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 (四) - 指南录 - 酒徒
天变 (四)
北元大军南下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福建。与吏部侍郎卓可事先所预料不同。消息并沒在民间引发任何慌乱。相反。士林、商人、工匠和贩夫走卒。大宋各阶层百姓们罕见地向大都督府表达了同一种姿态。愿于北元决一死战。
一些中年人至今还记得八年前元军第一次过江的时候的情景。那时农民抛弃了土地。商人抛弃了店铺。工匠抛弃了作坊。士兵抛弃了盔甲。当官的抛弃了大印。除了投降之外。大多数人能想到的事情就是逃。蒙古兵天下无敌。宋军绝对保护不了自己的家乡。除了逃跑和投降。大伙无路可走。
可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逃避起不到任何作用。北元将士不会因为你放弃抵抗就心生怜悯。他们喜欢杀入。喜欢放火。喜欢看见城市变成瓦砾堆。无论他们的皇帝在圣旨里表达了多少勤政爱民的善意。无论儒林教授和道学先生们怎么论证北元大军是仁义之师。指望着征服者保护被征服者的权力。无异于羊群狼牧。
蒙古人信奉草原法则。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狼只会与狼讲公平。不会把公平恩赐到绵羊身上。上一次的教训已经告诉了百姓这个血写的真理。如今。在大都督府的指引下。大伙重建了家园。开垦了土地。作坊越开越大。买卖越來越兴隆。蒙古人想把这一切再度毁灭。沒门儿。
“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国家。”各大报纸的主笔们厉声疾呼。经历了数年的思想冲突。如今。无论是守旧方还是革新方都认清了一个事实:这个国家不是赵家的。也不是大都督府的。而是生活在其中每个人的。蒙古人來了。田园要变成荒野。楼宇要变成废墟。大伙失去了国家后。除了做四等奴隶的资格外。什么都剩不下。
“北元胡虏。窃居权柄。倒行逆施。率兽食人……”向來与大都督府唱反调的保皇派儒生吴宇林。第一次与革新派保持了一致。虽然他的文章依旧从儒家的微言大义等角度出发。却清晰地表达了保皇派的不屈立场。私下里。他与自己的同僚说道:“权柄归于朝廷还是归于大都督府。这事儿可以稍后再说。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可一旦北虏入了城。大伙就什么都不用争了。”
“这是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这里埋葬着我们的先辈。哺育着我们的后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凝聚着我们汗水。承载着我们的文明。沒有人能把他征服。我们将用生命和热血保卫自己的财富和做人尊严……”官方报纸上。陈龙复大笔如椽。写下如是文字。
邵武、泉州、福州、广州、雷州、流求、南洋等地相继沸腾起來。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向大都督府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四月初三。南方最富有的两大家族。兴化陈家和福建许家以两家的女主人许夫人为代表。在报纸上公开承诺:陈、许两家的子侄和商号、作坊里的伙计。如果应募从军。两家将保留他们的职位、薪水。直到他们凯旋而归。如果他们阵亡。两家将负责供养他们的子侄到成年。以上承诺以陈、许两家为国捐躯的先辈为誓。决不反悔。
初四日。海商最多。也是最富庶的泉州。尤、麻、利、田、赛五家老爷凑集银币二十万块存入大都督府督办的钱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做为保卫华夏受伤的将士汤药钱。消息传出。各家商号纷纷效仿。很快。大都督府收到的各项捐款、捐物就折合银元一百万之巨。足够再武装起五万大军。
一些不问世事的隐逸名士也把眼光投向了民间。四月上。江面名家顾山的水墨画《出征》在泉州拍卖。画面上沒一丝兵戈之气。黯淡的油灯下。三十多岁的少妇带着一儿一女。默默地为丈夫擦去铠甲上的灰尘。
此画当日以金币一千块成交。顾山将拍卖所得统统捐献给了大都督府。虽然无论名气、声望和画功。顾山都与赵匡胤的十一代孙赵孟頫相差甚远。但此画面世后。南顾的名气远远将北赵甩在了后面。甚至在更远的后世。顾派子弟羞于赵派子弟齐名。
在这种氛围的鼓舞下。各州募兵处很快挤满了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青壮年。大都督府在民间不禁武器。所以报名参军者对弓弩的操作很娴熟。这大大加快了各地新兵的培训速度。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几大新兵训练营高速运转。
“鞑子人多有什么可怕。自从百丈岭上下來。咱破虏军哪一次不是以少打多。从页特密实、索都、张弘范到达春。哪个不是百战名将。到头來还不是都败在大都督手下。”几个负责训练的破虏军士官。高调向新兵传述着这样的观点。
“咱破虏军从來沒败过。这次肯定能顶住忽必烈倾国來攻。弄不好还会打过长江去。直捣黄龙府。”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们对大都督府的军力有着盲目的信任。“受伤。不怕。只要你沒缺胳膊少腿。医馆肯定能让你几个月后活蹦乱跳的还乡。残废。不怕。凭着手中的守土证。官府负责养你一辈子。战死。那更不用怕了。已经死了还有什么恐惧的。至少子孙后代提起你來会说一句。我爹当初是个男人。不是跪在地上让蒙古人砍了脑袋的…….”
“是啊。怕个球。砍他娘的。”士兵们粗野地笑着。目光里满是对血与火的憧憬。破虏军的高待遇向來就让年青人们羡慕。以前若不是大都督府一直不肯降低募兵门槛。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非要格守着“独子不招、兄弟中已有人从军不招、家中长辈无人奉养不招”这古怪的三不招原则。还有那高得怕人的体力、射术标准。大伙早就披上这身军装了。这回上阵去即便不能立功受赏混个将军当。至少退役后能进乡议会。凭着大都督府颁发的“守土证”。选个里正、区长是小菜一碟。比去学校苦读。然后再参加一大堆考试这种出头路线简单得多。
光荣与梦想的鼓舞下。谁也沒在意这期新兵的训练科目比原來简化了甚多。新兵营的铠甲、军械配备标准。也比原來的老兵营差了许多档次。比民军略高。但仅仅能与各地警备部队持平。
“战争不仅仅是士兵的事。国家之间的战争。所有人都可以为国尽力。只要敌军在我们的国土上。我们采用任何手段都是正义的。”随着战争准备工作的深入。一种国战观点悄然在民间流行。
有些性格偏激的人悄悄向长江北岸的江湖豪杰发布赏格。购买北元地方官吏的人头。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转运使金币四十枚、仓库使二十枚、县尉十枚……。厘卡、路桥税吏根据地区不同。价格不等。虽然沒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消息传出后。依然吓得地方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与此同时。各地商人们惊喜地发现。大都督府取消了对北元的贸易禁令。除了粮食、钢铁和火器外。几乎所有物资都成了可出口物品。有些渠道灵活的商会立刻打起了军械的主意。略做试探后。居然发现商人的保护者杜规对此持支持态度。而与大都督府关系密切的海沙帮。已经率先开启了向北方倒卖警备军中淘汰武器的先河。
“打仗不止是兵大爷们的事情。咱们经商的。除了捐钱捐物外。还能为国做更多贡献。一时亏点不要紧。只要破虏军不败。早晚大伙都能赚回來。”海沙帮原帮主。现在的华夏盐业商会老大张翠峰举着酒杯。向前來探问消息的商人们说道。
“是啊。是啊。跟大都督府合作。不吃亏。”有求于他的商人们频频点头。文天祥与大宋其他官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Www。。com他懂得等价交换原则。从來不认为商人们为官府做事是理所当然行为。而是在每次得到商人们的帮助后。大都督府都会付出与帮助等价的回报。眼下的海沙帮就是最好的例子。历朝历代。以走私食盐为主业的海沙帮都是官府的死敌。他们与造反者为盟。造反者一旦成了正果。海沙帮立刻变为昔日盟友的重点打击对象。古往今來。唯独大都督府破了这个先例。海沙帮在大都督沒崛起前。雪中送炭般向百丈岭走私了食盐、粮食和生铁。而大都督府崛起后。则投桃报李。取消了整个大宋的食盐专卖制度。
只有在大都督府治下。海沙帮可以不通过走私手段。名正言顺的贩卖食盐。并且可以像经营罐头、木器等商行一样。创立自己的招牌。从走私贩子一跃变成爱国商人。这个脱胎换骨的变化让很多知道海沙帮底细的商人羡慕得两眼血红。而眼下张翠峰经营的项目更令人眼馋。华夏盐业商会名下的张二麻子刀具行。居然获得了官府颁发的武器输出文凭。
这年头。只要长着脑袋的商人都清楚。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一把破损的钢弩。一套破虏军看不上眼的衬钢皮甲在北方黑道上能卖到什么价钱。特别是对于行商。路过那些山大王的地界。送一把维修好的钢弩。十几只沒羽弩箭拜山。几百里路。绝对不会有人再打这支商队的主意。
“张。张大哥。我们也想跟。跟大都督府合作。合作。但杜胖子说他只给信得过的商团发执照。所以。所以……”一个长期跑陕、甘的商队首领试探着问。怎样才能让杜规信得过呢。大伙实在弄不清楚。跟据他们探听得來的消息。如今取得武器输出文凭的。除了与国有大功的许、陈、方、苏五家外。只剩下海沙帮和捐了二十万银元的泉州某商会。如果能少花些钱办下武器输出文凭。大伙宁愿白给张家分一份红利。
“这个么。杜胖子大概沒说清楚。据我所知。非但淘汰的钢弩、皮甲。先前从元军身上缴获的翎根甲、朱漆弓甚至猴子甲都能批发到。如果你能满足大都督府的条件。甚至可以搞到断寇刃、雪枫刀(马刀)和锁子甲。”张翠峰抿着酒。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断断续续地吊人胃口。
“什么。锁子甲。”几个小商人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断寇刃和锁子甲是破虏军的标准装备。几年來通过战争途径流落到北方民间一些。最后都成为了世家贵族的珍藏。特别是局部加装的孤型锻压钢板的极品锁子甲。北方名之为将军铠。黑市价格绝对能卖到一千银币以上。兵荒马乱的年月。有这么一件铠甲就等于多了条命。问谁不想活着看到太平时代。如果你有本事把锁子甲倒卖到西域去。在海都手下混个收税官当都有可能。
“对。锁子甲。但你得有本事达到大都督府提出的条件。”张翠峰笑了笑。肯定地说。
“什么条件。麻烦您给说说。张世兄。咱们打交道这么多年了。能帮兄弟们一把就帮一把。”。商人们闻听自己有机会入门。迫不及待地祈求。
“首先。你不能把这些东西卖给大元官兵。否则。文凭收回。罚金十万。从老板到伙计。谁都跑不了。咱大都府的兵器上都有编号。哪年出厂。Www。。com发到哪里。哪年退役。被谁家商号买走。记录得清清楚楚。一把钢弩上面。几乎每个零件上都有钢印。被大都督府在元兵手中发现。经手者想赖也赖不掉。”
“那是。那是。”商人们点头哈腰地回答。脑子被驴踢了的人才会把东西卖给北方官府呢。被人指脊梁骨不说。哪个有本事从北方的官老爷手里收回钱來。
“第二。你得从北方买粮食到南方。眼下咱们与鞑子开战。需要大量军粮储备。武器输出文凭分为四级。从四到一。级别越高。你能批发到的武器越上档次。想入这道门儿。先从北方回购粮食。先运三千石给出入境的关卡。拿着关卡的收粮证明回福州找我。咱自然有办法给你弄來经营凭证。”
“三千石。”商人们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是普通年间。收购三千石粮食不算什么大问題。但眼下北方百姓连吃饱都不容易。粮价一日高过一日。想弄三千石粮食南下。简直比抢劫忽必烈的辎重队还难。
张翠峰看了问话者一眼。鼻孔里发出了几声不屑的冷笑。“三千石只是入门儿。沒有金刚钻。大伙别揽这个瓷器活儿。三级凭证是一万石。二级凭证是两万石。一级凭证是四万石外加安抚使以上官员担保。并且你还别打从江南买粮食的主意。大都督府有令。从即日起粮食由官府按市价统购。各地粮铺都要受官府监管。有哄抬粮价和向北方输出粮食者。按通敌罪论处。”
商人们的心如同被人泼了盆冰水 。一下子变得瓦凉瓦凉的。从前胸一直冷到后脊背。按张翠峰说的标准。有实力拿到最高级武器输出文凭的。的确只有陈、许、苏、方几家。酒桌上。有人小声嘀咕大都督府这样做太不公平。也有人悄悄地打起了联合其他商号共同经营的主意。
“其实。也沒那么难。如今天下大乱。长江以北。哪州哪县沒有几家大绺子。大伙都是跑北方买卖的。你们别跟我说自己是良民。与任何一家寨主沒牵连。出去找几家寨子一联手。敲掉一个官仓。或者给运军粮的护兵队伍來一下。多少个三千石都有了。寨主们得了兵器。咱们赚了钱。捎带着还杀了鞑子报了仇。三全齐美。”见众人面带沮丧之色。张翠峰“忍不住”出言给大伙指点了一条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