杰寒心。但他专权误国。视皇家与整个行朝如无物。这个罪一定得追究。无论他是出于好意还是无心之过。皇家的权威不可挑战。否则天下臣子都学他的模样。这个皇位就会无聊透顶。做与不做沒什么分别。
已经渐渐长成少年的赵昺雄心万丈。他要做一个像汉武帝和唐太宗那样的千古明君。他要洗雪蒙古人加诸于赵氏皇族身上的耻辱。他要恢复故国。甚至要远征大漠。封狼居胥。但实现这一切梦想的前提都是。他必须将自己的恩人与保护者。大宋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大都督文天祥打倒在地。从他身体上跨过去。走出禁宫。接受万民的拥戴与膜拜。跨不过文天祥这道坎儿。他无论长到多大都是小孩子。都是土偶木梗。所有雄图霸业都如冬夜里的一场春梦般了无痕迹。
相对于同龄人來说。赵昺身上有一股难得的睿智和成熟。海上漂流时的坎坷经历和博览各国书籍的开阔视野造就了他聪明而又沉稳的头脑。苗春留下的破虏军教官又帮他锻炼出了一副强健异常的体魄。陆秀夫、邓光荐等人自幼灌输的为君之道和个别有心大臣们在耳边的提醒。让他时刻不忘自己肩头担负的责任。重重因素夹杂在一起。造就了他的早熟。那些被送进宫里陪他读书和玩耍的皇族子弟。还有年龄比他大上四、五岁的太监、宫女。站在他面前就像一群小白痴。根本弄不懂皇帝最想要的是什么。希望他们做的是什么。如此一來。更加深了赵昺的孤独感。让他时刻想着冲出皇宫去。早日俯览整个如画江山。
“朕是皇帝。沒有人能把皇帝关在牢笼中。即便是文丞相亦不能。”赵昺曾经私下把自己的心事说给杨太后。结果吓得这个善良的女人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直到确定四下无人才肯松开。然后瞪着泪汪汪的双眼告诉他。行朝之所以能有今天。全依靠了文天祥和战无不胜的破虏军。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做皇帝的不能忘恩负义。更不能信人挑拨。不知道轻重。
杨太后的话语里。“轻重”二字吐得很清晰。赵昺懂得其中含义。也知道杨太后怕着什么。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跟杨太后提起这些话。而是凭借手中有限权力。悄悄地把苗春留下來的侍卫。自己的武术老师们调出了皇宫。并在内宫的关键职位上安排了自己信得过的族人。
文天祥很忙。军国大事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所以他沒精力顾及这些细枝末节。即便心生警觉。也沒资格对皇宫的内务指手画脚。赵昺在动作前。周详地想好了最差后果与应对办法。结局果真如他所料。忙着与达春决战的大都督府根本沒时间管宫廷侍卫变动的事情。各级衙门对此事也视而不见。只有负责各地治安和新兵招募培训的保国夫人陈碧娘作出了些反应。通过张世杰将军出面。把那些被排挤出宫的侍卫们要进了警备军去担任士兵的武术教官。
赵昺知道自己赌赢了一局。表面上立刻转入隐忍。私下里通过自己的贴身太监乐清扬。不断地与陈宜中进行沟通。老丞相陈宜中果然为权谋高手。很快借着带领硫球使者入宫晋见的机会。私下里告诉赵昺这些年忠义之士一直做着准备。只要时机成熟。皇帝出面一呼。即可将乱臣贼子们全部拿下。
“万岁。臣等盼着这一天。如雪夜盼薪。久旱盼雨啊。”陈宜中声泪俱下的模样至今还在赵昺眼前浮现。几年的功夫。这个前任老丞相就憔悴得不成了样子。灰白的头发东一绺、西一绺的已经无法簪成一束。暗褐色的斑点也爬满了他的手背与面孔。一天天遮掩住生命的迹象。
“朕年幼势孤。这些年让卿等受委屈了。”赵昺记得自己当日的措词很得体。既表现了帝王对臣子的关爱。又保持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朕都记得。忠奸善恶朕了然于心。只是朕未到亲政的年龄。不宜过分干涉大臣分内之事罢了。卿等能在穷途不忘皇恩。朕亦非薄情寡义之主。必将让尔等之名姓、事迹见诸于青史。”当陈宜中禀报了朝野间哪些人肯定会支持皇帝亲政后。赵昺如是回答。
他沒有胡乱许诺不可能的回报。书上的学來的知识告诉他。那样只会让有从龙之心的臣子觉得皇帝太幼稚。一句“必将让尔等的名姓见诸于青史”对陈宜中等人來说已经足够。前唐有国四百余年。名字能被记载于史册。并单独立传的不足百。其中一半以上还是随着高祖打江山的功臣。剩下的那一半曾经拥有怎样的荣耀。有心人自己定然会去史书上翻找。
赵昺也沒给陈宜中写什么“衣带诏”之类的凭信。文天祥只对皇宫提供保护。不曾试图监控。赵昺如果愿意。直接写一封圣旨交给陈宜中。后者都能轻轻松松带出皇宫。但君臣二人默契地省略了这个麻烦。在沒有实足把握的情况下。多一份凭据。只会增加一分被人发觉的风险。不如彼此之间心照不宣。事情败露后也好有矢口否认。
“臣必将粉身碎骨。以报皇恩。”陈宜中离开的时候。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告辞的话里边带着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赵昺也能理解这里边的决然。无论老臣们如何忠于皇室。百姓们如何盼着自己亲政把他们从贪官和奸商们勾结的灾难中解救出來。军中将领大多数却站在文天祥一方。如果不能得到军队的支持。或者说不能让军队置身于这场权力斗争之外。亲政将永远是几个老头和一个半大孩子一厢情愿的梦想。
拉拢武将的事情进展得极不顺利。手握军权的将领几乎沒有人理睬陈宜中的暗示。负责泉州和各地治安的警备军要么出自于许夫人麾下。要么是破虏军因伤残退役的老兵。他们在大都督执政的这几年里。享受到了从來历史上沒有过的优厚待遇和人格尊敬。所以。礼部尚书陈宜中以吟诗赏景为名的宴会。几乎沒有武人问津。只有在邹凤叔在雩山前线将达春大军击溃消息传來的那一天。由吏部侍郎卓可举办的祝捷大会请到了十几个警备军将领。结果。那场有心拉拢武将的祝捷大会开成了给文天祥个人的歌功颂德大会。到场的将校们众口一词地认为。是大都督这些年苦心孤诣才开创了今日大好局面。如果沒有大都督府在军械、政务、商务和农耕方面卓有成效的变法改革。大宋对北元根本沒有还击之力。酒会的气氛如此热烈。害得卓可刻意安排与武将们交往的文官们亦忘了自己的任务。跟着别人一同赞叹起新政的好处來。
这还不是令赵昺最痛心的事情。让他最难过的事情发生在三日前。曾经被陈宜中认为肯定支持皇帝亲政。手中握有泉州城半数兵马调动之权的张世杰将军亲自进宫表了态。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说他誓死忠于大宋。但是。张世杰同时很直接地告诉赵昺。大宋这几年虽然接连在战场上击败北元。收复了大片领土。但目前国家的实力还远远弱于北元。一旦内部发生动荡。恐怕又要重蹈当年崖山覆辙。
“陛下。文相之新政。并非一句‘精器械。强炼兵。廉吏治。重农商’可概括。臣数年來日日研习新政。欲研习欲发觉其高妙。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举国上下。无人比文相更贤。臣亦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文相于陛下。决无相害之意。亦无夺位之心。”张世杰红着脸。在赵昺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
这个场景赵昺想起來就很气愤。虽然他知道。以张世杰的性格。绝对不会把自己和陈宜中的谋划出卖给文天祥。但他沒想到。经历崖山一败后的张世杰彻底丧失了与人争雄沙场的勇气。
“文天祥无夺位之心。这点用你说么。朕自然知道他沒有夺位之心。甚至有他一天在。朕就安全一天。”送走了张世杰之后。赵昺在心中暗骂。“正是因为这样。朕才必须抓紧一切机会。否则。一旦文相百年之后。其继任者岂不时刻将朕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成比例的雄心和实力让赵昺异常烦躁。他解决内心烦躁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练剑。苗春当年留给他的教官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武学功底。一柄木剑在手。即便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侍读也很难在赵昺的打击下支撑过百招。
今天的心情显然适合练剑。赵昺陆续踢飞了脚边十几块石子后。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回过身來。强笑着招呼自己的同伴:“走。陪朕去演武厅去切磋几招。将來你等长大了。就是朕的霍骠骑、周细柳。”
“万岁。臣。臣弟最近身体不适。”
“万岁。臣。臣弟昨天吃了冷生海鲜。”
顷刻间。周围响起一片告饶之声。由福建各地赵氏宗族中选拔而來。陪着皇帝读书、玩耍的少年们哭丧着脸哀求。他们都是赵昺的远亲。可沒苗春留下的无数教官那样大的胆子。敢用木剑把皇帝打趴下。以他们低微的格斗技巧。在只挨打不还手的情况下。他们也无法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所以。陪赵昺练武是件危险很大的差事。半月前。吏部尚书赵时俊的儿子赵烯一个不小心就断了两根肋骨。虽然事后皇帝亲自去其家送药道歉。让赵尚书家感到无限荣耀。但这种用肋骨换來的荣耀。众御弟们觉得自己还是敬谢不讳较好。
“你们呢。”赵昺嘴角间挂上了一丝不易察觉得冷笑。将头转向了自己的几个近侍。
“奴婢。奴婢今天要去替陛下收拾书房。先行告退了。”小太监王可苍白了脸。哀求道。
“奴婢。奴婢本领低微。不敢在陛下面前献丑。”另几个太监弓着身子回答。
“就沒人愿意为朕执剑么。”赵昺目光转动。不无遗憾地问。
“万岁。臣愿意与陛下同往。”仿佛受不了赵昺目光里的轻蔑之色。赵昺的远房哥哥赵朔硬着头皮站了出來。
“奴婢。奴婢也愿意。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伺候赵昺饮食起居的小太监乐清扬也凑上前。媚陷地笑道。
“愿意执剑的跟朕走。其他人都退下吧。”赵昺挥了挥手。骄傲地公鸡般扬着头。向演武厅走去。
皇宫里的演武厅修建得很宽阔。行朝从流求回到泉州后。为了让皇帝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文天祥特意画了图纸。按照文忠记忆的样子为皇帝设计了双杠、单杠、平衡木、哑铃等简单易用的锻炼工具。苗春留下的侍卫们也根据练武的需求。为赵昺添置了箭靶、沙袋、梅花桩等传统用具。几年來。曾经目睹了自己哥哥落水的赵昺在这里留下了不少汗水。同时。也在这里掌握了一个人最基本的保命技巧。
侍读和太监们相继告退。掌管演武厅的小太监伺候皇帝换了紧身短打、软底布靴和牛皮护具后。也识趣地退了出去。赵昺持木剑在手。向小太监乐清扬招手示意。“乐乐。你先上。让赵乡侯在圈外观战。”
小太监乐清扬答应一声。找了把木剑。跳入场内。广信侯赵朔则后退几步。四下看了看。伸手掩好了演武厅的大门。赵昺挽了个剑花。大步向前。直取中宫;乐清扬斜身后退。格偏赵昺的木剑。配合着脚步扭动手腕。居然从下向上一剑挑了上來。
“好。”赵朔在旁边大声喝彩。敢不顾身份向赵昺还击的太监。这个绰号叫乐乐的是第一个。并且此人身法诡异。明显是自幼炼过武的。
赵昺后退两步。在千钧一发之际让开剑尖。随即挥剑横扫。硬木剑被他大开大合的招式带出呼呼风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听起來如真刀真枪在嘶鸣般凄厉。乐清扬招式已经用老。來不及再躲。直能竖剑。硬挡住了赵昺一击。
木剑啪地发出一声脆响。乐清扬拧腰转腕。剑刃横着抹向赵昺脖颈。赵昺被逼得再退一步。斜斜跳开。一招力劈华山。连人带剑从半空中扑下。
小太监刚才与赵昺拼了一记。自知力弱。不敢再硬接此招。身体如风中落叶般向后飘了数步。手中木剑兜了半个圈子。再次刺向赵昺腰间。
“啪。”赵昺用木剑击打在小太监的剑尖上。将对手必中一击磕了出去。
这几下兔起鹰落。打得着实漂亮。旁边观战的赵朔见了。忍不住大声喝起彩來。双方你來我往杀了三十多式后。胜负未分。乐清扬手中木剑却承受不住如此频繁的撞击。咯嚓一声。断为了两截。小太监弃剑。后退几步。笑着拱手:“陛下膂力太大。奴婢手臂发麻。不敢再战了。”
赵昺随手从周围的绳栏边撤下一块毛巾。边擦脸上的汗。边说道:“你我今天胜负未分。你好诡异的身法。是你师父教的么。”
“臣的身法学自许公公。崖山当晚。他已经以身殉国了。”小太监乐清扬喘息了一阵。黯然回答。
“内宫之中亦不乏忠义之士。可惜。很多士大夫受我大宋皇恩这么多年。一点儿小恩小惠就被人收买了去。”广信侯赵朔黯然叹道。他与乐清扬均是赵昺心腹。三人相约來练剑。本來就存了甩开众人秘密商议的心思。此刻周围已经无闲杂人物。Www。。com有些话也可以直接说了。
“士大夫也不是全忘记了大宋皇恩。只是文相多年來借手更改吏治。把能为陛下尽心的职位都颁给了他的心腹。那些不读诗书。心无忠义的扶犁黑手一旦执掌权柄。自然时刻不忘给他们权柄之人。奴婢的师父这些年在外替陛下经营。也受了他们不少气呢。”小太监乐清扬难得的是不贪功。一边替士大夫们说好话。一边把自己的师父唐影捧到了台前。
说起了老太监唐影。赵昺脸上露出几分赞赏之色。把毛巾信手丢给乐清扬。然后微笑着说道:“难得你师父如此忠心。要不是他给的十万两银子。朕还真沒钱谋划大事。你给他带句话。就说他的好处朕都记下了。将來朕挥师北伐。他就是朕的萧何……”
“奴婢谢陛下厚恩。”乐清扬翻身拜倒。说道。
“起來吧。朕不会忘记任何雪中送炭之人。前日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有回音么。”赵昺笑着走上前。拉住乐清扬的双手。
小太监乐清扬皮肤很白腻。高挑的身材配上运动过后白里透红的脸色、略为发蓝的眼底。给人一种妖艳夺目的感觉。就像田野盛开的一束断肠草。你明知触之会中毒。还是想凑上前嗅一嗅。纵是赵昺这种年龄未及弱冠的半大孩子。接触到他的眼神后心底也突然一跳。泛起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來。
乐清扬显然已经习惯了别人这种贪婪的目光。将脸向一边避了避。低声回答道:“承陛下的福。奴婢师徒二人做事非常顺利。已经有三十余家商号愿意接受皇家赐封。还有一个色目人的商号愿意捐赠三万块银币给陛下修缮行宫。但希望陛下能许他一件事……”
“讲吧。朕就知道这伙人喜欢讨价还价。”赵昺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做大事需要用钱。内宫用度有限。所以他与乐清扬、赵朔几个就想出了给商人皇家名分。让他们捐赠银钱的好办法。大宋皇家在民间影响力巨大。资金雄厚得商人们也乐得贯上皇家名号。以向其他人。特别是不知道大宋底细的西方游商展示自己的实力。
想想今后皇家葡萄酒、皇家木器、皇家酒具。一大堆冠以皇家名号的货物应运而生。装上海船。飘飘荡荡地驶向未名之地。赵昺就觉得飘飘然。非常有成就感。
“那个色目人希望陛下将來能跟诸臣斡旋。卖一批船载火炮给他。他保证这批火炮不会落入蒙古人之手。为此。他愿意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作为人质。”乐清扬看着赵昺的脸色。犹豫着汇报。
赵昺的脸色瞬间凝重。虽然急着等钱用。赵昺亦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在他眼里。破虏军之所以能打败北元。全凭的是船坚炮利。如果这两样全被蒙古人得了去。恐怕未來自己真得如张世杰奉劝的那样。要再次遁入大海了。
正沉吟间。听见外边传來了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演武厅口。一个稚嫩的声音响了起來。“皇兄。皇兄。您的鸽子飞回來了。”
“进來。”赵昺停止与乐清扬的对话。示意赵朔打开门。耀眼的阳光洒随着门轴旋转的吱呀声洒了进來。随着阳光进來的。还有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女孩。生得如贡品白瓷般可爱。粉红的手掌间。捧着一只雪白的信鸽。
“见过郡主殿下。”乐清扬赶紧跪倒施礼。这个女孩子名叫宛儿。是已故国舅杨亮节的掌上明珠。丧父后被杨太后收养。是赵昺最喜欢的玩伴和发誓要金屋藏之的对象。
“起來吧。磕头虫一样。不是早废除跪礼了么。”杨宛儿显然不喜欢乐清扬。一见面立刻出言训斥。
“是。谢郡主殿下。”小太监乐清扬的脸立刻红到了脊背。站起來。后退几步说道。
“宛儿。不得对朕的人无礼。”赵昺见自己的心腹受窘。赶紧出言回护。再看看自己表妹泫然欲泣的神色。又迫不及待地改口说道:“他们都是朕的朋友。朕在这里跟他们商量要事。你今天在母后那里玩得痛快么。怎么发现了小白。它抓了你沒有。你的手痛不痛……”
小白是赵昺给信鸽的取的名字。在皇宫里百无聊赖。他养了很多信鸽。分别根据羽毛和脚爪的颜色而命名。其中几只认路本领强的。最近一直用來与宫外交流消息。杨宛儿手里这只专门与陈宜中府保持联系。信筒里的文字全是密语。不知道解密办法的人。即便截获了它。也只会当作小孩子的玩具。不知道其承载的重要使命。
广信侯赵朔比赵昺年龄稍大。对美女的抵抗力稍强。见赵昺只顾着哄表妹开心。赶紧上前插言道:“宛儿妹妹喂鸽子米粒了么。拿來给我吧。我给它喂些米和水。”
“小白才不用你喂。在我这里。想吃什么都有。”小郡主杨宛儿冲着赵朔一吐舌头。鼻子拧成了个迷人的圆圈。
广信侯赵朔束手无策。侧过身。接连地用眼神给赵昺打招呼。赵昺笑了笑。蹲下身。拍了拍表妹的头。低声说道:“给广信侯吧。信鸽得每天定时喂。否则它飞上天去沒有力气。肯定被附近的老鹰抓了去。小白若走失了。雨点啊。毛头啊。它们几个肯定会觉得孤单。”
“也行。但我要跟你学击剑。”杨宛儿歪着头想了想。终究不愿意鸽子被鹰吃掉。不情愿地做出了些让步。
“那好。待会儿咱们先练习基本套路。你跟我去外面。我让乐乐伺候你去隔壁换衣。”赵昺微笑着向赵朔投出得意一瞥。接过鸽子。交给了对方。然后杨宛儿推向乐清扬。
“我才不找这个妖人换衣服。我出去找雪萼姐姐。”小郡主瞪了一眼乐清扬。转身。快速跑出了演武厅。赵朔、乐清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望着赵昺。满脸都是佩服之色。
“朕是一国之君。”赵昺得意洋洋地说道。仿佛对付小女孩的功夫与治理国家可以等同起來般。随即在演武厅一角翻出來本《岳家拳精要》。对着赵朔命令道。“快些。赶在郡主回來前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