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亲情浓郁年夜饭 - 黑土地传奇之过江龙 - 洪三元
海子知道,爹过世三年多了,为了守孝,那些年家里是不贴对联的,今年正好过了孝期。所以三姨买了这些喜庆物品,海子也没有阻拦。有了这些喜庆的装饰,更增添了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亲情。这边海子领着三羊贴对联、挂钱、福字、年画,那边妈妈、三姨、妹妹忙着包饺子。
“这孩子心挺细。这张画好,你三姨准能生个大胖小子。去,看下屋房梁上有个旧灯笼,我看你那有红纸,把灯笼糊上也挂出去。”妈妈又乐的合不上嘴。
一家人都在欢乐的气氛中忙碌着,心情愉悦地等待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到来。
屯子里的年味越来越浓,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香气浓郁的喜庆。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一年一度的新旧之交就要来了。三羊抱来了好大一堆蒿杆、高粱杆放在院子正中,妈妈拿出一捆纸,递给海子,说是已打好表,让海子给爹烧纸。
海子学着肖老爷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个圈,把纸放在中央,又拿出几张放在圈外点着后再把圈内的点着,和三羊一起跪地磕头祷告。完毕后,才点燃院中的那堆蒿杆。顿时,火光熊熊,映红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更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欢乐。
三羊点燃了那挂长长的鞭炮,跑到哥哥身边一蹦一跳地拍手。三姨和妹妹两人相扶站在门外,咯咯地笑。就连忙着煮饺子的妈妈也不时从敞开的门中探出头来,笑呵呵地看。
放完鞭炮,再放烟花。一直到妈妈煮好饺子,那堆火苗熄灭,一家人才走进屋,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一起吃饺子。
海子和三羊按习俗给妈妈和三姨磕头。三姨还拿出一块银圆给三羊压腰,把三羊乐的不知说啥好:“三姨,咱家的炮放的最多,比他们家的都响,还有二踢脚,还有烟花,他们都没有,今年过年最好了,咱家更好!”
看着三羊洋洋得意洋洋的样子,三姨说:“明个咱们还放,明年咱还多多的买,让你放个够,让你乐个够,让你在一年一年的欢乐中快点长大成人。”
“明年过年还回来吗?”三羊问。
众人一时语噎,眼里叼着泪花。还是妈妈打破沉寂:“快吃饺子吧,一会都凉了,都是肉馅的,可香了!快吃,看谁先吃到钱。”
大伙真的饿坏了,纷纷拿起筷子大吃起来。三羊还是最认真,不等嚼烂就咽下去。突然三羊大叫:“我吃到钱了!在这……”话还没说完,一仰脖,咽下去了,眼里憋出了泪花。
众人被逗的大笑起来,三姨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嘴里还不住说:“三羊今年可是真的有福了,钱都吃到肚子里去了。将来有钱也是个抠门,能攒住钱。”
三羊被笑的有点不好意思,抬头问妈妈:“能不能把肠子扎破?”
“没事,慢点吃,不怕的。”妈妈拍拍三羊的后背,安慰他。于是大伙停止了笑声,继续吃起年夜饺子。
三姨从怀里掏出一付扑克说:“咱们玩扑克,边吃边玩。”
三羊又来了精神,把三姨手中的扑克接过来:“我看看,这就是扑克啊,真好看,比纸牌可好看多了。咋玩呀?”
“这扑克啊有好多玩法,咱都不会,也不好学。咱们今天玩摸大点,很好学,就是带人的牌都算一个点,尖也算一个点,然后是几就算几点,摸到二十个点就算满点,超过二十个点就算涨肚,就输了,二十点以下谁的点多谁赢,两人点一样多庄家赢,轮流坐庄,一人一把的,所有人都跟庄家一人算帐。来,你们都认识认识牌点,海子你不是换了一些零钱吗,给大伙一个人分一些,咱们一起玩,姐你也跟着玩。”三姨耐心的教着大伙。
三羊拿过扑克,一张张地摆,一张张的问,不一会就学的差不多了,妈妈和妹妹也认真地看,不时还拿过一张扑克再问一遍,很用心,只是因为妈妈算帐慢,还得别人帮忙,最后大伙同意妈妈不坐庄,跟着玩就行。
娘几个欢欢乐乐,边吃边玩,一直到东方发白,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牌,衣服也不脱,就和衣睡了一会。
初一早晨吃完饭,三羊还放了一些炮仗,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唠嗑,三羊还是要缠着玩扑克。正在这时,院外传来了来人的声音,妈妈起身出去迎接。
“还真像个过年的样,对联也贴了,灯笼也挂上了,还放炮了。就应该这样,不管日子过得多么紧巴,过年了吗,就得像个样,人穷志不短吗。”来人是徐舅爷,手里还拎着一小兜粘豆包。
“哎呀,徐舅爷来了。您老过年好啊,侄媳妇给你拜年了!多亏你老人家,过年也没忘了来照看,谢谢您啦!我也正想着打发孩子给您老人家拜年呢。”妈妈热情地把徐舅爷往屋里让。
“没啥拿的,几个粘豆包,给孩子们尝尝。”徐舅爷走进屋,抬头看见海子迎上来,感到很惊讶:“哎呀!海子回来了,真不知道,你妈妈可想你想坏了,一年多也没个信,想起来就哭。这下可好了,我说你妈今天咋这么乐呵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过年回来看看,省得你妈妈惦记!你看个子也长高了,身子也壮了,像个大小伙子了。”
“徐舅爷过年好,给您老请安了!”海子说着跪在地上给徐舅爷磕头,三羊也很懂事地跪下来,同哥哥一起磕头,这是农家人的习俗,男人要给亲近的长辈磕头。
“起来吧,这两孩子,现在都不兴这个了。”徐舅爷拍拍三羊的头,顺势坐在炕头上,回头看了看三姨问:“这姑娘挺面熟啊?”
“那是我表妹,离这二十多里地呢。这不是吗,要生了,她们那个小屯子连个接生的都没有,二十九那天就折腾的不行了,没办法,我妹夫就把她送我这里来了。找老牛婆一看,说是过年干活累的,还得等几天才能生呢,我就把她留下来了,老来回折腾啥呀,走路再颠出事来。她不干,我硬给留下来了,把她女婿让我连夜就给打发回去了,就小俩口子过,家里还养了不少鸡、鸭、鹅啥的,扔不下啊。这是徐舅爷,咱屯子头面人物,人可好了。”妈妈抢先回答,并热情地介绍,给徐舅爷倒了一杯水。
“徐舅爷过年好,祝你老身体健康长寿,恭喜发财!”三姨热情的打招呼。
徐舅爷笑着点点头,也不再追问。顺手端起水碗,喝了一口,抬头看看海子,又看看海子妈,关心地问到:“打算啥时候让海子走啊?”
“还没想好呢,不知海子啥意思。”海子妈看看儿子,即希望他多住几天,又怕他出事。
“我得马上走,山里头还有好多活呢,得马上回去,看看家里没啥事情我就放心了。”海子急忙回答说。
“是呀,回来看看就行了。那头还在找你呢,夜长梦多,早点走好,千万别让人看见,那边知道了不好。”徐舅爷一边嘱咐,一边站起身来准备告辞:“我也走了,就是来看看,不放心,这一看还挺好的。就是海子得抓紧点,越快越好,大丈夫四海为家,不能因小失大。等过几年消停了,在那里混好了,再把你妈她们接过去,团团圆圆过日子。我走了,你们不用送,娘几个好好亲热亲热吧。”
“舅爷,这是两包果子,是海子给您老买的。他送去不太方便,正好您来了,就带回去吧,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快,给徐舅爷磕头,谢谢徐舅爷的大恩。”妈妈不容徐舅爷客气,把两包果子塞到徐舅爷手里,让海子和三羊给徐舅爷磕头送行。
送走徐舅爷后,一家人又围坐在一起,商量起海子啥时走的事。三姨说“徐舅爷说的对,让海子今晚就走,如果被云家大院知道了,就麻烦了。”
“大哥还没有搂我睡觉呢,我不让他走!”三羊抢先说。
“那就再待几天,不出屋,谁也不知道我哥回来了。”妹妹也不同意哥哥走。
“走吧,见着面就放心了。不管咋样,还都好好活着呢,待多长时间都是那么回事,该走就走吧。”妈妈眼含热泪,做出最后决定。
白天,海子家大门紧闭,一家人谁都没有走出院子。晚上吃完饭,天也就黑了下来,海子把枪找出来,放在早已捆好的包袱里,又把另一支枪藏起来,告诉了三姨藏枪的地方,就准备向全家告别。
“妈,我要走了。三姨还得在咱家多住些日子,来接她的时候我可能不回来了,让我三姨夫来接。先别给我肖姥爷家送信,等我老舅来看你的时候就知道信了。今年别给云家大院扛活了,他不能对咱们家咋样。年后让三羊去上学吧,咱们屯子那个先生学问挺好,让三羊跟他学,将来能有出息。钱不够等我三姨夫来接我三姨时我再捎点回来,紧紧手够咱家吃就行了,不能耽误三羊。”海子对妈妈说完,又对妹妹和弟弟嘱咐说:“你们俩要听妈妈的话,别给家里惹事,凡事都要忍着,别让妈太累了。妈,三姨,你们都要保重身体,我先走了。”
一家人都眼含着泪花。妈妈给海子捋捋头发,扯扯衣服。二丫把手巾沾湿,给哥哥擦去沾在身上的灰尘。三羊拉着哥哥的手,一手拿着海子去哈尔滨时买的打火机,一手拿着三姨给他过年押腰的一块银元,流着眼泪说:“哥,你拿着,好用。”
海子把弟弟揽在怀里,帮他擦去脸上的泪花:“这些你留着,上学后要好好学习,哥哥希望你长大后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