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过冬棉衣 - 重工帝国 - 旺家家
刘天凌又问:“孔校长。你教什么课呢。”
“呵呵。我年纪大了。在加上咱们孔家村识字的人也多。我教语文。闲暇的时候会教孩子们写写毛笔字什么的。虽然现在推广了铅笔。但是我还是感觉毛笔字好看。”
“呵呵。是的。毛笔不错。但是学起來有难度六七岁孩子上学。光练习毛笔字都要练几年。所以铅笔钢笔的必须普及。走。孔校长。带我们去教室看看吧。”刘天凌说。
孔乙己前面带路。带着刘天凌等人來到了三年级教室。教室不大。二十多平米吧。学生就更少了。才十來个。一个女老师正教课呢。Www。。com看样子是数学。黑板上面写满了字。
学生和老师都停下來了。刘天凌说:“沒事。我们就是进來看看教室冬天会不会冷。你们大家继续上课。”壁炉设在教室的北墙上。孔乙己一指个桌子那么大的土坯说:“这下面就是壁炉。从教室里看不到火苗。但是用手一摸很烫。当然由于泥墙厚。也不至于太烫。但是很管用。屋子里至少不那么冷了。”
其实这玩意就是东北的土炕啊。下面火一烧。上面就热。取暖效果还真不错。
段学文也不住的点头:“好办法啊。在外面烧。屋子里就沒有烟了。学生们更能好好上学了。”
刘天凌用手摸了摸。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温度还行:“这要是天冷的时候大火烧。这个土坯肯定会很烫吧。必须加盖一个遮盖物。用木头框子和绳子网。把这个盖起來。”
孔乙己笑道:“这个啊。早就想到了。我已经和村里的木匠说了。他答应给做。就这几天的事情。”
刘天凌仔细的看了下班级里的学生。大部分都穿着不错。只有一个孩子衣服破烂。手也冻红肿了。
出了三年级教室。段学文问:“孔校长。那个沒棉衣穿的孩子什么情况。”
“你们再去其他班级也看看吧。”孔乙己还真勤快。带着刘天凌又到了其他的几个班级。
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结构严重不平衡。四年五年级一个学生沒有。三年级十來个。二年三十多个。但是小学一年二百多人。分成了四个大班。因为以前小学很少。现在建立了小学。又是强制教育。所以入学的学生大多都來一年级了。
回到办公室。孔乙己给刘天凌和段学文倒上两杯子水:“学校总体情况还是不错。冬季沒有棉衣的一共有那么二十六个。家庭情况各不一样吧。有几个是孤儿。跟着叔叔伯伯过嗯。他们目前都是照顾的对象。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除了中午统一管的一顿饭之外。早饭和晚饭学校都负责了。他们的衣服问題也很快有着落了。我去村里的富户找找。他们还会给我几分面子的。”
“呵呵。孔校长工作真努力啊。”刘天凌笑道。
孔乙己正色说:“不仅仅是我。很多老师工作都很努力。原本我们这些读书人不受重视。政府重视了教育之后。很多人才发现。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还是有用途的。读书多还是有用处的。我们不是废物。”
“读书人从來都不是废物。现在读书人也会锻炼身体了。孔校长就不用化缘了。Www。。com服装的事情我们來解决。安心工作吧。我们走了。”刘天凌和段学文起身告辞。
孔校长急忙挽留。让吃了饭再走。刘天凌和段学文沒有再耽搁。接下來走访了数处工地。和数个小学。
总体情况还是可以的。大部分的学生都有棉衣穿。只有一些孤儿或者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沒有棉衣。
“老段。你安排人统计吧。每个人身高体重量一下。好做衣服。咱们只能发沒有棉衣的人。所以需要如实的申报。”
段学文笑道:“既然团长能想到办法。就在多准备些。沒太多。孤寡老人。大约就是几千人。Www。。com不超过五千。他们的棉衣也不测量了。造的大一点儿。军大衣那样就最好了。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被子。”
刘天凌无奈的摇摇头:“好吧。你报个数。我一起安排生产了。吃不上饭的百姓也要救济。咱们总不能看着他们挖草根吃吧。”
段学文连忙说:“这可不行。军粮无论如何不能动。士兵要是沒了粮食吃如何打仗。咱们现在小三万人呢。学生们补助的粮食也不能动。又不能再次征收百姓的粮食。无粮食可以补助了。”
“既然是补助。自然是发给老弱病残。真正吃不上饭的人群。这个群体不会太大。一两万人的规模。原本我也是有心无力。不过这几天有个好消息。大胖食品的那个胖子你还记得吧。”
段学文想了想:“记得。叫做邹巧來。”
“就是他。最近在日照组建了一支渔业船队。二十条渔船。出海捕鱼。利用制冰机制造的冰块冷冻。第一次回來就捕捉了二十多万斤的鲅鱼。大丰收啊。卖了这些鱼就可以从大户人家里换些粮食出來了。”
段学文也是莫名的高兴:“哈哈。实在是太好了。一次就打这么多那多打几次不就能解决不少人的吃饭问題了。”
“老段想的太美了。咱们捕鱼设备还很落后。就算是以后更新了捕鱼设备。进行远洋捕捞那鱼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进行随意无限度的捕捞。只能是一个补助。不能作为依靠。”
“这个我明白。明年就好了。咱们今年下半年最少修建了大大小小上万个水库。虽然是作为抗洪防旱用的。但是总可以养点儿鱼的。再加上水利修建后粮食产量肯定会增加的。”
司机开车往桑村赶。送老段回桑村行政中心。路过岩马水库的时候工程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明年就能完工了。下游数万亩的土地将受益。
看着水库两旁陡峭且光秃秃的山。段学文说:“团长。你那不是有二百多架的飞机啊。整天在天上乱飞。”
“那不是乱飞。那叫训练。”刘天凌那个汗啊。
“对。训练。不管咋样都是飞。一样的耗油。不如安排他们在空中往下撒树种子。”
“你弄了多少树种子。可以用飞机來撒。”
段学文不乐意的说:“团长小看我。我动了动手指头。就收集了数万斤的树种子。”
“哈哈。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老段也会吹牛了。我猜你最多是通过土产站收购的种子。都是些什么种子啊。”
“可多了。几十种吧。其中松树种子。国槐种子、皂角种子最多。大部分的种子都是留着播种的。但是这高高的山上人很难上去栽种。”
“这个我试试吧。不过天太冷。三角翼飞机恐怕是不能飞了。飞那么高。能把人冻死了。”
段学文恍然大悟。冬天就连敞篷越野车都加了盖子了。何况天上的飞机了。
送老段回去。刘天凌也回了龙牙山军事基地。看了看新兵训练的情况。胡四海他们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伙食好了。军饷按时了。装备也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些兵总体表现不错。但是还要狠狠的操练。只有这样才能练成精兵。
办公室里贾才正埋头整理材料呢。看刘天凌來了。说:“团长。正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情呢。”
“什么事情。”刘天凌问。
“我和众人商量了一下。现在咱们和张宗昌势成水火。有和张作霖的人狠狠的打了一仗。还把汤二虎打败了。和他们两家算是闹僵了。和阎锡山关系还凑合。但是也紧紧限于声音上的合作。南面和南京关系也不怎么好。所以我们目前急需一位盟友。”
“你是说冯玉祥吧。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