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年底的坏消息 - 重工帝国 - 旺家家
康剑嘴巴上起了燎泡。说压力不大那是忽悠人。二百飞行员。能飞的只有一百人。下一批飞机五十架。转眼间就要交付了。飞机制造厂的这群木匠太狠了。造飞机像造架子车一样。速度快的不行。康剑估计了。一年下來能造三千架黄蜂战机。
“來。吃个苹果。”一只手递过來一个通红的大苹果。
“不吃。”正在写总结的康剑说。忽然听到这个声音很熟悉。转头一看。“团长。”
“呵呵。我听说你这几天拼命了。过來看看。什么个情况。”刘天凌问。
康剑放下笔。笑道:“这还不是情势所逼啊。前段时间开会。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团长不是通报说少帅在济南建立了飞机场。奉军几十架战斗机云集泉城。还有來自法国的英国的教练。据说还有参加过一战的王牌飞行员。真要对上了那还不是他们的活靶子啊。”
“这是肯定。你拿刚刚会飞的小鸟和那些老鸟碰肯定会死的很惨。一仗就把咱们的黄蜂战队打残了。要想和他们较量。最少也要三个月的艰苦训练。”刘天凌说。
康剑一摊手:“这不就得了。我们只能玩命的训练了。”
“咱们战机很新。但是防空武器可是很高档啊。灵狐自行防空车。能打到八千米高。你说说咱们会拿刚刚训练的飞行员和他们斗吗。Www。。com”
康剑一拍脑袋:“我给忘记了。咱们的防空武器可太多了。山猫装甲车、越野机枪车、灵狐自行防空车。另外还有团长藏着掖着的直升机。灭掉少帅那点引以为豪的空军还不是小菜一碟。”
“训练还是照常來。别拼命就行了。这不眼看过年了啊。弄了些水果。四百斤苹果。五千斤香蕉。省着点吃。种苹果的都不上规模。买苹果都难。”刘天凌说。
“还是团长想的周到。真怕把这些兵的胃口惯坏啦。如今是天天有鱼有肉。再经常吃水果。肯定吃刁了。”
“沒事。只要思想工作到位其他的不用怕。Www。。com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本帐。打工的人拿薪酬。卖命的人拿血酬。当兵打仗玩的就是命。自然要吃的好。喝的好。领足了军饷。”刘天凌说。
康剑有些感慨:“我自从军以來。遇到过不少的上官。哪一个都是想着怎么抠士兵的军饷。减士兵的口粮。到如今我算是见识了。这才是真正的军队。恐怕在咱们军队呆过的人再去其他的部队根本不习惯。”
“这些都是常态。应该的。咱们部队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士兵。飞行员提供的修改意见于钦已经开始修改了。黄蜂攻击机会增加一些外挂弹舱。对步兵的攻击力会成倍增加。”
“太好了。Www。。com剿匪战斗中空战很少。大部分都是对地的战斗。如此一來黄蜂攻击机的战斗力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康剑高兴的说。
“走。去机场看看。我也试试手。也有几天沒飞了。”
刘天凌和康剑來到了飞机场。一个小队的十架飞机刚刚飞回來。刘天凌和康剑分别上了一架战机。黄蜂扶摇直上。在天际划过美丽的弧线。刘天凌甚至在空中做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这才心满意足的回來。
有认识刘天凌的。知道这是团长來检查工作了。有不认识的。偷偷的问:“刚才那人是谁啊。怎么他飞的比大队长还好。”
“他是咱们首长。Www。。com最大的头头。明白不。”
“天。居然那么年青。也就我哥那么大年龄。”
“别看他年龄不大。但是沒得说。对士兵好着呢。这些飞机都是他和于工程师设计的。自然飞的熟练了。”
刘天凌本打算在空军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谁知道这时候秦扬到了。带來了不少重要的情报。只好赶回了龙牙山军事基地。前几个都是不好的消息。首先是日本增兵天津日租界。原本只有四百的士兵增加到了两千人。还新派了十多辆铁王八装甲车。这算是个坏消息。另外一个坏消息是少帅控制张宗昌的时候缴获了大量的银元。已经发布招兵的告示。Www。。com最少要招募两万精兵。
刘天凌泡了杯茶。递给秦扬一根烟。“你看少帅带兵如何。”
秦扬摇摇头:“不好说。根据我们半个月來掌握的情况。少帅几乎沒有一次到军营中去。他谈军务总会叫一些军官到酒肆茶楼。甚至是花楼中去。看起來放荡不羁。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他带过來的军队似乎都很能打。比起张宗昌的军队來说可谓是以一当十。”
“继续监视吧。让兄弟们小心点。别漏了马脚。”
“放心吧。我心理有数。”秦扬说。“上海杜月笙那里动作比较大。最近正四处活动呢。”
“上海滩的几个大亨。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情报处只是顺带关心一下就成了。目前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日本人身上。还有就是奉军。其次是委员长。”
秦扬点头:“明白。分的出轻重。”至于杜月笙的一些情报也沒有继续说下去。情况很明显。杜月笙不属于重点监控对象。说的直接一点。杜月笙还不够那个级别。
此时的杜月笙正是人生得意的时候。在杜月笙老宅。东浦。这片荒芜之地。原本到处都是低洼的荒地。就在前段时间。杜月笙花了五万大洋。从镇上购买了五千亩荒滩。原本镇长是不敢收他杜月笙钱的。但是杜月笙坚持。硬是给了。当然。Www。。com不白给。一应手续签订齐全。
原本大家都以为杜月笙这个败家子可能会修建一栋豪华的大宅院。更何况以前杜月笙曾经说过要修一个豪华的宅院。
结果大失所望。居然修建浦东工业园。耗资巨大。工程很多。当然杜月笙可不傻。而且是相当的聪明。先派人挖了坑。打了地基。规划了一百个工厂就开始招商。杜月笙的面子不可谓不大。但是说到投资实业。不是那么好玩的。连拉带吓也只拉來了三家纱厂。
旁人都着急了一头汗。估计杜月笙的前期投资回不來了。谁知道。杜月笙不着急。自己新建了一个工厂。占地面积不大。只有五十來亩的一个院子。而且大部分都是空着的。一个棚子。一个五十米长的大棚房子。一个高了能有四层楼高的炉子。然后就是扯的到处的电线。
杜月笙穿着长衫。手里拿着根沒有点燃的雪茄。心满意足的看着满院子的稻草。
“丰叔。稻草收购的如何了。”杜月笙问。
丰叔是杜月笙本家。也是杜月笙生意的大掌柜的。
“先生放心。这是五百万的稻草。全都是收购來的。百分百沒有手下打着您的招牌抢人家稻草。”丰叔说。“只是。杜先生。这个发电厂真的能用秸秆发电吗。”
杜月笙笑道:“能。我说能指定就能。走。去看看车间里准备的怎么样了。”
杜月笙和管件一群人走进了车间。里面噪音大。灰尘也大。十多名工人正在操作着秸秆粉碎机。把成捆成捆的秸秆填进去。那机器是靠柴油机带动的。很快把秸秆打成了粉。然后把秸秆粉运到另外一个机器里去。另外一个机器是压块的。
“先生。这里灰尘大。”管家提醒。
杜月笙一摆手:“沒事。给这些工人每人配上一个口罩。不能让人说我不仁义。”
“是。”
丰叔挥手把车间主管工程师叫了过來。这工程师三十多岁年纪。带着厚厚的口罩。露着两个大眼睛。
“怎么样了。今天可以发电了吗。”丰叔问。
“早就可以了。可是发了电往哪里用啊。”这工程师回答。
杜月笙说:“早就可以发电了。你干嘛不早说。怎么沒地方用。能发电了就把这些柴油机全部换掉。全部用电粉碎秸秆。”
工程师无奈的摇摇头:“这个发电炉子一开一个小时就是十万度电。能供给半个上海滩用。杜老板手长。可估计也抢不过來他们的生意吧。”
杜月笙不服气:“沒用也开。不还有咱们附近的工地、沿江小码头和几十个村子呢。丰叔。立刻带人给附近的村子通电。只要沒有电的。立刻把电线架过去。具体怎么经营你看着办。”
丰叔说:“那咱们就先免费给他们用。连电灯泡都送他们。”
“好。经营我不管。”
这个电厂就是杜月笙的新发财之道。沒人知道他从哪里搞的设备和技术。秸秆发电。利用麦草稻草树叶树枝等等进行发电。而且发电量很大。当然投资也不小。杜月笙本意拉拢一些股东。奈何大家都不看好这个项目。只是抹不开脸。象征性的给了一万两万的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