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 (二) - 指南录 - 酒徒
天变 (二)
群雄并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元庭。此时大元左右丞相一个在草原平叛。一个在江南与大宋作战。平章政事职位自阿合马被处死后一直空缺。沒有上面三个主心骨坐镇。满朝文武自然拿不出一个有条理的主意來。有人提议把伯颜撤回來剿灭两浙乱匪。有人提议调刚刚从草原归來的汉军迅速扑灭陈吊眼。认为陈吊眼一死。其他乱匪自平。还有人提议与残宋暂时议和。以缓国家元气……。五花八门的建议流水般送入了皇宫。却沒见一个回音。大元皇帝忽必烈仿佛沒听说社稷动荡的消息般。把日常朝议和剿匪的事情一并丢给了太子真金。自己在卢世荣、黎贵达、郭守敬等人的协助下。一心扑到了改革百官俸禄和大元币制上。
见忽必烈不上朝。并且把所有事情都推给了太子。群臣的建议越发沒条理。而真金太子从來沒领过兵。如何对付各地义军他也想不出个好办法來。反复与群臣商议了十余天。最后采纳了一个最消极的主意。命各地镇戍使司自行剿匪。同时命令济南、淄莱、东昌诸路镇戍使司集结兵马堵住胶州半岛。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严防陈贼吊眼再向西北扩展势力。
这个彻头彻尾的笨招送入宫去。忽必烈却二话不说就用了印。同时让光禄寺正卿月赤彻尔给群臣传话。要求众臣“如辅佐朕一样尽心辅佐太子。不得怠政。”。至于皇帝陛下忙些什么。在诸臣的反复追问之下。刚刚荣升光禄寺正卿的月赤彻尔只回答了七个字“不知道。好自为之。”
诸臣一下子犯了猜疑。有人私下说忽必烈班师途中受了风寒。还有人说忽必烈在辽东作战时被流矢所伤。种种传言。不一而足。唯一沒人相信的是忽必烈真的忙着整理大元朝混乱的官俸和币制。
在忽必烈未班师之前。交钞价格已经跌了近百倍。当年发行时两贯交钞折银一两。如今一麻袋交钞送出去。未必能换回一斗糙米。所以在朝廷宣布所有交钞作废。俸禄暂停时。并沒在群臣间引发太大的反对声。有权有势的大臣早把家中交钞全部换成了金银。至于沒权沒势的小吏。平素向來不靠朝廷的俸禄过活。那点交钞损失也根本不放在眼里。
出乎众人预料。就在流言纷呈的时候。忽必烈从内宫传出话來。着卢世荣根据百官等级。重新制定俸禄标准。命令郭守敬和黎贵达二人根据南方流传过來的金属货币。铸造大元新币。这两条命令立刻在群臣当中引起轩然大波。卢世荣算个什么人。要根基沒根基。要功劳沒功劳。忽必烈把制订群臣俸禄标准的这么要紧的事情交给他。摆明了是要提拔他接替阿合马留下來的平章政事空缺。而铸造货币的活更不得了。虽然黎、郭二人都未掌握实权。但熟悉政务的人都知道。每年各地将散碎银两铸成银锭的火耗。远远高于地方官员的俸禄。如果把钞改为币。把散银散金铸造之权统统收归工部。不出三年。主持造币的人富可敌国。而地方官员的收入中将永远失去火耗银这项。
所以。官员们立刻放弃了对如何平叛的争议。把劲头全集中到官俸和币制变革上。经过一番暗中运作。祥兴五年正月。御史王炎上书真金。弹劾卢世荣贪赃枉法。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建议真金敦促忽必烈暂时放弃停俸、铸币诸事。把主要精力放到剿匪方面來。泣告忽必烈父子如果再“一意孤行”下去。大元朝江山社稷必危。用词之重。前所未有。
忽必烈接到奏折后。拍案而起。宣布重新临朝。在主持早朝的第一天。当庭以“刁奴欺主”的罪名。将御史王炎杖毙。随后。拿出兵部侍郎帖木儿建议将伯颜大军撤回江北的折子。以“见识短浅、不堪重用”的罪名。将帖木儿发配到巴邻万户府(今新西伯利亚)主持地方马政。紧跟着。治色目大臣阿卜杜拉“无知妄议”之罪。把他贬出朝廷。着人押着去西山采石头。
“朕还沒老。你们谁一心为国。谁三心二意。朕看得清楚。”拍案咆哮的忽必烈让人再次领略了草原可汗的威严。“尔等倾力辅佐太子。朕自然不会忘记尔等功劳。如果谁敢欺太子不通政务。可别怪朕翻脸无情。”
“臣。臣等对陛下一片忠心。”主管御史台的老臣伊实特穆尔趴在地上启奏道。御史王炎是他的门生。所上的折子也是几个老臣商量好了的。前一段时间忽必烈对各地动荡情况的刻意忽视。伊实特穆尔等人以为忽必烈可能有些老糊涂了。所以才大着胆子出了一个混招。而忽必烈当庭杖毙王炎。则相于当庭打了御史台诸臣。打了伊实特穆尔一记响亮的耳光。
“特穆尔忠心耿耿。朕自然知道。但你们手下的人怀着什么心思。你们却不甚清楚。”忽必烈笑了笑。却沒让侍卫扶伊实特穆尔平身。自顾对诸臣斥责道:“朕命尔等忠心辅佐太子。尔等出了很多好主意啊。除了调伯颜北返就是议和。难道我大元朝的文武。就这点见识么。”
几句话说得群臣额头冷汗直冒。忽必烈班师还朝后。与太子真金的权力划分很含糊。一个每天主持朝政的监国太子。一个手握大军却不理睬政务的马上皇帝。的确让众人找不清楚效忠对象。沒有效忠对象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韬光养晦的事情在所难免。
见忽必烈迟迟不让伊实特穆尔平身。Www。。com太师伊彻察喇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出班跪倒。低声奏道:“御史王炎言辞莽撞。确实该杀。伊实特穆尔大人主管御史台。直言进谏。纠正百官之错。却是其分内之事……”
“是么。包括离间朕父子关系。从中捞取好处。”忽必烈脸色一沉。厉声问。
“臣不敢。” 太师伊彻察喇和伊实特穆尔吓得连连叩头。如果忽必烈发怒的原因是他们纵容属下乱递折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御下无方”的罪过。如果上纲上线到“离间太子和皇帝”。则二人被抄家灭族都不为过。
满朝文武面如土色。谁也沒料到。忽必烈会突然下这么重的手。看着两位老臣头上磕出的血迹。大伙于心十分不忍。但此刻。却沒人能提起为二人分辩的勇气。
看到此景。工部侍郎黎贵达在心中悄悄地叹了口气。如今他也算忽必烈的重臣了。虽然职位不高。但在内宫行走畅通无阻。非但汉系诸臣对他高看一眼。连素來与汉系诸臣不睦的蒙古、色目权臣。见了他这个四等南人都以平辈相交。但在内心深处。Www。。com总有一股说不清到不明的优越感在折磨着他。让他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划归外人。永远融不进北方朝廷中去。
此事不会发生在文天祥主政的大都督府。虽然文天祥做事“独断专行”。但他喜欢开诚布公。宁可把与自己政见不合的人争执。也不会玩这种引蛇出洞的把戏。如果此事发生在文天祥沒主政之前的大宋。御史王炎也沒任何罪过。给皇帝提建议是他的责任。措词不当。语气不恭敬不能算大错。甚至直接在皇帝面前拍桌子。都是小事一桩。皇帝顶多命人把他赶出宫门去反省。过几天后。君臣依然和好如初。
可这是忽必烈的大元朝。皇帝与臣下不是君臣。而是主人与奴才。主人杀一个奴才根本不需要理由。至于今天忽必烈为什么找茬敲打伊实特穆尔。其中原因黎贵达更是一清二楚。在剿灭乃颜叛乱的庆功会上。伊实特穆尔等人非但不称贺。而且以“手足相残”为由向忽必烈头上泼冷水。以忽必烈的秉性。这个面子早晚得找回來。
“别磕了。看得朕头晕。朕老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却沒糊涂。你们这些日子所递的奏折。朕每一份都看过。眼下南方有文贼步步紧逼。腹心之地还有山贼草寇作乱。你们这样做。朕能放心率军出征么。”御座上。忽必烈叹息着问道。
“臣。臣等辜负陛下之恩。”叶李不负能臣之号。率先跪倒于地向忽必烈认错。伊实特穆尔、伊彻察喇都是蒙古系诸臣的领军人物。他们失去了忽必烈的欢心。正是汉系臣子崛起的大好时机。
“臣。臣等请陛下责罚。”色目系诸臣的核心桑哥见叶李跪倒。紧跟着跪了下來。能屈膝时就屈膝是他的为官之道。蒙古系诸臣实力受损。留下的好处绝不能让叶李一个人捞了去。色目系这边怎么说也得分一杯羹。
“责罚。叶李、桑哥。你们两个知道自己犯了何罪么。”忽必烈冷笑一声。追问。
叶李和桑哥面面相觑。按常理。他们两个主动请求责罚。忽必烈应该老怀大慰。赦免众人子虚乌有的过错。并许以好处才是。沒想到忽必烈今天一反常态。让请罪者先说自己的罪责。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臣。臣糊涂无用。”
“臣。尸位素餐。”
叶李和桑哥二人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相继答道。伊彻察喇和伊实特穆尔还在前边跪着。不知道将來会被怎样发落。而他二人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估计也落不下什么好果子。如此一來。蒙古、汉、色目系诸臣的力量又均衡了。忽必烈亦不用为人事安排而挠头。
“你们两个。错就错在太聪明。一颗七孔玲珑心沒放在正道上。朕的大元朝堂。要的不是互相倾轧之辈。也不是找茬生事之人。与残宋决战之时。要的是诸位同心同力。与我大元共渡难关。”忽必烈拍打着御案。呵斥道。
“要你们为臣下。是帮朕出主意。而不是给朕挑毛病。要你们立于朝堂。是为了帮朕治理国家。而不是把朕的钱向自己家里搬。”听着忽必烈的叱骂。叶李、桑哥面如土色。伊实特穆尔和伊彻察喇二人知道自己今天在劫难逃了。忍不住哽咽出声。
“朕一次一次让你们好自为之。你们一次次辜负朕的期望。朕不过在后宫躲了几天。你们就闹出一堆事情來。若朕真的战死于沙场。难道你们要我大元四分五裂么。”
“臣等知罪。”所有文武都跪了下來。自从讨平阿里不哥后。从來沒有人见过忽必烈发这么大的火。有胆小者心中暗自后悔。早知道如此。当初不如跟着呼图特穆尔留在草原上剿匪了。辽东的天气虽然差。也好过稀里糊涂给发到鸟不拉屎的巴邻万户府。
“你们都起來吧。朕今天不想再杀人。”忽必烈骂够了。叹了口气。命令众人平身。沒等众人谢恩完毕。旋即下令。让掌管御史台的伊实特穆尔、太师伊彻察喇、御史中丞萨里曼告老还乡。汉系重臣叶李、色目重臣桑哥回家反省。提拔光禄寺正卿月赤彻尔为宣徽使兼领尚膳院、光禄寺、五城兵马司。命博尔术之孙。世袭万户玉昔帖木儿掌管御史台。赐号“月吕鲁那颜”(能臣)。提拔怯薛完泽为太子府詹事、尚书省右丞。命功臣乞失里黑的曾孙哈剌哈孙到宗人府听用。
“比起大宋皇帝。忽必烈陛下英明百倍。”黎贵达纯粹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在心里暗自分析。伊实特穆尔、太师伊彻察喇、御史中丞萨里曼等老人下野。月赤彻尔、完泽等“年青”官员快马加鞭般升官进爵。意味着大元朝彻底來了一次新老交替。对于动荡的大元江山來说。朝廷的稳定。是解决一切问題的根本。此后。太子真金不必怀疑自己的继承人身份。而忽必烈远征在外也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忽必烈快刀斩乱麻。几道旨意将最近“表现不佳”的朝臣换了一个遍。然后依照太子真金建议。命江南诸省财赋不必运往大都。直接交给伯颜剿匪。接着宣布文武百官俸禄新标准。按月发放。数额比原來俸禄提高了两倍有余。所有官员薪俸今后统一由户部调拨。而不再允许官员在地方财税上自行截留。
“谢陛下洪恩。”惊魂初定的诸臣齐声道。不准许染指地方财税。等于堵死了一部分转运使、宣抚使的财路。京城诸臣也要损失一部分孝敬。但三倍的俸禄。又让他们感觉到了浩荡皇恩。
“朕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忠心的臣子。朕的江山永远与诸臣共享。”忽必烈笑着。大声宣布另一项新政。“明年开始。百官俸禄皆以金银颁发。不以实物或交钞相抵。來人。把币样呈上來。”
几个侍卫匆匆跑出。从内宫中拿出忽必烈和黎贵达、郭守敬等人花尽心思弄出的币样。吃了一次交钞的亏。忽必烈决定效仿南方。货币全部用金属铸造。至于重量、大小还有货币中各项金属含量、比例。大元朝毫不客气地把邵武科学院的研究成果直接剽窃。
金、银、铜、青铜。四种铸造精美。重量均匀的货币摆到了朝堂上。晃得文武官员们眼睛一亮。南方那种携带方便。面值清晰的货币在大元朝民间本來就很吃香。百官们先被忽必烈的天威吓了个半死。接着闻听自己的俸禄翻番。现在又得知自己的俸禄将直接用金币支付。惊喜交加。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听到欢呼声。忽必烈的心情稍微好转。指着盘中的金币说道:“铸币之资。來自国库存银。此物不比交钞。可以由着性子多印。今后朝廷能收到多少银两。就能铸多少钱币。朕能多收一地之税。就能给尔等多发一地之钱。若是朕把江南和两淮全丢了。尔等的俸禄也跟着减半。咱们君臣富贵与共。苦日子也得一块儿过。”
“万岁英明。”诸臣再次称颂。沒等他们从高兴中缓过神來。忽必烈又下了一道圣旨。以太子真金、玉昔帖木儿为首脑。核查百官家产。凡财产來路不明。且数额巨大者。以贪赃罪论处。家主处斩、子孙为奴。财产全部充公为铸币之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