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怀抱太极 - 古武杀手混都市 - 黎照临
只见他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微微下坐后。含胸拔背。松肩转肘。双手提于身前呈抱球状的同时。将头顶“百会穴”与身下“会阴穴”以及两脚连线的中点一一对应。圆裆开胯站得稳稳当当。
轻轻呼出一口气。此人的双脚已然紧紧地抓住地面。双手一云在胸前画出个太极。紧跟着两臂相叠置于身前。右脚向外擦出。成了个“懒扎衣”的架子。微微一顿。身子轻抖。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擦出的右脚向内一扣再把中心移了过去。看他右臂向上挑起成高虚步。左手伏在右侧肘节再缓缓落于胯侧。分明打出了一个陈家太极里最具标志性的“白鹤亮翅”嘛。
陈家太极里的白鹤晾翅和其他种属有所区别。一般來说。杨家的太极中。白鹤晾翅这一招。举起來的那只手是手心向前的。而陈家太极中。举起的手掌是掌心向后小指内拢。运动轨迹中时时刻刻藏着“缠丝劲”。
缠丝劲是陈家太极的重中之重。具体看來还能细分。即“内缠丝”、“外缠丝”、“大缠丝”、“小缠丝”等等。
太极拳缠丝劲。是呈螺旋形。始于内、形于外的一种劲别。
螺旋劲始于内而形于外。然后达于肌肤毫毛之上。此劲是因平时练习太极拳皆以螺旋缠丝旋转为核心所得到的。Www。。com
正所谓:“始而不觉。久而渐现。其劲始于脚、行于腿。通脊背。越两小臂达于梢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之则能形成自然规律。举手投足无须再加思考。则自然能随心所欲。渐阶神明。”
“故与人交手时。此劲能自然行于肌肤毫毛之上。顺而引之。逆而击之。敌來化之。即化即打。纯是心起劲达。而不知身之为已。已之为身。不知威力从何而來。”
但是。要明白此劲并将之转化为实际能力。非下很大功夫不可。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揣摸、体会。才能渐而知之。
缠丝劲的类别有内缠、外缠、上缠、下缠、左缠、右缠、大缠、小缠、顺缠、逆缠、进缠、退缠、正缠、侧缠、平缠、 立缠。百般缠绕。环环相扣。端端互生。
不过。大凡此类都以中气贯于其间。引即是进。进即是引。说到底不外乎“阴阳循环。正反转化”的道理。
缠丝劲不可太柔。也不可太刚。
过柔。则不适应于交手作战。纯属软手。软手则不能接物应敌;过刚。则转动不灵。死板呆滞。不能随机应变。徒受敌制。
所以。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才是应有的道理。
缠丝劲在太极拳的套路演练中多是以一个立体空间螺旋形(亦称孤形)的缠丝运动路线图出现。若从单招看來。因中间有间断。似乎不算复杂;若从太极起势到太极的完整路线图來看。那是无始无终。无端无倪。相互穿插相互交错。如丝偻。如云烟。袅袅娜娜。仪态万千。
螺旋形的动作。由内往外转而向前进是“顺缠”。由外往内转而向后退的是“逆缠”。因之缠丝劲在基本上分为“顺逆缠丝”。
拳法演练中。因为各手的动作动度和方位的不同。又分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大缠、小缠;进缠、退缠等不同类别。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里面的人打的正是陈家太极。架势好。功法纯正。一套下來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
“咝。。啪。”一声轻响自后院传來。正往后面走的陆羽眼神一空。轻轻地说了一句。“金刚倒锥。”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里面对称为“洪哥”的中年男人微微侧目。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随即冷冷一笑。
“就是他。”
“恩。”角落里。一个一只眼睛的老男人站在一边。点头称是。
“呵呵。我來试试他。”被称为洪哥的人说着。收了架势。
“那你小心。我先走了。”老人一捂嘴。强忍咳嗽轻声道。
“好。”
洪哥点头。那人消失。
“呼。。”挽了挽袖子走到墙角的水缸边上。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他的两手缓缓高举。左右一抖。紧跟着啪地一掌落下去正打在墙角的水缸里。
一声爆响之后。水花冲天而起。白色的水珠充斥在半空。映着灯光好不耀眼。
在雄厚的掌力之下。满满的一缸水在一瞬间流失大半。再看洪哥的手里已然多了一根奇长的毛巾。
“哏。。”一声低吟。手腕狂拧。那濡湿了的棍子再半空打了个旋。便如惊弹而出的一条大蟒狠狠地抽在了石磨之上的一颗球状物体上。
啪。
咕噜。
石球弹起。正在以一个非常可观的速度旋转着。
洪哥走上前去。缓缓地伸出一只手來。当指尖触及球底之时。那比足球还要大上两圈的白色石头恍如拥有生命一般沿着洪哥的臂膀攀了上去。
洪哥站定。轻轻一晃。那如陀螺般游走的石球在肩膀处停住。又被缓缓地弹了回去。
洪哥伸直了手臂。一条胳膊粗壮有力。古铜色的皮肤泛着水光。正如那涂了油的模特一般浑厚健美。
石球转到手腕。忽然一沉。洪哥的手臂向内一挽。手掌贴着石球缠了进去。
他的速度。由快到慢。由满到快。几个架势打出來毫不费力。
那只石球。少说也有三十斤。由实心的顽石磨刻而成。既不轻盈也不揉顺。可在他的手里偌大一块石头就如那海豹顶着的玩物一样。随着他的动作滚來滚去。时而握于掌心。时而擎在臂膀。在缠丝劲和“朋侣挤按”的牵动之下。周转自如。不丢不顶。